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西西看到這樣一條新聞:一個四年級的多動癥男孩小磊,被全班同學的家長聯(lián)名要求退學。 一個才10歲的娃娃,正在學習的黃金年齡,卻被一群大人這樣對待? 這是因為家長無情,還是另有隱情呢? 01 談起小磊,家長們就非常憤怒。 ![]() 我娃娃臉上...到處都抓得都是傷。一說要去找老師,他就打得更厲害。 去年4月,那個娃娃在玩班里的垃圾桶桶蓋時,擊中一名同學的頭部,導(dǎo)致同學頭部開口,縫很多針。 ![]() ![]() 每次傷害事件后,那個娃娃的家長態(tài)度都很惡劣,蠻不講理,讓人無法接受。甚至好幾次,還和受傷學生的家長吵起來。 小磊在就讀期間,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情緒容易失控,行為跟同齡人有差異,確實容易通過語言及動作攻擊他人。 ![]() 家長們數(shù)說著小磊的一條條“惡行”。 原來從一年級入學開始,小磊就經(jīng)常打同學。4年下來,班里47名同學中有45人都被他打過。 本來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小磊這樣的行為自然引起了家長們的極度不滿。
圖源:新聞報道,已做打碼處理,如侵權(quán)可聯(lián)系刪除 因為小磊總是打人,班上同學家長和老師向小磊爸媽提出了陪讀的要求。 由家長管束娃娃的一舉一動,希望這樣小磊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全班的娃娃也可以安心學習。 可是,事與愿違... ▼小磊的專項檔案記錄 ![]() 圖源:新聞報道,已做打碼處理,如侵權(quán)可聯(lián)系刪除 ![]() 據(jù)學校公布的專項檔案記錄顯示: 由學?;蚶蠋熖幚淼耐瑢W之間的沖突達30余起,其中大部分都發(fā)生在媽媽陪讀期間。 02 10歲的娃娃為何總是打同學? 家長是啥說法呢? 在最新的檢查中,結(jié)果依舊同4年前的一樣——確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 多動癥也并沒有因為孩子長大就有所改善。 ![]() 小磊一家人堅定地以為孩子多動完全是因為年紀太小了,他長大后一定會慢慢自愈的。 ![]() 但小磊爸爸發(fā)現(xiàn):當初的想法是錯的,兒子的情況越來越槽糕,甚至傷害了班上的同學們。 雖然自己一直都在積極同家長、老師溝通,并向被娃娃傷害過的同學及家長表示歉意。 但兒子的情況,并沒有得到學生家長的諒解,反而激起了家長的情緒。 多動癥一定會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而自愈的。這是很多多動癥家庭的美好的愿望。 但現(xiàn)實很殘忍,大部分孩子的病情反而會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嚴重,這是為什么呢? 03 多動癥孩子會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愈? 家長們首先需要認識到:多動癥是一個慢性疾病,治療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進入成年期后,孩子就會存在一定程度的社會功能損害。 ![]() 所以治療多動癥一定是:早治早好、晚治慢好,不治不好。 通過規(guī)范治療,大多數(shù)患者是可以恢復(fù)正常的。但是一定要盡早治療,不能等到孩子長大了再治療。 因為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很多行為模式也越來越固定,治療起來就會越來越困難。
圖源:《懸崖上的金魚姬》 如果孩子在沒有完全治愈的情況下中斷治療,病癥就會復(fù)發(fā),會給孩子的以后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潛在危害。 建議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存在多動癥癥狀,就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不要讓疾病毀了孩子。 綜合治療的措施,既可以使孩子得到更全面的治療,還可以減少藥物的劑量和不良反應(yīng)。 ★對于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西西建議家長不要給孩子使用藥物,應(yīng)以心理疏導(dǎo)和行為矯正為主。 抓住6歲之前的時間,重點培養(yǎng)自我控制能力,減輕注意力渙散;
★學齡期、高年齡段的孩子,可酌量給予藥物治療(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或儀器治療,并結(jié)合行為治療(心理社會干預(yù)),并對學校方面進行干預(yù)治療。 ![]() 治療多動癥是一個長期過程。家長一定要積極配合醫(yī)生干預(yù)治療,這樣孩子才可以很快恢復(fù)健康。 家長也要注意平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多給孩子關(guān)愛,陪伴孩子。 今天西西的分享就到這里了!下次見哦! *新聞為真實事件,來源南都·深圳大件事(ID:nandusz),記者陳文才,侵權(quán)刪。 ![]() END ★孩子好動和多動癥如何區(qū)分? ★為什么孩子看電視玩游戲注意力很集中,學習上課就不好了? ★那么多治療方式,哪一種更適合我的孩子呢? ...
![]() ![]() |
|
|
來自: 西南兒童醫(yī)院v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