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之間,要講點兄弟義氣?!?/span> 這話,說出來有點怪。 爹媽和孩子怎么講「義氣」?斬雞頭燒黃酒拜把子嗎? 前天,失戀的閨蜜發(fā)來一個熱搜鏈接。她最近老被爸媽罵,一直憋著,看到這個熱搜放聲大哭。 原來是一個女孩「28歲了還分手」,親爹發(fā)微信來安慰。 很多人感受不到的、親子之間已經「死了」的義氣,在這幾段話里「活了」過來。 ![]() ![]() ![]() ![]() ![]() 開篇,親爹先說自己。 最近早出晚歸,特別累,好不容易結束工作,滿腦子都在想女兒。 想什么呢? 失戀了,肯定很難受吧?女兒心痛,爹媽也感同身受。 ![]() 掏完心窩子,再表達肯定。 「過來人」的經驗證明:委曲求全的感情一文不值。 失戀很痛,嫁錯人更痛,女兒這波操作,沒毛病。 ![]() 接著,給一些小建議。 羅列1、2、3……字字句句,都指向「要找真愛」。 ![]() 最后,展望未來。 親爹期盼女兒能淡然釋懷,靜待花開。但即使沒做到,也是爸媽最愛的孩子。 我不知道這位女兒,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讀完的,反正我是看哭了。 ![]() 評論區(qū)還有2.5W人陪我一起哭 這堪稱「情深意重」的教科書級別操作,字里話外,都透露出一種爹給你兜底的厚實感。 評論區(qū)里,大家也紛紛曬出的「失戀后父母寫給自己的信」。 ![]() ![]() ![]() ![]() ![]() 有人得到了鼓勵,有人得到了心疼,還有人重拾自信自尊。 但對很多中國子女來說,這份體驗,卻只能從別人爸媽那里得到。 就像我閨蜜,失戀后被罵「沒人要」,本就糟糕的狀態(tài)直接雪上加霜。 看到這個熱搜才清醒過來: 原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插孩子兩刀…… 再看看評論區(qū)那些: 把失戀孩子趕出家門的爹, 強迫失戀兒子相親的媽, 不許離婚的女兒回家還罵她「不害臊」的父母…… ![]() ![]() ![]() ![]() 一時間,真是五味雜陳。 很多中國子女和父母的關系,就像李宗盛的歌詞: 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 有幸運的,成為知己; 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 作為親子關系中的「乙方」,習慣了被剝削的閨蜜,此刻有些恍然: 爹媽跟孩子之間,不說是兩肋插刀,也多少講點義氣吧。 心理學界的「精分一哥」曾奇峰也說過: 在親情中引入「講義氣」,會使親情稍微淡一些,使身處其中的人,言行上更加慎重一點。 我堅信,這種改變不僅不會損害親情本身,反而會使它變得更加健康完美。 今天,壹心理就跟大家聊一聊,親子關系中的義氣。 或許,父母與孩子講這3種義氣,才是真正「過命的交情」。 ![]() 親子間的三種義氣,你講嗎? a. 兜底式義氣 @香檳野玫瑰,29歲,單親媽媽 從民政局回到空蕩蕩的家,我往自家人的小群里,發(fā)了一段很長長長的小作文。 始終沒有回復。 他們可能沒耐心看,或者不愿意回吧。 畢竟,女兒被人掃地出門,還苦哈哈地帶著個娃。 鄉(xiāng)里鄉(xiāng)親不得笑掉大牙? 何況,這段婚姻,他們本來就不看好。 當初我和爸媽為結婚吵架,我媽還放過「不聽老人言,你就等著好下場吧」的狠話。 如今「詛咒」應驗,他們不直呼「大快人心」,就是給我留面子了。 兩小時后,手機響了起來。 “閨女,你在家嗎?” 電話那頭,爸媽第一句竟然是擔心我想不開,還囑咐我待在家里哪里都別去。 4小時后,父母敲響我的房門。 我一下子懵了:老家和這,隔了上千公里! 原來,他們看到微信,就立刻買了機票來找我。 “把東西收拾好,回家!” 聽到這句話的瞬間,我的淚奪眶而出。 我爸紅著眼睛,我媽強裝笑臉,兩人對「離婚」二字絕口不提,只說要給我做好吃的。 人的心就是這么奇特: 當你特別難過的時候,發(fā)現有人比你還難過,卻硬撐著為你兜底。 就突然不那么難了。 一路上我不說話,就是哭。 但只是生理上控制不住眼淚的閥門,心里其實不怎么難受,甚至還有幾分暢快和滿足。 畢竟,別人離了婚,發(fā)現自己一無所有; 我離了婚,發(fā)現自己早就擁有了那么多、那么多的愛。 ![]() b. 插刀式義氣 @猩味貓條,24歲,母胎單身至今 我媽是我的「毒唯」,不管發(fā)生啥,她都覺得「我閨女做的對」。 連母胎至今,我媽也覺得沒問題。 雖說有時候也會犯嘀咕吧,畢竟她已經在偷偷給我攢「養(yǎng)老錢」了。還跟我爸一起,悄悄「考察」過好幾所養(yǎng)老院。 但真碰上事,我媽永遠站在我這一邊。 去年春節(jié),有親戚指著我鼻子說: 過兩年沒人要你。 我這暴脾氣立刻上來了,可還沒來得及開懟,我媽已經跳起來了: 關你什么事?跟那幫男的一樣,也看不自己配不配! 我噗嗤一下,火氣全消,就覺得我媽怎么這么可愛啊? 有個這么可愛的媽,無論結不結婚,我都是頂可愛的! ![]() c. 留面式義氣 @冬川,32歲,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 前兩年談了個大項目,想著手頭上有錢了,就咬咬牙,按揭買了套房。 掏空積蓄,首付還差幾萬塊。 爹媽主動說: 要錢的話我們這里有。 我沒拿,只說「不差錢」。 從那以后,一家人只要出門,我買單,我媽會特別豪邁地跟收銀員吹: 我家孩子不差錢! 我以為他們真的信了我的鬼話,覺得省吃儉用幾十年,熬到兒子出息了,終于能跟著耀武揚威,擺擺闊氣。 結果,都是裝的! 項目因為疫情中道崩殂了,我沒錢還貸款,拆東墻補西墻,又不敢告訴家里人。 老爹突然掏出一支基金,對我嘿嘿一笑: 想不到吧?你小時候我就給你買了,現在漲了,錢都是你的。 我一看就知道是P的圖,畢竟他們50歲才知道有「基金」這玩意兒,還是我教的。 但一想就明白了: 爸媽肯定察覺到我沒錢了,又不想傷我自尊。 今年,雖然疫情還是那個鬼樣子。 但好歹我及時轉換賽道,手里有點閑錢了。 于是真給他們買了一支基金,留作養(yǎng)老用。 雖然還沒結婚,但經此一役,我已經有了「一家之主」的感覺。 父母罩了我一輩子,現在,該我罩一罩他們了。 ![]() ![]() 講義氣的父母,最颯 我們學精神分析的,有時會說: 上一輩的父母,缺義氣,多控制。 何為「義氣」? 義氣的本質,是托舉。 要錢,我給你; 要人,我力挺; 要命,你拿去。 所有的一切,都圍繞著「你」的處境和感受。 這其中,可能少不了「損你」、「罵你」乃至「嚯嚯你」。 就像陸小鳳被追殺到命懸一線,西門吹雪竟然說: 幫忙可以,先刮胡子。 但是你的核心需求,我一定愿意盡力滿足。 ![]() 那,何為控制? 控制的本質,是利用。 給你錢,是為了讓你孝敬我; 對你好,是為了讓你聽我話; 養(yǎng)活你,是為了完成我未竟的理想…… 所有的一切,都圍繞著「我」的處境和感受。 如此不講義氣,是他們太自私了嗎? 正好相反。 對孩子不講義氣的父母,恰恰對自己的父母太「無私」。 面對把他們視作道具的父母。 他們人形的皮囊里,幾乎掏不出屬于自己的內容物,全是家族代際創(chuàng)傷和集體潛意識。 被控制了一輩子,老了自然也要控制孩子。 