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8月,疲憊的中央紅軍歷經(jīng)艱難險阻,走出了茫茫大草地。戰(zhàn)士揮舞槍支、軍帽,流著淚抱在一起,歡呼、激動取代了過草地時的惶恐。 毛主席等人看著戰(zhàn)士開心的場景,臉上也露出了笑意??稍趦?nèi)心深處,隱藏著一絲憂慮。 出了草地當(dāng)然值得開心,可是在前面,老蔣又調(diào)集了大軍等著他們,企圖將紅軍全部消滅。圍堵不怕,紅軍戰(zhàn)士什么陣仗沒見過,從江西到現(xiàn)在,多少次圍堵都闖過來了。 ![]() 圖 | 紅軍過草地(油畫) 怕的是另外一個問題:紅軍接下來該往哪里去?落腳點在哪呢? 紅軍現(xiàn)在彈藥不足,各種物資嚴重缺乏,加上長時間的行軍,戰(zhàn)士已經(jīng)很累了,非常需要一個安全的地方休整。但是,紅軍對陜甘這一帶基本一無所知,都不知道該往哪里去,又去哪尋找落腳點呢? 一個個問題困擾著毛主席等領(lǐng)導(dǎo)人,該怎么辦? 沒辦法,紅軍只好先往前走,突破天險臘子口后,來到了哈達鋪,就是在這里,紅軍找到了一個落腳點。 而這個落腳點能夠找到,跟一個燒餅鋪老板有很大關(guān)系,這是怎么一回事? 當(dāng)時,聶榮臻讓戰(zhàn)士楊家華去買燒餅,可沒想到燒餅鋪的老板幫了紅軍大忙!一個燒餅影響了紅軍的命運!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這卻是真實的事件。 這一切還要從紅軍來到哈達鋪說起…… 一、偏遠小鎮(zhèn)1935年,蔣介石得知紅軍已經(jīng)走出了草地,心里不免感到一絲惶恐。急電甘肅省主席朱紹良,讓他派兵守住臘子口,利用天險堵住紅軍,將紅軍消滅在雪山、草地一帶。 面對敵人的部署,毛主席命令紅四團花三天時間攻占臘子口,為紅軍打開生命通道。9月17日,紅四團在預(yù)定時間內(nèi)成功奪下了臘子口,部隊往哈達鋪方向前進。 奪取了臘子口,非常有利于紅軍的行動。可對毛主席等人來說,紅軍下一步要去哪里仍然是個未知數(shù)。 為了順利占領(lǐng)哈達鋪,紅一軍團讓偵察連連長梁興初帶人去哈達鋪偵察敵情,如果敵人不多,就把哈達鋪占領(lǐng)。 梁興初接到命令后,馬上召開連部會議,決定偽裝成國民黨中央軍前往哈達鋪,上級批準了他們的方案。 就這樣,梁興初穿著中校軍銜的服裝,帶著人大搖大擺來到了哈達鋪。哈達鋪雖然是甘肅的一個偏遠小鎮(zhèn),可地處交通要道,從明清以來就有很多商人經(jīng)過這里。 梁興初帶人來到城門口后,守城的士兵看到中央軍來了,屁顛屁顛迎上去,點頭哈腰。雖然表面上很恭敬,但心里也有些戒備。 平時自然不會懷疑,可現(xiàn)在紅軍來了這里,上面早就發(fā)了通知,讓各個地方部隊嚴加防范。哈達鋪的士兵又怎么敢大意呢?現(xiàn)在突然出現(xiàn)了一支中央軍,怎么不讓人懷疑? 為了安全起見,守城的士兵恭敬地向梁興初索要證件,查看身份。 ![]() 圖 | 梁興初 梁興初也明白這一點,守城士兵肯定會有些懷疑。但他知道,只要自己譜擺得越大,就越真實。 面對小兵向自己索要證件,梁興初假裝發(fā)怒:“你們是什么部隊,竟然還敢看我們中央軍的證件?活得不耐煩了是吧?” 守城士兵被梁興初的派頭給嚇到了,不敢多說什么,連忙讓他們進城。 梁興初帶人來到了鎮(zhèn)公所,召集了鎮(zhèn)長、保安隊長等官員。一看梁興初的中校軍銜,鎮(zhèn)長幾人唯唯諾諾不敢多說話,梁興初向他們詢問兵力部署、糧草等情況,他們都老老實實回答。 