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淵明是南朝晉宋時期的一位詩人,他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不過,他在生前并不為人所重視,唐代以后他的地位才逐漸升高,直到宋代才確立了他的偉大詩人地位。 很多著名詩人都夸贊過他的詩,文學地位可想而知。陶淵明在文學史上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不僅是由于他創(chuàng)造獨特的詩風,也不只是由于創(chuàng)造了和諧靜謐的詩境,更重要的是由于獨特的人格魅力。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人。曾祖陶砍在東晉初年聲名顯赫,為一代名將,死后追封大司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 陶淵明29歲起為江州祭酒,因不堪吏職很快就辭官。后因家貧先后出任鎮(zhèn)軍將軍參軍、建威將軍參軍等職。義熙元年(405)為彭澤縣令,在官80余日就辭官歸隱。從此,過著一種田園的生活再也沒有涉足官場半步。歸隱之后的陶淵明過著恬淡閑靜的生活,雖然生活有時很艱難,但始終保持著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和堅守自己的情操。 魏晉時期的許多名士因精神價值的虛無而無拘無束,因沒有生活信念和行為準則而放縱,還因為迷茫而揮霍人生,這些不是灑脫而是一種放蕩、一種任性、一種迷惘。而陶淵明則擺脫了窮與達、富與貴、仕與隱、生與死等人生難題的煩擾,真正實現(xiàn)了精神的自由和自我的超越。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的《飲酒》之五就表現(xiàn)了他擺脫物欲、功名、和生死束縛之后的人生境界。 陶淵明的人生境界就其文化底蘊而言,可以說有儒家思想,也有道家的思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