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zhí)行)、Check(檢查)和Act(修正)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huán)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并且循環(huán)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 PDCA最早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來的,所以又稱為“戴明環(huán)”。 ![]() PDCA似乎每個人都知道,但是每個人卻都應用不好,主要的問題在于你在應用的時候,并沒有對PDCA的每一個步驟進行拆解。 下面我就教你如何真正的運用PDCA。 P(Plan)--計劃其實在制定計劃中是包含了兩個要素: 第一是目標,所有的計劃都是圍繞目標進行的,很多人在制定計劃的時候都忽略了此。 而且制定目標必須符合SMART( S=Specific具體的、M=Measurable可衡量的、A=Attainable能實現的、R=Relevant相關性要素分析、T=Time-bound具有有時間限制的),才能保證你的目標實現。 第二才是計劃,圍繞目標進行計劃制定。 而計劃的制定應該遵循項目管理的原則才行,而不是粗放的計劃。
![]() D(Do)--執(zhí)行有人說執(zhí)行不就是做嗎?但是如何做呢? 很多人就忽略了這一步,其實對于如何做來說也是非常關鍵的,主要是分為兩點: 第一:需不需要溝通。 如果是企業(yè)內部的項目肯定是需要溝通的,但是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導致項目進行不下去。所以為了確保項目進度或計劃完成,你應該及時進行溝通。可以用周報和會議的方式進行溝通管理,確保大家都在同一個信息平臺。 第二:任務分解是否細致。 根據計劃整體對每一項工作制定出具體工作內容,工作范圍、 所需資源類型與技能水平、 估算的資源數量和資源日歷,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執(zhí)行。 這也是為什么在個人管理中,很多人目標完不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沒有具體細致分解,導致執(zhí)行困難。 ![]() C(Check)--檢查所謂的檢查就是時刻關注項目或者事件計劃的進度,進而保證計劃和目標的完成,因此對于檢查階段也應該有一個清單隨時檢查,而不是到了任務節(jié)點才去檢查。 檢查階段應關注如下:
只有這樣檢查才能真正管理好計劃。 ![]() A(Action)--行動所謂的行動其實是不容易理解,其也包含了兩個方面: 第一是確認結果。確認結果是否達成,如果達成了那么就需要慶祝;如果沒有達成,那么需要分析原因。 ![]() 第二是如何結果,目標達成,那么就要考慮能不能對結果進行推廣或標準化。 ![]() 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PDCA循環(huán)。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具體應該在DO和ACTION階段好好理解,才能真正的實現PDCA管理。 |
|
|
來自: yxhello > 《汽車質量五大開發(f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