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隨手采藥救人東漢末年,無休止的戰(zhàn)爭,致使百姓苦不堪言。 很多農(nóng)民為了能多收獲些糧食,就算是在酷暑的盛夏,也要頂著炎炎烈日下地干活,經(jīng)常會有人因此生病。 在朝為官的張仲景非常體恤百姓,他經(jīng)常走出朝堂,來到田野里察看民情。 一次,張仲景像往常一樣在田邊行走,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個人坐在田坎上痛苦地哀嚎著。 張仲景趕緊上前詢問,原來那人想小便,卻又小不出,腹部脹痛得厲害。 張仲景給他把完脈后,便從田邊拔了幾根鴨跖草給那人吃下,片刻那人就暢快地尿了出來。 原來,那人是被暑熱所傷,膀胱竅道阻滯,而鴨跖草正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鴨跖草(yā zhí cǎo)鴨跖草為鴨跖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鴨跖草的全草。夏秋兩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切斷用。 其味甘、苦,性寒。歸肺、胃、膀胱經(jīng)。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使用注意:脾胃虛弱者,用量宜少。 清熱泄火鴨跖草能清熱泄火,有較強的退熱作用。 可用于溫病發(fā)熱。 治溫病初起,邪在衛(wèi)分,可用鴨跖草配金銀花、連翹、薄荷等; 治熱入氣分,高熱煩渴,可用鴨跖草配石膏、知母、蘆根等。
清熱解毒鴨跖草能清熱解毒。 可用于喉痹瘡瘍。 治痄腮喉痹,咽喉腫痛,可用鴨跖草配板藍根、玄參等; 治瘡瘍腫毒,可用鴨跖草配紫花地丁、野菊花等。
利水消腫鴨跖草有利水消腫、清熱通淋之效。 可用于風水水腫,熱淋澀痛。 治小便不利,水腫有熱兼有表證者,可用鴨跖草配浮萍、連翹、白茅根等; 治膀胱濕熱、小便淋瀝澀痛,可用鴨跖草配車前草、淡竹葉、通草等。
中藥:鴨跖草 鴨跖草全國均有分布,野生的或種植的隨處可見,您見過嗎? 鴨跖草又叫碧竹子、翠蝴蝶,在你們當?shù)亟惺裁茨兀?/strong> |
|
|
來自: 新用戶88302mXh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