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收起義貢獻 秋收起義貢獻相當大,甚至可以說是共產黨歷史上的轉折點,真正使共產黨開始成長的一個事件。也是在秋收起義中,毛澤東逐漸被重視,走到共產黨的核心位置。所以秋收起義貢獻不論是對于毛澤東,還是共產黨都有著不凡的意義。 秋收起義貢獻開始于他開始的那一刻。 秋收起義開始的原因在于國民黨在雙方共同合作革命的過程中,以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為首,相繼發(fā)生叛變,對共產黨人進行大肆屠殺,最終合作破滅。最初,國難當頭,帝國列強和北洋軍閥的雙重打壓之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被血腥鎮(zhèn)壓。由此共產黨為了國家大義,提出與國民黨的合作,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這次合作得以達成。國共兩黨合作過程中矛盾重重,但是因為共同利益也算是順利,直到孫中山的去世,發(fā)生了之后國民黨的叛變。 而對于開始秋收起義的共產黨來說,國民黨這次的叛變使他們深刻學習到自己不成長,這革命是沒有辦法成功的,與其靠別人不如讓自己先強大起來。之后共產黨為了挽救革命,積極組織這次的秋收起義。這次起義,是共產黨人成長的關鍵點,也是革命總方針改變的轉折點,這也就是秋收起義貢獻的大方面。 秋收起義貢獻的小方面在于毛澤東個人。毛澤東在秋收起義之前的會議上脫穎而出,提出“槍桿子里出政權”的革命方法。之后在湖南領導秋收起義的時候,面對當前緊張的形式,將革命方向由城市改變?yōu)檗r村,為以后革命勝利打下基礎。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在中國革命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秋收起義沒有能夠實現最初的革命目標,沒能按計劃占領長沙,但這次起義卻引發(fā)了一個改變中國命運的決定。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一個小鎮(zhèn)上——文家市。 文家市是湖南省的一個小鎮(zhèn),1927年9月19日,毛澤東帶領著部分起義隊伍來到文家市。由于部隊剛經歷幾場惡戰(zhàn),死傷甚多,軍心不穩(wěn),革命前景一片暗淡,毛澤東決定在文家市暫時駐扎下來,一方面來安撫軍心,整頓軍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認真思考革命未來的前途。 毛澤東認為城市的敵人正處于勢力強大的時期,而中國共產黨軍隊則是在腥風血雨的戰(zhàn)斗中慢慢組建起來的,力量弱小,只是一味攻打大城市無異于以卵擊石,他想出了一個使軍隊和革命繼續(xù)生存的辦法,就是先在農村站穩(wěn)腳跟,發(fā)展自己,待力量強大后再逐步走向城市。于是,在文家市一個學校里召開會議,這里后來就成為了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在會上,毛澤東闡述了自己對于革命前途的思考,軍隊應首先向農村轉移,獲得了與會者的一致贊同。從此,中國革命迎來了新的前進的方向。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使后人了解這次文家市會師,政府通過收集當時的歷史資料建立紀念館,把文家市會師舊址保護起來。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建于清代,風格古樸,翠綠環(huán)抱,優(yōu)雅閑適,成為全國各地人們緬懷歷史,追憶古今的革命圣地。 秋收起義革命根據地 秋收起義革命根據地一般而言指的是是中國創(chuàng)建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顧名思義,秋收起義革命根據地是在秋收起義成功之后創(chuàng)立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它創(chuàng)立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值得一提的是,秋收起義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國內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造,它的創(chuàng)建人是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地的理論是毛主席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提出的,秋收起義革命根據地便是第一次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地的嘗試。在秋收起義革命根據地之后,革命根據地在中國境內如火如荼得創(chuàng)建起來。 毛澤東在創(chuàng)建秋收起義革命根據地之前便提出,中國的革命是需要農民的,所以中國是應該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因此,在秋收起義之后,秋收起義革命根據地便建成了。自此,中國紅軍以此為據點,最終創(chuàng)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神話。 秋收起義革命根據地是一次偉大的創(chuàng)造,它刷新了中國的歷史。因為秋收起義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建,中國的紅軍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戰(zhàn)爭道路,走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而不是去盲目跟風他國。紅軍以農村作為基礎,團結了廣大的農民群眾,大家萬眾一心,最后終于取得了革命的勝利??梢哉f,秋收起義革命根據地的創(chuàng)立是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步驟,為今后的革命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