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 | 兮禾 來 源 | 婚姻與家庭雜志(ID:hunyinyujiating99) 初夏的風,吹起了一陣回憶殺。 一首《愛你》,讓王心凌再度爆火。 某短視頻平臺上,“與王心凌合唱”刮起一陣旋風。 網(wǎng)友涌入合唱通道,用歌聲回味青蔥歲月,緬懷少年時光。 其中一位,引起了網(wǎng)友們的格外關注。 她,就是“月亮姐姐”王淏(hào)。
5月25日,王淏在短視頻平臺上放出和王心凌合唱的片段。 視頻中,曾是許多人童年回憶的月亮姐姐穿著桃紅色短袖T恤,扎著高馬尾,淺笑嫣然,一臉明媚。
王淏已經(jīng)43歲了,可在她臉上看不出歲月的痕跡,依然是那個清純可愛的月亮姐姐。 網(wǎng)友的評論瞬間戳心:
只是一個簡單的畫面,卻讓無數(shù)人回到了從前。 那個網(wǎng)絡不發(fā)達的年代,電腦還沒有普及,孩子們放學后第一件事,便是回家搬起板凳,打開電視,蹲點守候少兒節(jié)目。 《七巧板》《芝麻開門》《新聞袋袋褲》…… 倍受喜愛的少兒經(jīng)典,讓孩子們記住了“月亮姐姐”這個可愛靈動的主持人。
“七巧板里歡樂多,小朋友們多快活,我是月亮姐姐……”
親切甜美的臺詞,溫潤如月的臉龐。 時隔經(jīng)年,王淏褪去了青澀,像一杯溫開水,滋味不喧賓奪主,卻是百味之中不可或缺的基底。 不疾不徐,淌至人心。 1978年出生的王淏,質(zhì)樸、純善、有力量感,是個典型的山西妹子。 王淏的爸爸是搞美術的,周圍住的街坊四鄰也都是文藝工作者。 由于耳濡目染各家“雜藝”,那些帶著生命力的藝術仿佛滲入了王淏的每一個細胞,讓她自小就對藝術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家對面就是少年宮,什么雕塑班、曲藝班、繪畫班、舞蹈班……我都嘗試了一圈 ,而且年年都是優(yōu)秀組員?!?/span>
王淏的藝術天賦,從小便顯露端倪。 她在自己的窗臺上,擺滿了她捏出來的形態(tài)各異的小泥人; 在看完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她就能拉著院子里的一幫小伙伴自導自演一遍; 手工剪紙更是不在話下,一把小剪刀在她手里就像被施了魔法,剪出各種活靈活現(xiàn)的小動物。 7歲那年,王淏從一位姐姐那里聽到了《猴王吃西瓜》的故事,她便帶著這個故事去參加故事大王的比賽,獲得評委老師的高度認可。
她拿到了那屆比賽的冠軍,也在心中種下了一顆“播音夢”的種子。
王淏的媽媽十分尊重女兒的夢想,尋找專業(yè)老師為王淏輔導,并幫助女兒合理安排文化課和專業(yè)課的學習時間。 高三時,王淏參加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的面試,隨后的高考中她的文化課也考出了不錯的成績。 當年,廣院在山西只招2個人,王淏便是其中一個。 1996年,王淏進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與剛強、春妮、李梓萌成了同班同學。 大學期間,王淏便開始主持節(jié)目,讓自己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鍛煉。 大三那年,央視的青少年節(jié)目招主持人。 王淏憑借過硬的主持功底以及富有親和力的形象被成功錄取。 剛進入央視,王淏便接到了一個艱巨的任務:主持《七巧板》。
《七巧板》作為央視一個名牌欄目,幾乎是臺里的風向標。 接手之后,王淏的壓力非常大 。 要知道,《七巧板》之前的主持人是鞠萍,她溫婉俏皮的主持風格深得觀眾喜愛。 王淏既要學習前人經(jīng)驗,也要調(diào)整自己的風格、定位,重新確立一種新的主持形象,同時還要不斷地與小朋友進行溝通交流,使《七巧板》欄目以一種新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孩子們的面前。 王淏加入后,她的名字成為第一個難題。 當時王淏還有一個搭檔,是一只人偶熊,它的肚子口袋上有一顆黃色的星星。 節(jié)目組靈機一動,不如這只熊叫“星星熊”,王淏叫“月亮姐姐”,兩人剛好是一個組合。