我管你「怎么想」呢,只要按照我的心意去「做」就完了。 簡單點說: 義氣,是「人與人的關系」; 控制,是「物與物的關系」。 ![]() 而能夠對孩子講義氣的父母,本身就是很有自我意識的人。 就像第一個故事中的父母,連夜打「飛的」,接離婚女兒回家。 這種事,沒點主見和魄力可做不出來。 同時,他們懂得把自己當成「人」。 第二個故事中,媽媽對女兒的支持幾乎「無止境」,但這不是溺愛。 因為媽媽本身是一個可愛的「人」,而不是一個可愛的「物」。 女兒未來可能面臨的困境她其實一清二楚,但她仍尊重女兒作為獨立個體的活法。 在此之余,也會用心經營自己的生活。 最后,信任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個故事中,父母很理解孩子的感受,既要幫助他,也要維護他的尊嚴。 而不是「嗟!來食」,或者急吼吼地「我,秦始皇,打錢」。 他們對「自己能幫到孩子」這事無比篤定。 但更加信任的,是孩子有能力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 這份溫暖和力量,將成為孩子一生的財富。 ![]() 無處覓桃園,家外尋俠義 說這么多,并不是指責父母們不講義氣。 畢竟,真情實義從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真正做到「不負如來不負卿」的,自古以來,好像也只關二爺一個。 只是,身為父母,力所能及之時。 不妨對自己多一分珍重,對孩子多一分共情。 說不定哪句話,就會成為拯救孩子的那根稻草,成為你們過命交情的見證。 ![]() 對于那些期待父母講義氣的孩子,我想說: 有時候,并非父母真的不講武德,而是雙方都誤解蒙蔽了雙眼。 無數來訪者告訴我: 與父母或深入溝通, 或大吵一架, 或抱頭痛哭之后。 本以為僵死的親子關系,竟然發(fā)生了奇妙的化學變化。 而倘若真的沒法溝通、無人兜底,也不是一件丟臉的事。 正如那句古話所說:英雄不問出處。 父母不講「道義」又如何? 我們照樣可以決戰(zhàn)華山之巔。 ![]() 楊康點了個踩,楊過點了個贊 當遇上不值得你托付信任,不值得你安心追隨的父母。 不妨去「自立門派」吧。 怎么個「自立」法? ![]() 首先,「逆行經脈」。 楊過從華山五絕處學到這項絕技,這是一個極好的思路: 現實中的父母太不給力,那就給自己找一個「理想父母」,從他們身上學到自己向往、并對自己有益的東西,逆轉上一代的經脈,重塑自我。 然后,「一劍化三清」。 這個招式能夠通過抖動手腕,把每一劍都化為三招。 現實生活里,我們也可以試著習得「更靈活」的能力。 發(fā)展心理學有一個觀點: 心智成熟的人會隨著年齡增加越發(fā)靈活。 比如: 同時具備兩種性別的優(yōu)點、待人接物更加不鉆牛角尖、不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等等…… 總之,就是能「忍受」生活中的種種矛盾和不一致,并方式靈活、心態(tài)安穩(wěn)地應對。 這份隨機應變的「非整合」能力,可以讓我們「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進可廟堂之高,退可江湖之遠,皆怡然自得。 正如詩里所說: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俠之小者,為友為鄰。 愿終有一日,我們都能: 深情厚義禮相待,不負光陰不負卿。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