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當(dāng)大官的人,往往把“人性”拿捏得很準(zhǔn)! 你們單位要提拔一個人,需要科長推薦,而你早把科長給得罪了,所以現(xiàn)在你就面對一個難題,你要想被提拔,就要低聲下氣去求科長,而且即使如此,他還不一定會幫,遇到這種事情怎么辦? 有一句俗話叫做“做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可在日常生活中,有時候就沒想這么多,往往就把事給做絕了,人給得罪了,事后就有點后悔了,比如上面這種事情就是如此,那么到底應(yīng)該如何做呢?我們來看看古代大官姚崇是怎么做的! 一代名相姚崇,做事滴水不漏,可他也不免得罪人,比如他就把張說給得罪了,張說可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姚崇活著的時候還能壓住張說,可是在姚崇要死的時候,心里不免有點忌憚,畢竟張說這種小人有仇必報,自己的子孫后代,那不要被張說坑慘了,想到這,怎么避免這種事情發(fā)生呢?總不能放下自己的老臉,低聲下氣去和張說求和吧,于是他每天想著這件事情,終于想出了方法! 快要臨終時,姚崇把他的兒子叫來,對兒子說道:“我死活,把家中我收藏的寶貝,放在靈堂上,到時候張說來拜祭,一定會想要這些寶貝的,然后你按照我留給你的錦囊行事”! 果然不出所料,姚崇去世后,張說真的來拜祭,看到靈堂上的寶貝,眼睛都直了,這時姚崇的兒子上前說道:“家父臨終前說道,誰幫著寫一篇墓志銘,就把這些寶貝送給誰,張大人文采飛揚,是否能滿足家父的遺愿”,張說一聽,只要寫篇文章,就能獲得這些寶貝,開心的不得了! 于是張說奮筆疾書,把姚崇的生前事情夸了一個遍,簡直是文采飛揚,字字珠璣,大家看后齊聲叫好,都認為是一篇千古佳作,張說也不禁洋洋自得。 姚崇的兒子拿了這篇文章以后,立馬跑去見皇帝,希望皇帝能下令將這篇文章刻在姚崇的墓碑上,皇上一讀這篇文章,不由得表示道:“以前聽說姚崇和張說不和,看樣子是假的,張說把姚崇夸的這么好,足見其胸懷”,于是就下了一道圣旨,把這篇文章當(dāng)做墓志銘刻在了姚崇的墓碑上! 張說回到家后,反過神來了,可為時已晚,皇帝圣旨已下,而后面張說也不能再說姚崇家的壞話了,如果再說,那不打自己的臉,當(dāng)然有皇上的圣旨做保障,官大一級壓死人,自己也不敢說什么了! 讀到這大家有什么啟發(fā)?要記住幾個字:官大一級壓死人,懂得了這幾個字,我們就能解決開頭的問題,我們?nèi)デ罂崎L是沒有用的,但是我們可以去找科長的上級,因為討好科長的上級,比重新討好科長更容易,而方法有很多,送禮請客拉關(guān)系,吃飯都可以用一用,而有了上級的保障,然后去找科長暗示一下,科長也是人精,知道利害關(guān)系,因此問題就能游刃而解,這其實就是人性,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官當(dāng)?shù)脑酱?,越不會受情緒所擺動,做事的方法往往都是: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 解決很多問題的關(guān)鍵,往往都是人性當(dāng)中的利益問題,把人性拿捏準(zhǔn)了,很多事情都能游刃而解了! 其實,姚崇的這個故事來自于謀略典籍《智囊全集》中,你總覺得自己沒心眼,缺少對人性的了解,在職場當(dāng)中,不是被領(lǐng)導(dǎo)抓,就是被同事坑。聽我的,看看這套書,《智囊》類似于姚崇這樣的智慧故事,《智囊》中有1238個智囊,是中國歷史上一部謀略智慧總集,號稱小資治通鑒。 所以多讀讀《智囊全集》,提高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為人處事,防身計謀,這對于我們?nèi)松蛘呗殘鰜碚f有著莫大的好處! 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下面這套《智囊全集珍藏版》,這套書不僅可以用來學(xué)智慧,還可以用來珍藏,買一套放在書架上,有事沒事翻一翻,既能提高我們的計謀,還能私藏傳家,想想都有面子! 一頓火鍋的錢,喜歡讀書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鏈接去購買! ![]() |
|
|
來自: 江山尋夢 > 《權(quán)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