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國寡民 《道德經(jīng)》八十章開首一句“小國寡民”該如何理解?依《道德經(jīng)》經(jīng)文的一般寫法,應(yīng)看下面的經(jīng)文說什么。 “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p> 這兩句話是這段經(jīng)文第一層。這兩句話里的兩個“使”,表達的是:在一國之內(nèi),民為重。民怎樣重?或者說國如何重民?第一句:雖有各種器械,不使民用,器械使民爭,或使民重巧技而圖安逸;第二句:使民愛惜生命,安居生活。不遠徙,安居。 百姓不爭,重死,安居,國之治民的大道。 “雖有舟輿,無所用;雖有甲兵,無所陳;使人結(jié)繩而用之?!?/p> 這是第二層。舟輿指代各種各樣便利工具,有而不用;沒有戰(zhàn)爭,雖有甲兵,無所列陣。如此,天下太平。民眾生活質(zhì)樸而守常,就像當初結(jié)繩記事時代一樣樸實。如此,才能真正回歸大道。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p> 這里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民如此,國如此,治國者如此。 “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回歸大道,人人“甘其食.....樂其俗”,國與國之間,自然會和睦相處,互聞雞狗聲,民自安居,既無爭,亦無來往。 再看“小國寡民”,哪里說的是國小,民少。而是說,國守小,守下,守弱,民無私無欲。如此才能國治民安。 2022-6-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