問完后,梁興初使了一個眼色,副連長帶人就出去了。等到副連長回來時,梁興初明白已經(jīng)把哈達鋪控制住了。 這個時候,梁興初笑著說道:“各位,我們是紅軍,現(xiàn)在哈達鋪已經(jīng)被我們控制住了,請不要做無謂的反抗。” 鎮(zhèn)長一聽懵了,還以為梁興初是在開玩笑:“長官,你是在說笑吧?” 梁興初微微笑著不說話,鎮(zhèn)長嚇得直接跌坐在地上。 根據(jù)之前的部署,詢問清楚哈達鋪的情況后,一部分人立刻占領(lǐng)了城門,其余人分別去了鎮(zhèn)公所、軍隊駐地、郵局等地,哈達鋪的士兵都不知道什么情況,就被繳了械。 紅軍大部隊隨即開進哈達鋪…… 二、小鬼,去買幾個燒餅我們上文就說到,哈達鋪雖然是個偏遠小鎮(zhèn),可是地理位置好,經(jīng)常有商人來往,在哈達鋪還有很多家商號。人多、商貿(mào)繁榮,那自然就有很多物資。不僅物資多,價格還很便宜。 再加上之前打臘子口,紅軍繳獲了不少糧食,如今到了哈達鋪,物資就更豐富了。 考慮到之前紅軍戰(zhàn)士過草地吃了很多苦,沒什么吃的,所以到了哈達鋪后,紅軍總政治部就發(fā)出了一個口號,“大家要食得好”,給每位戰(zhàn)士發(fā)了一塊大洋,還讓炊事班做好吃的犒勞大家。 戰(zhàn)士有了錢,就去集市上買東西。紅軍戰(zhàn)士大多是南方人,沒吃過羊肉,難免會買一點,還有雞蛋、零食、布匹等各種物品。哈達鋪的集市上一時間全是紅軍戰(zhàn)士,熱鬧極了。 不僅戰(zhàn)士可以解饞,紅軍領(lǐng)導(dǎo)也可以好好吃一頓了。一路上,像毛主席他們也沒什么吃的,基本上跟戰(zhàn)士吃的一樣。 聶榮臻帶著部隊到了哈達鋪后,剛放下行李,早就餓了的他,對戰(zhàn)士楊家華說道:“小鬼,我剛才看見集市上有賣燒餅的,你去買幾個來。” 楊家華放下手頭的活,應(yīng)聲道:“是!”說完就出去了。 楊家華來到集市上,看見這么熱鬧的場景,這里瞧瞧,那里看看,興奮極了。當(dāng)他看見一個老鄉(xiāng)在那里賣燒餅后,快步走到了那里,掏出身上所有的錢,問道:“老鄉(xiāng),我這些錢可以買幾個燒餅???” 燒餅鋪老板笑道:“可以買四個,您要幾個呢?” ![]() “那就來四個!” “好咧!” 說完,燒餅鋪老板就順手拿起旁邊的一份報紙,然后把四個燒餅一一夾在上面,再用報紙包了起來,遞給了楊家華。 “謝謝老板!”楊家華接過燒餅,興沖沖就趕了回去。 “首長,我把燒餅買回來了?!睏罴胰A將燒餅放在了桌子上說道。 聶榮臻笑道:“好,辛苦了?!?/p> 在一旁的林彪沒有多說什么,拿起一塊燒餅就吃了起來,聶榮臻也拿了一塊,他這一塊還沒吃呢,林彪就已經(jīng)吃完了一塊,顯然已經(jīng)餓了。 聶榮臻把紙包遞給林彪,林彪又拿了一塊,拿完這一塊后,林彪就把紙包遞給了聶榮臻。 聶榮臻推辭道:“你餓了就多吃點吧!” 林彪沒有說什么,依然把紙包推了過來,見狀,聶榮臻沒有推辭,接下了紙包。聶榮臻一邊吃著,一邊拿起那塊燒餅,遞給楊家華:“你也吃一塊吧!” 楊家華哪里敢吃,連忙擺手推辭:“首長,我不餓,您吃吧!” 聶榮臻笑道:“我都能聽見你肚子咕咕叫了,還說不餓,快吃吧,請你幫幫忙,不然,我怎么看報紙呢?”說著,眼角瞥了一下包燒餅的報紙。 楊家華仍然推辭,可聶榮臻把燒餅硬塞到了他的手上,楊家華也就接下了。 隨后,聶榮臻一邊吃著燒餅,一邊看著那張包著燒餅的報紙。那是一份《山西日報》,也不知道是哪一天的報紙,不管怎樣,聶榮臻像往常一樣,看得非常認真。 