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陰差陽錯的開了一個民宿,結(jié)果人天天城里白塔城里白塔,連油錢都賺不回來。我心里罵自己神經(jīng)病,不知道罵了多少次。到后來心里全是悲涼,我眼睜睜看著聽到身邊做實業(yè)的一些人關(guān)門,破產(chǎn),最慘的賣房子,鬧離婚,連家里的一臺冰箱都要爭……一開始我心里還抱著一個念頭,一切都是暫時的。慢慢我自己都不知道這個“暫時”到底有多長,拿什么去抵抗日漸衰弱的希望。當我實在煩躁不安的時候,就坐下來抄心經(jīng),剛開始沒有什么感覺,只是埋著頭抄,圖一個心靜。今年覺得自己開悟了一些。心經(jīng)講的是一個空字,通俗點講,權(quán)利,金錢,情欲,各種各樣的欲望,包括被萬人追捧的欲望,想碾壓別人的欲望,都是幻境,類似于鬼打墻。當然《心經(jīng)》說的境界更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種境界我暫時無法領(lǐng)會,在比較淺層的境界里我還是有所思的,六塵在生滅變化,心定、出離,慢慢會覺得自己離解放稍近一點。很早之前我寫一個朋友圈的時候,提到過《拆散的筆記簿》里的一段話: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受的苦,就像一條河流因為云和樹的倒影而受苦,并不是因為云和樹。意思差不多,看來那時候我就對人世間的起伏跌宕、愛恨情仇,有另一番隱約的態(tài)度。抄《心經(jīng)》讓這個態(tài)度有了更明晰的輪廓。有時候我也自問,這算不算是一種逃避?后來想想,就算是逃避又如何,無論何種原因,無論哪種路徑,我們最終的目的都是抵達平靜與慈悲,也是抵達另一種堅定。十年前要是有人跟我說這些,我肯定覺得這人有病,飛黃騰達它不香嗎?情欲四射它不爽嗎?現(xiàn)如今可能還是年齡大了,看到的離別多了,看到了命運的不可控,于是漸漸明白,世相看得清楚,聽得明白,卻外不著相,內(nèi)不抓狂,也算是對自己這渺小的生命一場恩慈。我總是想讓孩子多看一些書,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夠在自己的生活里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而不是像他當年的父親一樣,每天就是在苦悶中,負重前行,其實生活的苦難有時會讓人深刻,有時就是受夠了苦難的人。雖然身處泥濘,但眼中全是星光,那是因為他讀了很多書,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內(nèi)心慈悲。每當被生活傷得體無完膚的時候,我就看著村前一個個土包,我也終將如他們一樣長眠于此。等到七八十歲風(fēng)雨交加的夜里,我那個時候在拍著自己肌肉松弛的大腿,跟我的子孫回憶這一生。突然就釋然了。在本平臺發(fā)布的作品,在騰訊【企鵝號】【喜馬拉雅】【360圖書館】等主流平臺網(wǎng)頁版同步刊出。敬請前往關(guān)注并收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