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記》載:“舜德大明,于是夔行樂,祖考至,群后相讓,鳥獸翔舞,簫韶九成,鳳凰來儀,百獸率舞?!边@里的舞蹈就是最早的起源,也跟我們中國人的老祖宗舜帝有關(guān),從這段記載里也能看到中國人的舞蹈跟鳥獸之舞、鳳凰之舞、百獸之舞有關(guān),即是模擬禽獸之態(tài)而成形,是之謂返樸歸真,是很貼近自然的生活狀態(tài)。 此后《竹書紀(jì)年》載:“作《九韶》之樂”,舜帝創(chuàng)造的舞蹈由九段組成,名為九韶。這個舞蹈后來成為宮廷之舞,而且是在非常重要的時候才能夠表演,《周禮》:“九德之歌,《九韶》之舞?!薄肚f子》:“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边@就是說九韶在王族子弟中是近乎于圣樂圣舞的地位。
宮廷之舞或者是在夏朝時期進(jìn)入巔峰發(fā)展時期,到夏朝末代君主夏桀時,夏王后宮中有表演歌舞的女子竟然超過了三萬人,《管仲》甚至據(jù)此說“淫樂之聲震響全城”,說夏桀崇尚奢靡,耽于享樂,終至亡國。到殷商時代建立商王朝的人們對鬼神之說更為尊崇,每當(dāng)祭祀或者舉行什么重大的節(jié)日慶典,皆會伴隨以歌舞。 殷商之人對祭祀之事尤為重視,把音樂和舞蹈作為與上天通達(dá)的方式。甚至商王朝的首任君主成湯甚至還在桑林中親自表演舞蹈,以祈求上天普降甘霖解民之苦,后世即有據(jù)此而改編的商王朝圣樂《羽舞》,“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饰枵?,以羽冒覆頭上,衣飾翡翠之羽”,后來隨著時代的演變,大多是在祭祀山川和社稷時的舞蹈,看起來或許有點(diǎn)像巫舞。 商王朝滅亡之后,雖說新晉的姬姓部族對鬼神的敬畏之情有所削弱,可是對以制度管理臣民的法則就用得更為嫻熟,還專門制定了一套嚴(yán)格的禮樂制度,其中樂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這其中就包括著各式各樣的舞蹈,每種舞蹈適合什么等級的人看,適合什么時候看,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直接還有“雅樂”,“雅舞”之說。 《周禮》載:如祭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云門》”。祭地時,“乃奏太簇,歌應(yīng)鐘,舞《咸池》”。祭山川,“奏蕤賓,歌函鐘,舞《大夏》”。祀四望時,要“奏姑洗、歌南呂,舞《九韶》”。這幾乎是把上古時代最好的音樂和舞蹈融會貫通。 西周時代的禮樂制度相當(dāng)森嚴(yán),兩個諸侯國之間若是相見還要專門用“大雅“之樂舞,諸侯設(shè)宴招待和歡迎外賓的時候就要奏《鹿鳴》,這種規(guī)矩影響深遠(yuǎn),后來在曹操的《短歌行》中還有”嗷嗷鹿銘,食野之蘋“,則是說的另外一種歡迎。不過周人的舞蹈起承轉(zhuǎn)合,集成了上古時代幾乎所有高貴舞蹈的精髓所在,遂更為引人入勝,更具可觀賞性。 吳國公子季札到魯國出使的時候,觀賞魯國所表演的周人圣舞,就曾夸贊說”“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還說,”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這簡直就是至高無上的評價了。孔子在齊國聽了齊樂齊舞,也說自己“三月不知肉味”,可見這些樂舞的誘惑力。 其實(shí)也是到這個時候,上古時代的六大圣樂和舞蹈已經(jīng)基本定型,即為后世所肯定,他們分別是黃帝的《云門》、堯的《咸池》、舜的《九韶》、禹的《大夏》、商的《大濩》、周的《大武》。
周人的《大武》,主要是歌頌武王伐紂取得勝利的舞蹈,期間所表達(dá)的是姬姓部族取代殷商王朝的全過程,期間有車馬奔騰,有輔臣鞠躬,有勝利的歡慶。上古的六圣樂和舞蹈基本上都來自王族,就是所謂的宮廷舞蹈,也只是這種舞蹈可以傳承下來,而民間的很多舞蹈其實(shí)是很難傳承的,即便傳承也大多變了樣,或許融合進(jìn)各民族的生活習(xí)俗中去了。 跟殷商時代的舞蹈相比,周人的舞蹈除了祭祀之用,更增加了禮儀之用,就顯得更為莊重,在很多正式場合中都會有專門的舞樂表演,如盟會、如征戰(zhàn)、如外交談判等,后來在《鴻門宴》中就有”項(xiàng)莊舞劍,意在沛公“的說法,也是一種用于正式場合的舞蹈。 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因禮崩樂壞,宮廷之舞也漸漸沒落,諸侯國中出現(xiàn)很多不同于周人樂舞的表演,如孔子說“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僭于上也?!闭f的就是當(dāng)時最流行的鄭國舞蹈進(jìn)入魯國宮廷的事情,所謂舞蹈在周人看來都是應(yīng)該有等級之分的,宮廷的舞蹈不能進(jìn)入民間,民間的舞蹈更是不能進(jìn)入宮廷,而鄭國的音樂在春秋時代似乎已經(jīng)割裂了傳統(tǒng)的宮廷之舞的路徑,更多的融合了民間的音樂。 “二八齊容起鄭舞,衽若交竿撫案下”,鄭國樂舞尤其多了很多男女之間互述衷腸的愛情之舞,這是跟那些講禮儀的雅樂圣樂絕對是不融洽的,周人的樂舞是莊重肅穆的,而鄭人的舞蹈表達(dá)的是熱烈的情感,這本身就是背離禮樂的行為,因此孔子極力反對和駁斥,可是根本沒有用,這種音樂更容易挑動人們內(nèi)心的薄弱之處,即便是如今看來,當(dāng)年那些所謂靡靡之音,那些窈窕淑女的身姿,依然能讓人們心有所感。這是無法抗拒的感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