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那些事(八) 老青年 孫堅在村支書任上這些年,從親自參加集體勞動到很快蛻變成了常坐辦公室,成了實實在在的“脫產”干部。他不僅自己脫產而且又叫曾經紅極一時做大隊革委會主任的弟弟孫強幾年前便擔任了大隊電工,也從不參加生產隊勞動,每天都在鼓搗他的那堆刀刀錘錘。反正到了年底結算時,他們兄弟倆都會有七八百個工分拿的。孫堅手里有大隊的公章,寫個數(shù)目,殷紅的大印一蓋,拿到生產隊會計那里,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參加生產隊里的分紅。他們一個人的工分比別人一家人上工的工分總和還要多,這氣不氣人?社員們是從早熬到黑,一身泥巴,幾身汗的一天,才有一個工,一年下來也不過三百多個工,那個人沒有生災害病的時候?沒有別的事情耽誤了生產隊里出工呢?那肯定是的有的,所以誰能一年掙到三百六十五個工?而孫堅兄弟卻每人每年都能從大隊部打回七八百個工去。而且人家的老婆孩子從不參加生產隊勞動的,常年在家過著悠閑的日子。夏天是隨著樹蔭轉,樹蔭到哪人到哪;冬天貓到屋里享受煤火的溫暖。 而那些個出工出力的社員們就大大地不同了,他們每天起早貪黑,夏天汗水不斷,土里泥里來回滾,孫堅就曾經對他的老婆形象地調侃大家說:“這叫小熱大干,大熱特大干;小雨不熱更是干,大雨搶時也要干。” 至于冬天農閑了還是要大干特干,修地種樹。盡管如此,普通社員們一年下來父子二人也只能掙到五百多個工,其中還包括幾圈農家肥所折算的工分。 那個時候,生產隊里常年干活的就那么二三十個壯勞力,有時有婦女們的活了,婦女們也會搶著干,要掙工分!但這是有季節(jié)性的,很多時候是沒有女人干的活的。 所以說那時候是少數(shù)一些種地的男社員養(yǎng)活著全生產隊絕大多數(shù)的人口,特別是孫堅、孫強他們可都是人口大戶,每家有七八口人,而且全家人從不下地勞動,分配糧食時卻比誰家也分的多,人家工分多人多呀,不用給生產隊打款。不象其他家庭,由于人多掙工分少,反而還要給生產隊拿錢(打款)。 所以,不僅是現(xiàn)在的干部和群眾收入上有差別,那時候也一樣。只不過那時候政府天天研究著如何“縮小”三大差別而已。 這柳樹寨是個人少山地面積多的大隊,山上的洋槐樹生長快,成材早。孫堅隔三差五的就要將樹木成片地賣給木材商。這時的社員們還得托孫堅的關系,要他把自己介紹給木材商,好參加人家伐木隊,以掙取一點替人家伐木的小錢。 大家眼看著自己辛苦栽種的樹木被孫堅一茬茬賣掉,那收入的錢,社員們自然是一分都摸不著的,不知都弄到哪里去了。 孫堅是個聰明人,有時也象征性地搞一點點小工程,就算有了開支的理由。 起初,每年年底還會在社員大會上讓大隊會計公布一下帳目,走一下形式??烧f實在話,大隊一年的收入和開支,社員們誰能那么留心記得清楚呢,誰又知道那一筆開支是多少錢呢?大伙也就呆呆聽聽而已??墒?,隨著時間的推移,后來,孫堅也就徹底省心了,再也不向大家公布帳目了。 有一年,孫堅以大隊名義公開以高價從他的心腹黨員、社員家收購了大量的雞蛋、豬肉和蘋果給上級送禮,這一著,既照顧了他的基本票倉的利益又給大額的財務收入安排了出口;自然的又從上邊跑回了大筆的資金——他和會計親自帶著這些東西給各級領導送去,只不過到了人家領導門外時,孫堅就會對會計說:“小李呀,你就在這里守候著這些東西,我進去通報領導一聲。你是生人,領導見了疑心。但你放心,有了好處,絕對少不了你的!”他不讓會計進去見面。而會計也清楚,見領導沒有自己的份,他只不過是孫堅的一個小跟班而已,叫他怎么他就怎么,不敢不聽吩咐的,自己這個小官,只要孫堅一句話就會免去! 孫堅則自己一人進里邊去拜會領導,送大禮。有一年從上邊弄回來了好多錢,說是給村里翻修學校。同時他家里也開建新房,由同一個建筑隊承包施工,后來人們聽那建筑隊工頭說:“嗨,你們知道嗎,孫堅家蓋房子的錢也是由你們村集體支付的。”但究竟如何,光憑這一句話,又沒有真憑實據(jù),誰也不敢對外亂講話的。 (未完待續(xù)) 老青年 柴米油鹽百姓事,鍋碗瓢盆皆文章。關注【黃土地文學】,體驗有滋有味的生活。 【黃土地文學】投稿: 郵箱136352905@qq.com 微信 L13848911998 你若喜歡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點個“在看”讓更多朋友看到哦! 聲明:平臺文章為原創(chuàng)作品。允許轉載和責編,授權轉載請聯(lián)系平臺編輯并注明來源:“黃土地文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