當時,少兒頻道的主要主持人就王淏一個人,她不但要主持《七巧板》,還要主持《棒棒虎》《神游中國》和《芝麻開門》等節(jié)目。
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王淏連續(xù)10天都在錄制節(jié)目,每天的錄制時長都在12小時左右。 同事們欽佩地稱她為“王鐵人”。 2000年,王淏編輯出版了《月亮姐姐教畫畫》一書。 2001年,她獨立策劃導演了30集系列節(jié)目《七巧板探夢時間》,獲得了小觀眾的好評。 …… 每一個笑容的背后,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 真正厲害的人,不過是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在不斷挑戰(zhàn)自我中,變得內(nèi)心豐盛,行為有力,讓自己無堅不摧。 就像王淏那樣,成為一束光,給別人帶去鮮活的趣味和不息的希望。
事業(yè)上順風順水的王淏,在生活中也收獲了愛情。 這個男人,就是默默陪在王淏身側(cè)十余年的趙元龍。 趙元龍是一位非常低調(diào)的企業(yè)家,不愿過度曝光,王淏也默契配合,盡量不在公開場合同框出現(xiàn)。
都說嫁進豪門的女人不容易幸福,但是月亮姐姐卻恰恰相反。 趙元龍很喜歡做家務,家里的大事小情也是他在操持。 在丈夫無微不至的關懷下,王淏十指不沾陽春水,一度生活“不能自理”。 在某次節(jié)目中,被主持人楊帆吐槽:“我的天啊,你怎么連被子都不會曬?” 兩個人結(jié)婚時,正處于王淏的事業(yè)上升期,因此他們沒有著急要孩子。 直到王淏38歲時,夫妻倆才有了要孩子的打算。 因為高齡產(chǎn)子的風險比較大,懷孕早期,王淏便暫緩所有工作,臥床3個月保胎。 趙元龍全程守候,每天除了工作,就是陪在妻子身邊。 吃穿用度,全部為妻子考慮好,建檔產(chǎn)檢,也跑前跑后張羅,不讓王淏分散過多的精力。 初為人母的王淏也格外小心,平時非常注意飲食和運動。 一有時間,她還會約上臺里的三五好友出去小聚。
這一切,趙元龍完全不干涉,由著王淏“胡來”,因為他知道,妻子不能離開朋友。 王淏的人緣極好,和朋友們在一起時,總是童心十足。 她會把天南海北的各地方言串在一起講段子,總是逗得大家非常開心。 有時,她要拍一個新節(jié)目,朋友們都會鼎力相助,沒有一個推脫拒絕。 原因很簡單:王淏,我們信得過。 在她身邊,每個人都很單純,很開朗,似乎回到了童年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 有次,王淏約了朱迅出來吃飯。 朱迅是出了名的“夫管嚴”,一邊應約,一邊電話報備。 王淏見了,一把抓過電話: “姐夫,我姐和我在一起呢!你就放心吧?!?/span> 可愛又刁蠻的口吻,逗得電話那頭的王志哭笑不得。 孕晚期,王淏依舊“我行我素”,隔三岔五約閨蜜春妮出來吃火鍋。
一天,她和春妮正吃在興頭上。 忽然,王淏停下了筷子。 春妮一臉不解:“怎么了?” 王淏特別淡定:“我羊水破了?!?/span> 春妮嚇得六神無主,急忙撥打趙元龍的電話。 第一時間趕來的趙元龍,急忙送王淏去醫(yī)院。 從飯店到醫(yī)院的路,不算太遠。 但趙元龍握著方向盤的手,一直在抖。 王淏后來回憶說:“其實,看見他那樣,我挺心疼的。 但當時顧不了那么多了。 要知道,他平時可是非常淡定的一個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那種?!?/span> 入院后不久,王淏十指全開,看著她汗流浹背的樣子,趙元龍于心不忍,卻始終面帶微笑。 他不能哭,得等到母子平安才行。 伴隨著清脆響亮的嬰兒啼哭聲,王淏如釋重負地握住了趙元龍緊繃的雙手。 在兒子百日宴時,夫妻倆給兒子取名為“正好”,寓意來得正好。 雖然這名字并不華麗,卻寄托著父母的愛。 正好一周歲時,趙元龍和王淏“盛裝出席”,給兒子舉辦了簡單的抓周儀式。
