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天,有不少的朋友在問我,說是絲瓜、南瓜、西瓜、冬瓜等瓜類作物結的瓜為什么很快就爛掉了,一直坐不住,其實,瓜類作物坐不住瓜叫做化瓜,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導致坐瓜少,產量低,實在是讓種植戶頭疼?,F在正是瓜類作物開花結瓜時間,為了讓大家能讓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瓜結得更多,下面就分享幾個竅門,供大家參考。 絲瓜、南瓜、西瓜、冬瓜有瓜坐不住怎么辦?學會四個竅門,產量翻倍。 絲瓜、南瓜、西瓜、冬瓜等瓜類作物有瓜坐不住,導致化瓜的原因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例如:溫度過高或過低、授粉不良、營養(yǎng)失調、土壤干旱或過濕、施肥不當、天氣原因、病蟲害等,都會導致有瓜坐不住,瓜鈕逐漸變黃、干癟和脫落,要解決花瓜問題,就要從根源上來進行預防和防治。 1、合理澆水和施肥 絲瓜、南瓜、西瓜、冬瓜等在開花之前過度的澆水和施肥,就容易導致秧蔓徒長和旺長,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調,相互爭奪養(yǎng)分,即便是有瓜也很難坐住,這就是俗話說的光長秧子不結瓜,也是很多人種植瓜果作物時最容易犯的錯誤。 所以,在開花結瓜之前,一定要少澆水,控水蹲苗,肥料不要過度使用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達到營養(yǎng)平衡,避免秧苗旺長和徒長的情況發(fā)生。 2、人工授粉 種植瓜類蔬菜,合理進行人工授粉可以極大地提高坐瓜率,尤其像今年持續(xù)陰雨天氣,就算是瓜秧上面有花、有瓜,也是授粉不良,導致所結的瓜坐不住,瓜鈕長不大就化瓜,因此,通過人工輔助授粉,可以提高授粉質量,減少化瓜的發(fā)生。 方法:選擇在晴天的上午摘取雄花,將雄花花芯上的花粉抹到雌花柱頭上,記住用力要輕,不要過重。 3、摘瓜須、促根壯 絲瓜、南瓜、西瓜、冬瓜在生長中,秧蔓上會出現很多的瓜須,這些瓜須看似不起眼,會消耗很多的養(yǎng)分,所以,在管理當中,除了供秧蔓爬架用的瓜須適當保留外,多余的瓜須要全部摘除,以免與瓜爭搶養(yǎng)分,把更多的養(yǎng)分集中到瓜體的發(fā)育。 瓜類作物整個生長期比較長,促根是整個生長期的重中之重,有一個健壯發(fā)達的根系是保證產量的基礎。從開花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追施一次肥料,以防脫肥,在追肥的時候,可以搭配適量的生物菌肥或腐殖酸類肥料,并且經常用氨基酸、腐殖酸類葉面肥進行噴施葉片,保持根系持續(xù)力和持續(xù)結瓜不斷。 4、適當整枝打叉 絲瓜:在22-24片葉左右正是生長旺盛期,這時候進行及時打頂摘心,利用側蔓或孫蔓結瓜,當側蔓或孫蔓萌發(fā)較多時,把一些弱小不接瓜的摘除,保留健壯分枝結瓜,并摘除60%的雄花,只保留40%雄花供授粉就可以。 南瓜:大多采用多蔓式結瓜,即秧苗長到5-8片葉子時,把頂尖掐掉,讓其萌發(fā)更多的側枝,當側枝發(fā)出以后,保留2-3個健壯的側枝,把剩余的側枝摘除。 西瓜:西瓜分為單蔓整枝、雙蔓整枝和三蔓整枝,一般大多采用三蔓整枝,除保留主蔓外,另外保留兩條健壯的側蔓,其余的側蔓全部摘除。 冬瓜,在冬瓜秧蔓上留出2-3個粗壯的分枝,多余的側枝全部摘掉,等側枝結瓜后,在瓜的前面保留6片葉子,然后把頂心掐掉。 種植瓜類作物除了做好上面幾點外,如果種植面積多,可以在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一次壯瓜蒂靈,提升果實產量和質量,降低落果率,減少裂果、僵果、畸形果發(fā)生率。 如果想學習更多的種植知識、方法和經驗,歡迎多加關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