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wǎng)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dǎo)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zhuǎn)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惟天下之大誠,能立天下之大本。”誠意,就是正念頭,誠實地踐行良知給你的答案,一個念頭出現(xiàn),良知自然知道好壞,好的堅持保留,壞的立即去掉,這就是誠意。
王陽明說,誠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惡惡臭”。意為:喜歡善如喜歡美色,厭惡惡如厭惡惡臭一樣!這雖然聽上去很簡單,做起來卻實屬不易。
我們知道不義之財是壞的,可有時候卻經(jīng)不住誘惑去取了。一旦取了,這就不是“好善惡惡”的心了。正是因為我們總不誠,所以內(nèi)心往往常出愧疚,自然無法獲得應(yīng)有的平和靜謐。
來自: 格林書屋 > 《原創(chuàng)余生悟語》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陽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有何區(qū)別?
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陽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有何區(qū)別?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指從日常生活工作中悟出一種“真知”,然后就能察知自己日常起心動念的意圖,并能確認意圖是善還是不善,克制掉不善的念頭,如此...
修身為本,清靜為天下正
莊子《德充符》中“以其知求其心,以其心求其常心。”這個“意”就是這個其心的“心”,是一般的心、普通的心,是一個我們以為的自己,...
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儒家修學(xué)的八個科目,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精彩絕倫!
儒家修學(xué)的八個科目,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精彩絕倫!那具體到實際,又該怎么去修學(xué)呢?今天我們專門分享一下這八個科目:良知是自己的...
誠于己
何以誠呢?“誠”不是誠于他人,而是誠于自己,是“不自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欺騙自己的良知,這就叫“誠”。而要做到不欺騙自己的良知,就需要我們在起心動念處對自己有覺察、有觀照?!洞髮W(xué)》...
王陽明|獨坐靜思之法
王陽明|獨坐靜思之法。先省察哪些是私欲,良知會干脆地告訴你答案:好色、好貨、好名都是私欲。然后是克治,以前有這些私欲不要緊,現(xiàn)...
國館丨王陽明用三句話教你如何把心靜下來
國館丨王陽明用三句話教你如何把心靜下來。人活于世不乏私欲,而私欲不外乎:好色、好貨、好名。誠意,就是正念頭,誠實地踐行良知給你...
良知,我們最厲害的本能
良知,我們最厲害的本能。我們所有的本能都不會失靈,只有良知最容易失靈,所以我們要致良知,也就是行良知,歸根結(jié)底,就是恢復(fù)良知這一本能。我們?nèi)绾沃铝贾?、恢?fù)良知這一本能呢?所謂知行合一,就...
以心為鏡:三句話教你如何把心靜下來
以心為鏡:三句話教你如何把心靜下來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知妄窮而真獨露用三句話教你如何把心靜下來諸葛亮曾經(jīng)說過:“非淡泊無以寧志,非...
文化領(lǐng)域優(yōu)質(zhì)作者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