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海靈格說: “最好的關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過這種交換,雙方的接受和付出達成了一種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這個關系中富有價值?!?/span> 婚姻不是只有柴米油鹽的瑣碎和爭吵,更是琴瑟和鳴的溫暖和美好。 好的婚姻,不僅風平浪靜時可以攜手人生,談笑自如;更是在暗礁波動時,依然不怨不怒,不離不棄。 生子之后,月亮姐姐逐漸隱退,全身心陪伴在兒子身側(cè)。 兒子第一次開口叫“媽媽”,第一次蹣跚學步,第一次……王淏事無巨細地記錄,記在視頻里,也記在心尖上。
生活中,王淏經(jīng)常更新自己和兒子相處的日常瑣碎。 比如—— 王淏假裝訓斥兒子,她瞪著眼睛,皺著眉頭,表情看起來十分嚴肅。 不過,兒子看起來并不是非常害怕,反而從后面抱著媽媽,還親了她的臉一口。 被親后的王淏,氣似乎一下就消了,對著鏡頭開心大笑。
很多網(wǎng)友笑著評論: “正好太可愛了,一個親親就把月亮姐姐拿捏了?!?/span>
再比如—— 視頻中,她拿著大蔥假裝是指揮棒,過了一會兒她又拿起西葫蘆,把西葫蘆當琴箱,大蔥當琴弦拉起了小提琴。
一旁的正好,則拿著鍋鏟和鍋蓋假裝在打鼓,母子兩人用瓜果蔬菜鍋碗瓢盆完成了一場交響樂的演奏,十分有趣。 3歲的正好,到了入園的年紀。 王淏便分享了一段自己送孩子去上學的視頻。 幼兒園門口,看著兒子的背影,王淏依依不舍,眼角沁出了淚花兒。 等到兒子放學,王淏又是第一個出現(xiàn)在校門口,等著接兒子回家。
另一邊,爸爸趙元龍從不缺席。 正好一歲時,趙元龍就有意讓兒子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培養(yǎng)他的獨立習慣。 去年,王淏寫了一本書,雖然書名叫《月亮姐姐當媽媽》,但里面有很多爸爸和寶寶的互動細節(jié)。 王淏相信,為人父母,給孩子提供一個優(yōu)越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愛,才是終生受用的禮物。
正如稻盛和夫在《母親的教誨改變我的一生》中寫的那樣: “我母親所做的,只有日復一日開朗樂觀地面對生活,真實地把自己勤奮努力的樣子展示給孩子們看,并且用她那無與倫比的愛守護著兒女。” 父母能給孩子帶來的,不僅是童年的溫暖,更是生命的滋養(yǎng)。 時隔幾年,再次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的王淏,作為主持人“月亮”接手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節(jié)目《向幸福出發(fā)——為愛而歌》。 她還是記憶中的“月亮姐姐”,淺笑嫣然,明媚如初。 她帶著嘉賓們走進真實的生活,一起做公益,共同將愛傳給更多需要的人。 而仔細看,也能發(fā)現(xiàn)王淏的眼里眉間,多了一些歲月的痕跡,更多了一絲寵辱不驚的淡然。
閑來無事,她會安靜地畫畫,將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全部融入筆尖。 她也會上綜藝,和臺里的同事們拉家常、話未來。 生活的車輪滾滾向前,王淏踩著自己的節(jié)奏,不慌不忙,悠然美好。 巴菲特說: “生命中最重要的投資,就是找對和你結(jié)婚的人?!?/span> 幸福家庭的相似之處在于:把家人放在心上,成為彼此的羽翼和根基。 向上,彼此獨立,共同成長;向下,惺惺相惜,共擔風雨。 當年華老去,家也是最好的休息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