聶榮臻一邊嚼著燒餅,一邊看著報紙,當(dāng)他翻開另一頁的時候,幾個大字躍入了他的眼簾: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率領(lǐng)國軍進攻劉志丹。 ![]() 圖 | 聶榮臻 聶榮臻有些驚訝,隨之是激動,他繼續(xù)往下看。在這篇報道中,敘述了陜北根據(jù)地劉志丹率領(lǐng)的紅軍,還有他們目前的狀況,不僅建立了根據(jù)地,還有了比較好的群眾基礎(chǔ)。 聶榮臻激動壞了,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對楊家華大聲說道:“小鬼,快,把通訊員找來,讓他把這份報紙立即送給毛主席,送到中央?!?/p> 楊家華還在吃著燒餅,沒有想那么多,馬上把燒餅收起來,接過報紙就跑出去了,找到通訊員,讓他把報紙送走了。 屋內(nèi),聶榮臻顯得非常激動,興奮地對林彪說道:“陜北還有根據(jù)地,劉志丹率領(lǐng)一支紅軍在那!” 林彪也想看看報紙,無奈已經(jīng)送走了,連聲問道:“真的嗎?” 聶榮臻重重點了點頭,得知這個消息后,林彪又坐下去,一邊吃著燒餅,一邊陷入了沉思。 聶榮臻對中央紅軍下一步要去哪,他也不知道,中央有關(guān)會議上也沒有討論出結(jié)果。他作為高級干部,自然知道這一點??扇缃裨趫蠹埳希l(fā)現(xiàn)陜北紅軍還有消息,如何不讓人驚喜,這就像是你在沙漠里走了很多天,突然得知前面就有水源一樣。 聶榮臻巴不得現(xiàn)在就飛到陜北去看看! 在哈達鋪發(fā)現(xiàn)的這個重要情報,很可能會改變紅軍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并挽救紅軍。聶榮臻在屋內(nèi)思索片刻,臉上止不住的欣喜。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快步走到楊家華面前:“小鬼,這份燒餅買得好!報紙買得更好,你立下大功了,趕緊再去燒餅鋪買些報紙來!”說完,就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塊大洋遞給楊家華。 楊家華摸了摸頭,笑道:“是!” 楊家華知道,在長征途中,幾位首長都喜歡看報紙,每到一處,只要能找得到報紙,就要看。他以前就給聶榮臻等首長買過報紙,自然知道這一點。 ![]() 圖 | 楊家華 楊家華接過大洋就跑了出去,又來到了集市上,找到剛才那位燒餅鋪老板:“老板,我用一塊大洋買下你這些報紙行不行?” 燒餅鋪老板笑道:“這都是一些以前的報紙了,不值幾個錢,你要就拿去吧?!闭f完就把報紙遞給楊家華。 楊家華說道:“不行!不行!我們有紀律,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這個是您用來包燒餅的,您也花了錢買的,我要付錢的?!?/p> 楊家華接過報紙,然后把大洋放在了燒餅鋪的桌子上。那老板第一次見這么講原則的部隊,以前那些士兵,吃他家的燒餅?zāi)芙o錢就算不錯了。 燒餅鋪老板心里很感動,急忙說道:“這一塊大洋太多了,這樣吧,你再拿幾個燒餅走。” 楊家華笑道:“好嘞,謝謝您!” 楊家華拿著燒餅和報紙,拿回來全都給了聶榮臻。一看到報紙,聶榮臻立刻看了起來,連一旁的燒餅都顧不上吃了。 三、到陜北去聶榮臻他們是在1935年9月19日進入哈達鋪的,隨即找到了那份報紙,并將其送到了中央,送到了毛主席的手里。 