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劇《小兵張嘎》,是許多80后、90后兒時的記憶,當時,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 ![]() 在《小兵張嘎》中,如今大紅大紫的張一山扮演了一個名叫“佟樂樂”的角色。這個小男孩是城里佟掌柜的兒子,還有一個日軍大佐的養(yǎng)父,能說一口流利的日本話。隨著劇情發(fā)展,佟樂樂棄暗投明,和嘎子一起參加了八路軍。 常言道,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在真實的抗戰(zhàn)史上,就有一個經(jīng)歷和佟樂樂相似的男孩。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9歲開始學日語,13歲進入日軍司令部當翻譯,還認了一個日軍軍官為養(yǎng)父,用日本名說日本話。 然而抗戰(zhàn)勝利之后,這個本該被千夫所指的“漢奸”,卻搖身一變成了“抗日英雄”,還在幾十年后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被授予“深圳市文明市民”稱號,受到市委書記、市長的親切接見。 如此傳奇的經(jīng)歷,恐怕電視劇都拍不出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 深圳男孩,13歲加入日軍這個擁有傳奇經(jīng)歷的 男人,名叫陳敏學,出生在1930年深圳老東門葉屋村的一戶普通人家。 陳敏學的童年原本過得輕松愉快,然而到1938年,日本人來了。盧溝橋事變后,日軍長驅(qū)直入,先后占領上海、南京,在中華大地上釀下一樁樁血案。1938年12月,日軍占領廣州,深圳也隨即淪陷。 正如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那樣,日軍以建設“東亞共榮圈”為由,不僅侵略我國土地,奴役我國人民,還進行文化入侵,在淪陷區(qū)開設“日語培訓班”,企圖通過奴化教育逼迫我國百姓俯首稱臣。 為了讓更多的中國孩子參加“日語培訓班”,日軍采取“蘿卜加大棒”的政策,凡是入學的孩子,每天能領到一些米糧,不愿配合的,輕則毆打,重則直接殺頭。 正是在這樣的威逼利誘下,1939年,年僅9歲的陳敏學參加了日軍開辦的日語培訓班,開始學習日語。 ![]() 陳敏學聰明好學,頭腦機靈。1943年,在培訓班學習了4年多的他因為會說一口流利的日語,被日本司令部選中,當上了司令部的日語翻譯。 為了對他進行同化,日軍給他找了一個當軍官的“干爹”,還“貼心”地給他取了一個日本名字——鈴木三郎。 在之后的兩年多時間里,陳敏學變成了“鈴木三郎”,給日本人做事。而這個13歲的中國男孩,也成為鄰居口中的“小漢奸”、“白眼狼”。 陳敏學能說會道,表現(xiàn)得十分乖巧,日軍也順理成章地以為,他們“馴服”了這個中國男孩,讓他成為了日本天皇的子民??墒?,他們低估了這個中國男孩的愛國之心,在國家存亡之際,中華兒女絕不可能置身事外,連小孩子也不例外。 ![]() 多次送情報,“漢奸”變抗日英雄陳敏學雖身處敵方陣營,可一直想為抗戰(zhàn)做點什么,但怎么才能聯(lián)系到抗日武裝呢?年幼的他只感覺有心無力,只能忍辱負重,等待時機。 不久后,轉(zhuǎn)機出現(xiàn)了,他無意中救下了一個年輕人,讓對方脫離了日軍的抓捕。不過,他并不知道這個年輕人,真實身份是活躍在廣東各地的我黨游擊隊“東江縱隊”。 當時,全國抗戰(zhàn)已進入戰(zhàn)略反攻階段,為了摸清敵人內(nèi)部情況,東江總隊急需能打入敵人內(nèi)部,懂日語,還不易引起敵人懷疑的特工。而這次陳敏學勇救游擊隊員的壯舉,讓東江總隊的首長注意到了他。 某個深夜,一名游擊隊員出現(xiàn)在陳敏學家中。他告訴陳敏學,組織經(jīng)過深入了解,知道陳敏學在日軍司令部當翻譯,沒干過傷害中國百姓的壞事。希望他深明大義,潛伏在日軍內(nèi)部當臥底,為抗戰(zhàn)建一份功勛。 ![]() 陳敏學雖然不知道來人的身份,但民族存亡,匹夫有責,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從這天開始,他明面上是日軍的翻譯,背地里卻是打入敵人內(nèi)部的特工。 司令部的日軍都很喜歡陳敏學,在他面前毫不避諱,什么日軍兵力部署和調(diào)動,彈藥庫、藥品庫的位置,以及抓到的抗日分子關押在哪里,他們經(jīng)常在陳敏學面前談論。 這下好了,陳敏學把聽來的情報全部秘密上報游擊隊。游擊隊根據(jù)他提供的情報,展開連續(xù)行動,搶走了日軍運送的武器、藥品,還救走了關在監(jiān)獄內(nèi)的多名同志。 陳敏學經(jīng)常為游擊隊傳遞情報,經(jīng)歷過多次生與死的考驗。一次,他在返程途中被一個日軍小分隊抓到了,認為他形跡可疑,準備將他就地正法。 陳敏學年紀太小,眼看自己要被處決,當場驚出了一身冷汗。不過他很快冷靜下來,用日語斥責日軍小分隊的頭目:“我是日軍司令部的翻譯官,你們打死了我,看你怎么跟司令部交代!” 這可把日軍頭目嚇得不輕,乖乖放人。 ![]() 1944年,陳敏學崗位調(diào)動,被派到由日軍退伍士兵成立的“安東洋行”當翻譯。雖然離開了日軍司令部,但陳敏學并沒有放棄執(zhí)行臥底任務。安東洋行不僅有日軍出入,還有來中國做生意的日本商人,他們交談的內(nèi)容,都被陳敏學記在心里,傳遞給了游擊隊。 日軍連續(xù)幾次失利,開始懷疑內(nèi)部出了“間隙”,懷疑到了陳敏學身上。為了逼迫他招供,日軍憲兵隊把他抓進了監(jiān)獄,展開嚴刑逼供。 但即便日軍用盡了各種手段,陳敏學始終就是一句話:“我13歲進日軍司令部,從來沒有和游擊隊聯(lián)系過,根本不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p> 審問他的日本鬼子急了,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用日語喊著“5、4、3、2、1”。 陳敏學明顯感覺脖子上有東西劃過,心想這次真的完了,恐怕真的交代了,只能閉著眼等死。 但幾分鐘過后,等他睜開眼睛時,卻發(fā)現(xiàn)那名日軍笑著看著他,指指手里的軍刀,告訴他:“你通過審訊了,我剛才用的不是刀刃,而是刀背?!?/p> ![]() 逃往香港避難,蒙受不白之冤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陳敏學和億萬百姓一起,迎來了抗戰(zhàn)的最終勝利。 不過,部分日軍仍企圖負隅頑抗,設伏偷襲中國軍隊。這群鬼子被俘后,在押解回城的路上,見到了穿著游擊隊服裝的陳敏學。直到這時,日軍才恍然大悟:這不是司令部的鈴木三郎嘛,原來他真的是臥底! 也是在這時,陳敏學的鄰居們才知道,他們口中的“小漢奸”、“賣國賊”,原來是一名小特工,是抗日的大英雄。 1946年,陳敏學突然生了一場大病,東江縱隊的領導特意批準他回家,養(yǎng)好病再來。然而在此期間,東江縱隊接到上級命令,要求北進。就這樣,陳敏學沒有趕上部隊,留在了家中。 ![]() 不久后,解放戰(zhàn)爭打響,國民黨當局開始調(diào)查陳敏學的身份,準備進行抓捕。無奈之下,16歲的他被迫離開家鄉(xiāng),逃往香港避難。后來,他考入香港文化大學,不僅學習了英語,還學會了攝影。 1949年新中國成立,陳敏學回到深圳,公布了自己“抗日英雄”的身份,受到當?shù)匕傩盏膿泶?。此后,他進入一家國營照相館工作,一直干到1990年才退休。 可是,他此后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在那十年特殊時期,他曾經(jīng)當“漢奸”的經(jīng)歷再次被人提起,蒙受不白之冤,經(jīng)歷了幾年困苦生活。到1986年,他的冤屈終于被洗刷,恢復工作。 ![]() 如愿入黨,多次見義勇為被表彰當年參加革命時,陳敏學以為加入游擊隊,就相當于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一直以共產(chǎn)黨員自居。直到建國后,他才明白事實并非如此。 1988年,年近六旬的陳敏學經(jīng)過申請,終于如愿成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有人為他叫屈,認為他是抗日英雄,遲遲才入黨。老英雄卻表現(xiàn)得豁達,他說:“我雖然喊冤30多年,但初心不改,臨老才入黨,此生不悔!” 1990年,陳敏學退休了,不過他并沒有閑下來,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先后擔任居委會治保會主任、東江縱隊老戰(zhàn)士聯(lián)誼會常務理事等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老英雄雖然年邁,但身手不減當年,多次挺身而出,見義勇為。 一次,作為治保會的一名治安員,陳敏學在社區(qū)巡邏時,遇到一名歹徒持刀搶劫路人的錢包。陳敏學見狀,立刻追上了歹徒,大聲呵斥道:“把刀放下!” ![]() 歹徒一看眼前是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頭,立刻來了氣勢,叫囂道:“你既然送上門來,我就先宰了你!”說完就持刀沖了過來。 沒曾想,陳敏學雖然年事已高,但身手矯健,當場就和歹徒扭打在一起,沒幾分鐘就把歹徒給制服了。 后來,陳敏學多次勇斗歹徒,被授予“編外公安”、“勇敢斗士”等榮譽稱號。 1997年,陳敏學的履歷上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他被授予“深圳市文明市民”稱號,受到市委書記、市長的親切接見。 2005年,陳敏學又被評為五星級義工,并在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之際,獲得中央軍委頒發(fā)的紀念章。 時至今日,92歲的陳敏學老英雄仍活躍在深圳的街頭巷尾。他的光榮事跡已被眾人熟知,沒有人會忘記,他,是我們共和國的英雄! |
|
|
來自: 老大姐嗨 > 《收藏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