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常望著湖畔起落的鷺,思考人生的意義——不,我不是要討論如此深奧的話題,但我確實想問,我自己為什么而活。 對某件新奇事物,我也許會興奮以致難以自拔,過幾日,長的幾周幾月,便煙消云散,再無先前的雙眼發(fā)亮。更有甚者,往后一旦見到,會心生煩厭。似乎對任何事情我都是如此,包括朋友。對那莫名的新鮮感,我時常想挽留,至少生活能多些樂趣,但常常適得其反,厭煩之心更甚。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這形成了一種周期性,像周期函數(shù)一樣,我的情緒隨著這些事物的不斷出現(xiàn)起起伏伏。 我會在情緒高潮期極力關(guān)注某一個人某一件事,或許是很多個人很多件事。總是快樂的,對任何人都是。笑臉盈盈地對待即使是壞事。而當我主動的或被動的對其產(chǎn)生厭惡,其實大多數(shù)是被動時,情緒低潮期便來。我討厭周圍的事物,即使平時喜歡的人,他(她)的一言一行都變得如此做作。在此期間,我似乎很難不跟別人產(chǎn)生摩擦。 曾經(jīng)想過用心熱愛一個人或一件事,努力去關(guān)注,去融入,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堅持到最后,卻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理由能說服我繼續(xù)下去。那些持續(xù)關(guān)注的,興趣也如游絲一般細,或許它不會斷吧,但也算不上熱愛。 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能支持我活下去呢?沒有真正熱愛的事物,好像別人說的,人生就沒了目標。教科書上說為國家崛起而讀書而活,或許在某時某刻能讓我的血液沸騰,但只是片刻的,誰的血能一直熱呢?反正不是我。 我想,錯不都是我的吧。那被我拋棄的確實沒什么好喜愛,不過是一時間的潮流跟風或心血來潮;討厭的人別人又何嘗不討厭,不過這世上令人生厭的人多罷了。 在漫無目的中,在起起伏伏的“喜愛”中,我不斷地想,不斷地問??墒菫檫@些煩惱好像沒有什么必要。青春不就是讓我們試錯的嗎?興趣可以慢慢發(fā)現(xiàn),朋友可以慢慢找,我不急,我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點點滴滴流逝的光陰,不用才浪費。那幾日幾周幾月,在我漫漫人生中多么小,何必記掛心上。 “為何摘了幾朵就放棄呢,畢竟這里有漫山遍野的向日葵?!?/span> 即使最終一無所獲,回過頭來,為家人,為自己而活,難道不才是最重要的嗎? 【推薦語】特別能引人共鳴的文章,寫的是對“為什么而活”的思考,主要以友情展開思考,從一開始特別喜歡一個朋友到相處久后的摩擦,隨著興趣的逐漸消退,曾經(jīng)的熱愛卻變成了如今的煩惱。但最后提出我們都需要勇氣,在青春勇于嘗試,不怕后悔——為自己而活。我想這是十分深刻的。(沈思妤) | 
|  | 
來自: 新用戶1606Lek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