20日,毛主席等人率領(lǐng)主力部隊大約8000人抵達哈達鋪,當(dāng)天就對紅軍的生存問題展開了討論。 9月22日,黨中央在哈達鋪的關(guān)帝廟召開了會議,毛主席在會議上正式宣布:“到陜北去,同劉志丹、徐海東的紅軍會合?!?/p> 至此,中央紅軍總算有了一個明確的目的地! 紅軍剛進入哈達鋪時,走了很長時間,部隊上下已經(jīng)很疲憊了,提不起什么精神。路程艱苦都不算什么,難的是不知道目標在哪里,一直走下去,什么時候是個頭? 現(xiàn)在好了,總算有方向了! 燒餅鋪的報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可是,黨中央決定到陜北去,難道僅僅是因為燒餅鋪的一份報紙嗎? 當(dāng)然不是! 其實,估計有些讀者知道,紅軍在哈達鋪作出前往陜北的決定,主要還是因為梁興初等人找到了很多的報紙,還有毛主席抵達哈達鋪后,自己想辦法找了不少報紙。 ![]() 圖 | 毛主席 上文我們就說到,梁興初率偵察連偽裝成中央軍奪取了哈達鋪。但他在軍團部接受這個任務(wù)時,還有一個“特殊任務(wù)”。 當(dāng)時,他到了軍團部后,左權(quán)向他下達了立即出發(fā)去哈達鋪偵察敵情、籌集糧食和物資的任務(wù)。 梁興初對這個任務(wù)感到有些疑惑,因為接到通知時,他還以為任務(wù)很緊急、很重要,可這個偵察任務(wù)似乎有些平常。 他有些好奇地問道:“就這些嗎?” 左權(quán)點了點頭,這個時候坐在一旁的毛主席說道:“梁大牙,我補充一點,你想辦法給我搞點'精神食糧’來?像國民黨的報紙、雜志、書籍,只要是最近這段時間的,都可以,這可是個特殊任務(wù)哦!” 梁興初笑道:“是!保證完成任務(wù)!” 梁興初帶著偵察連占領(lǐng)了哈達鋪后,立即命人去郵局查找報紙,在那里發(fā)現(xiàn)了天津《大公報》、山西《晉陽日報》、《民國日報》等多種報紙,梁興初不管那么多,每樣都拿了不少。 除了在哈達鋪郵局找到了一些報紙外,當(dāng)時國民黨駐扎在岷縣的一個少校副官,剛從蘭州來到哈達鋪。他帶著幾個馱子,里面裝著不少書籍、雜志,剛到不久稀里糊涂就成了俘虜。 梁興初從他的包裹中找到這些東西后,看到上面記載了陜北紅軍根據(jù)地的示意圖,還有閻錫山進攻劉志丹的消息,他頓時感覺這個情報非常重要,連夜將這批報紙送到了毛主席那里。 比如8月1日《大公報》報道:
毛主席看到這些報紙后,顯得非常高興,對梁興初說道:“梁大牙,這件事辦得好!從現(xiàn)在起,你的偵察連作為先頭部隊,每到一個地方,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精神食糧’!” ![]() 看到這里,估計又有人會問了,上文不是說哈達鋪是一個偏遠小鎮(zhèn)嗎?在那個年代,這里怎么會有這么多報紙呢?這難道不沖突嗎? 一點也不沖突! 哈達鋪原名為哈塔川,的確是甘肅的一個偏遠小鎮(zhèn),可這里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另外,哈達鋪地區(qū)盛產(chǎn)當(dāng)歸,不僅品質(zhì)好,信譽還高,吸引了很多外地商人前來采購。 這些人到了哈達鋪,為了便利收購,就在哈達鋪開了商號,開了商號后又在那買房種當(dāng)歸。 既然是外地來的人,那總要在這里待一段時間吧,要待一段時間,總要看看報紙吧,看看最近發(fā)生了什么事?家鄉(xiāng)的情況怎么樣? 所以,哈達鋪第一個郵政代辦所就開了起來。 