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名釋義 幽,隱藏,隱蔽;門,門戶。足少陰脈氣行至本穴之后,即出腹部之陰而達(dá)于胸廓之陽。又因胃之下口稱幽門,鄰近幽門,故名。 取穴 局部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 淺層布有第6、7、8胸神經(jīng)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動(dòng)靜脈;深層布有腹壁上動(dòng)、靜脈的分支或?qū)僦?,?、7、8胸神經(jīng)前支的肌支和相應(yīng)的肋間動(dòng)、靜脈。 主治 胸脅、背相引痛,肋間神經(jīng)痛。 胃腸疾病,例如腹痛,嘔吐,消化不良,泄瀉,痢疾,便血,胃痙攣,慢性胃炎,胃潰瘍,幽門狹窄,賁門痙攣。 操作 古籍摘要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胸中痛引腰背,心下嘔逆,面無滋潤,灸上門隨年壯。 《百癥賦》:煩心嘔吐,幽門開徹玉堂明。 常用配伍 配內(nèi)關(guān)、梁丘,主治胃痛、呃逆、腹痛。 配支溝、陽陵泉,主治脅痛、肋間神經(jīng)痛。 配尺澤,治咳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