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我們測試了12代酷睿處理器所搭載的UHD 770和UHD 730核顯,那時候我們主要是測試這核顯的游戲性能,視頻編碼/轉(zhuǎn)碼只是簡單測了一下, 不過我看下面有人回復想看Intel和AMD核顯的轉(zhuǎn)碼效率對比,這個確實可以有,但既然要做就把東西做齊全一點,把NVIDIA和AMD的獨顯也加進去,看看獨顯與核顯有多大差別。 ![]() NVIDIA最新的30系列顯卡內(nèi)置了第五代NVDEC和第七代NVENC,可支持MPGE-1、MPGE-2、VC-1、VP8、VP9、H.264、H.265、AV1 格式的視頻編碼,以及H.264和H.265格式的視頻編碼。 Intel的第11和第12代酷睿處理器所整合的都是Xe架構(gòu)核顯,均支持第八代Intel Quick Sync Video,可支持MPGE-2、VC-1、JPEG、VP9、H.264、H.265、AV1 格式的視頻編碼,支持MPGE-2、JPEG、H.264、H.265格式視頻的解碼,其中Tiger Lake和Alder Lake的核顯里面是有兩個多格式編碼器引擎的,而Rocket Lake則只有一個。 AMD這邊目前桌面的銳龍5000G系列處理器用的是Vega架構(gòu)核顯,整合的是VCN 2.2引擎,而最新的RX 6000系列顯卡和銳龍6000系列移動處理器用的是Navi 2架構(gòu)GPU,用的是VCN 3.0引擎,兩者均支持MPGE-2、VC-1、VP9、JPEG、H.264、H.265的解碼,以及H.264和H.265格式的視頻編碼,兩者的區(qū)別就是VCN 3.0支持AV1格式視頻的解碼而VCN 2.2不支持,需要注意的是使用Navi 24 GPU的RX 6500 XT只有視頻解碼器沒有編碼器,而且不支持AV1格式,其他的RX 6000系列顯卡用的都是完整的VCN 3.0引擎。 ![]() 測試平臺與說明![]() 處理器方面Intel這邊用的是Core i5-12600K,它整合的UHD 770是目前Intel規(guī)格最高的核顯,Core i9/i7用的也是這個,也就是頻率高一點,沒啥本質(zhì)區(qū)別。而AMD方面本來應(yīng)該是用Ryzen 7 5700G的,但目前手頭上沒有,只好退而求其次用Ryzen 5 5600G,兩者的視頻引擎是相同的,只不過少了兩個CPU核心確實會有影響。顯卡方面NVIDIA用的是RTX 3050,而AMD則使用RX 6600,這兩款獨顯均插在Core i5-12600K平臺上進行測試。 我們測試了三個較為常用的軟件,包括視頻轉(zhuǎn)碼軟件HandBrake和兩個視頻編輯軟件Premiere Pro、DaVinci Resolve。 HandBrake視頻轉(zhuǎn)碼![]() HandBrake我們是把一個時長10分02秒視頻轉(zhuǎn)成一個4K H.264和H.265的視頻,會分別使用不同品牌對應(yīng)的視頻編碼器,編碼器預設(shè)均是最快,輸出視頻質(zhì)量固定是30,下面表格記錄的是轉(zhuǎn)碼的幀率。 ![]() Core i5-12600K所整合的UHD 770核顯擁有兩個多格式編碼器引擎,在轉(zhuǎn)換H.265格式視頻時火力全開速度相當之快,比其他三個快了將近一倍,但在轉(zhuǎn)換H.264的視頻時就利用率就上不去了,轉(zhuǎn)碼速度比Ryzen 5 5600G還慢一點,兩塊獨顯的表現(xiàn)均優(yōu)于Ryzen 5 5600G,而RX 6600不論H.264還是H.265轉(zhuǎn)碼效率都比RTX 3050要高些。 Premiere Pro視頻導出![]() 我們用Premiere Pro導出一個10分鐘的視頻工程,原素材是4K分辨率的,導出為4K的H.264和H.265格式的視頻,記錄導出的耗時。Premiere Pro是支持Intel核顯搭其他獨顯一齊硬件加速的,我們也會進行這方面的測試,這種情況下UHD 770核顯會負載視頻解碼,而獨顯則會負載視頻編碼,AMD的核顯則不能實現(xiàn)這一功能。 ![]() 在Pr里面Intel的UHD 770表現(xiàn)其實相當糟糕,我們已經(jīng)用的是最新的Premiere Pro 2022 22.2版本,但視頻導出時UHD 770的占用率依然沒有提上去,Core i5-12600K比Ryzen 5 5600導出慢得多,兩張獨顯單獨使用是導出效率都差不多,而搭載UHD 770核顯一同使用時導出速度都有明顯提升,而且這樣使用時CPU的占用率是最低的,所以用Premiere Pro為主的建議用Intel帶核顯的處理器搭配獨顯使用。 DaVinci Resolve視頻導出![]() DaVinci我們同樣是把一個3分鐘時長的工程導出為4K的H.264和H.265格式的視頻,記錄導出的耗時,但不得不說這軟件的兼容性確實有些問題,Intel核顯導出H.265格式視頻時報錯了,而AMD不論獨顯還是核顯導出H.264格式視頻時都是CPU在干活,GPU根本沒負載。 ![]() 實際上只有RTX 3050才能正常跑完兩個導出測試,但可以看得出的是RX 6600在導出H.265視頻時速度是要比RTX 3050快的,Ryzen 5 5600G的核顯比兩張獨顯要慢不少,導出H.264視頻最快其實是用Core i5-12600K的CPU來處理,63秒就能導出完畢,比RTX 3050和它自己的核顯都要快,只不過這樣干CPU占用率肯定是滿的,而用GPU硬件加速時大概只有50%到60%左右。 總結(jié)這次的測試怎么說呢,其實光看轉(zhuǎn)碼能力的話其實這次測試的兩個核顯和兩個獨顯大部分情況下都挺接近的,就是Intel的Xe核顯在HandBrake的H.265轉(zhuǎn)碼上快得有點不可思議。 至于視頻編輯軟件的話,軟件的兼容性其實比硬件本身的性能可能還重要,只用Core i5-12600K的UHD 770核顯在Pr里面導出時間甚至要比Ryzen 5 5600G的Vega核顯慢不少,但如果搭配NVIDIA或AMD的獨顯使用時就有很明顯的加速效果,而AMD的核顯則沒這功能。DaVinci的話就沒Pr那種核顯與獨顯一齊加速的功能,而且AMD的VCN引擎在H.264輸出時完全沒發(fā)揮作用,不知道是什么問題,Intel的Quick Sync Video在輸出H.265時還直接報錯了。 獨顯的話,其實NVIDIA和AMD的顯卡在這方面的加速效果都很好,我們測試用的RX 6600比RTX 3050略微快一點,不過本來這卡性能就比RTX 3050強所以這結(jié)果正常,如果用Pr的話無論哪家的顯卡都沒所謂,但最好是搭配Intel的核顯一齊使用,而用DaVinci為主的話建議還是選N卡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