毛主席、黨中央知道陜北有劉志丹的紅軍后,立即行動起來。9月21日,在哈達鋪召開了團以上干部大會,決定紅一方面軍改編為陜甘支隊,開赴陜北同劉志丹的紅二十五軍會合。 9月23日,陜甘支隊離開哈達鋪,開始踏上前往陜北的行程。 紅軍現(xiàn)在要去陜北,可是前面還有國民黨軍的圍堵,該怎么辦呢? 黨中央使了一招“聲東擊西”,紅軍大部隊悄悄往陜北前進,另外派了一支部隊往東佯攻,弄得聲勢很大,并且放言:“我們要攻打天水!” 敵人在我們的迷惑下,信以為真,手忙腳亂調(diào)集重兵集結(jié)天水,防止紅軍東進。 國民黨軍在天水周邊布防,苦苦等著紅軍到來,可等了幾天,連一個紅軍的影子也沒看到。 國民黨軍官都在心里思考:紅軍到哪去了呢? 而我們的紅軍,不僅沒有東進,反而從哈達鋪一路往北,每天行進一百多里,在9月26日渡過了渭河,繼續(xù)往北。 當(dāng)敵人知道我們的動向后,一個個都傻眼了,許久才反應(yīng)過來:毛澤東要去陜北跟劉志丹會合! 渡過渭河后,就來到了陜甘寧交界的六盤山回民區(qū)。一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紅軍就有些緊張,可這里的回民群眾非常熱情,看到紅軍過來后,一個個都走出家門觀看。有些群眾甚至燒水遞給紅軍,還把自己的糧食送給紅軍。 一問才知道,前不久徐海東的紅二十五軍剛經(jīng)過這里,他們紀律嚴明,給百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如今看到跟他們穿著差不多的紅軍部隊,百姓自然印象很好。 沒想到,還沒到陜北,陜北紅軍無形中就給中央紅軍送了一份“見面禮”。 10月10日,中央紅軍翻過了六盤山,到達了甘肅省鎮(zhèn)原縣三岔鎮(zhèn),在這里遇到了劉志丹派來的代表。 毛主席看到劉志丹的親筆信后,心情非常高興,他跑到一處山坡上,揮舞著手里的信,大聲跟山坡下的戰(zhàn)士說道:“戰(zhàn)士們,這是劉志丹同志的信,我們就要到陜北了!” 戰(zhàn)士一個個高興得揮舞手臂…… 1935年11月6日,毛主席率領(lǐng)中央紅軍與徐海東、劉志丹的紅十五軍團會師! ![]() 圖 | 毛主席到達陜北(油畫) 現(xiàn)在我們從頭來看長征,紅軍從江西出來后,一開始打算去湖南跟賀龍的部隊會合,因為敵人的阻攔,不得不轉(zhuǎn)入貴州。 之后,紅軍一直沒有目的地,在敵人的包圍下不得不爬雪山、過草地,直到哈達鋪,找到了那些報紙,這才確定紅軍北上前往陜北。 哈達鋪的報紙為中央紅軍和陜北紅軍“牽線搭橋”,這才解決了落腳點問題! 試想一下,如果紅軍沒在哈達鋪發(fā)現(xiàn)報紙,如果楊家華沒去燒餅鋪買燒餅,紅軍下一步去哪可能還是個未知數(shù)。 不過話說回來,燒餅鋪的報紙只是一個信息源,毛主席、黨中央當(dāng)然不會只因為一份報紙就決定去陜北,是在綜合各種信息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 因為幾份報紙確定了紅軍的落腳點,這件事看起來有些偶然,甚至讓人覺得不敢置信,但這的確是事實。 在這看似隨機、偶然的事件背后,卻是毛主席、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對信息的敏感、對全局的把握以及對紅軍命運的憂患意識,這是歷史的必然! . END . 文:廬陵一小生 編輯、排版:小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