|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陜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fā)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所著除文集外,有《師友談記》十卷、《德隅堂畫品》一卷?!端问贰肪硭陌偎氖挠袀鳌?/span>  
 李廌少孤貧,其才華受到蘇軾贊賞。中年以后絕意仕進,寓居長社(今河南省長葛縣東)。宋時貴族文人士大夫多酷愛書畫,收藏鑒賞蔚然成風。元符元年(1098)趙令為襄陽令,行囊中貯帶名畫,李加以評鑒,輯此《德隅齋畫品》。  
 《德隅齋畫品》著錄作品22件,計唐畫4卷,五代畫13卷,宋畫5卷。對作品不分等第,與一般品藻著述體例不同,但由于李富于文藝修養(yǎng),評鑒精當,切中妙理,不為空泛之語,是現(xiàn)存宋代繪畫重要評鑒著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