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長宏 2022年6月15日 朋友們,回顧中國的近代史上第二件重大事件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也是一場英國侵略中國的戰(zhàn)爭)。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喬治·懿律、駐華商務監(jiān)督義律率領(lǐng)下,陸續(xù)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zhàn)爭開始。
(英軍大搖大擺侵略中國) 鴉片戰(zhàn)爭以中國失敗并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quán)辱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guān)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quán),開始淪為半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并促進了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解體。同時,鴉片戰(zhàn)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英軍遠征到達中國后,封鎖了廣州、廈門各處??凇?/span>7月,英軍攻陷定海(今浙江省舟山市)。當時的清王朝還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走向衰亡的開始,還驕傲的以為不足為慮。根本沒有與英軍作戰(zhàn)的準備。使得英軍以驚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沿定海北上,艦炮直指天津大沽口。 道光皇帝慌了神,速派博爾濟吉特·琦善南下廣州談判。琦善先將林則徐、鄧廷楨等人革職查辦,再以談判的方式企圖拖延英軍,想要趁機收復定海。此時全權(quán)代表懿律已經(jīng)因病辭職,其堂弟義律接替他為全權(quán)代表。義律對于琦善的拖延政策失去耐心,決定先戰(zhàn)再談。 1841年,1月7日,英軍突然攻占虎門的大角、沙角炮臺,發(fā)起虎門之戰(zhàn)。迎戰(zhàn)清軍死傷700余人,船艘沉毀11只。琦善的意圖未能得逞,只好讓步。1月25日,琦善與義律簽訂《穿鼻草約》,第一條便是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道光皇帝對于英軍提出的苛刻條件十分憤怒,對琦善擅訂條約一事極為憤怒,將其革職查辦。與此同時,英國覺得一條約種索取的權(quán)益過少,也未正式認可。我個人認為,此事對于清政府不可不說也是一種侮辱。 ![]()
基于以上理由,《穿鼻草約》未能得到中英雙方的認可,因此沒有作為正式的不平等條約留在歷史的舞臺上。但是霸道的英軍仍然以這一雙方都未得到認可的條約強占了香港島。次日,英軍便已進駐香港。搖擺不定的道光皇帝再次怒而宣戰(zhàn),派出自己的侄子愛新覺羅·弈山為靖逆將軍,率軍進駐廣州。 1841年,2月26日,英軍出動海陸軍,攻破虎門沿線各炮臺,順順江直達廣州。廣東水師關(guān)天培力戰(zhàn)殉國。5月21日,弈山率領(lǐng)水軍1700與余人企圖夜襲英軍。然,在英軍的反攻下,偷襲失敗。英軍趁勢向廣州城發(fā)起進攻,18000多清軍退守城內(nèi)。眼看形式大亂,弈山不得不豎起白旗向英軍乞降。 5月,弈山與義律簽訂《廣州和約》。和約規(guī)定,清軍撤出廣州城,另外支付600萬元“贖城款”。困守廣州城的弈山為了避免道光皇帝的責罰,諱敗為勝上奏。弈山誆騙道光,英人在取得賠款后即會停止戰(zhàn)爭。然英軍在勒索到賠款后,旋即撕毀條約擴大戰(zhàn)爭。 義律的600萬元贖城款沒能入了英國政府的法眼,英國仍然覺得自己得到的還太少。于是將義律撤回,改派璞鼎查。8月,璞鼎查率領(lǐng)37艘英艦,2500陸軍從香港開赴廣州。接連攻破廈門鼓浪嶼,旋即北進浙江,再戰(zhàn)定海。防守定海的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三位總兵,與敵浴血奮戰(zhàn),壯烈殉國。10月1日,英軍從曉峰嶺登錄,定海被攻陷。時英軍兵力不足,遂停止北上,等待援軍。 戰(zhàn)爭間歇,道光皇帝派出愛新覺羅·奕經(jīng)為楊威將軍,試圖反擊收復定海等地。3月10日,反擊計劃因風潮不順一再受阻。駐扎在寧波的英軍,則乘風而上,接連攻占浙江多地。6月,英軍決定繼續(xù)向北攻擊。集中兵力向吳淞口發(fā)起攻擊。再英軍的猛攻之下,兩江總督牛鑒逃跑,東炮臺被攻陷。江南提督陳化成率部下死守西炮臺,然則前后夾擊,已是四面楚歌。結(jié)果可想而知,陳化成與部下皆戰(zhàn)至最后一口氣,英勇殉國。 ![]()
(喪權(quán)辱國的《南京條約》) 吳淞的陷落,使得江南沿線被打開,英軍的艦船輕松開入長江。7月,英軍大舉進攻鎮(zhèn)江,越城而入。1.2萬余英軍與1500蒙古八旗展開巷戰(zhàn)。在炮火的支援下,英軍只死傷185人,守城的八旗兵全軍覆沒。鎮(zhèn)江城慘遭焚掠,哀鴻遍野。鎮(zhèn)江陷落,英軍乘勝而下,軍艦開進南京下關(guān)江面,陸軍從南京燕子磯登錄。英軍揚言要攻入南京城。面對堅船利炮的威脅,欽差大臣耆英、伊里布最終妥協(xié)退讓。在英艦皋麗華號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始了中國長達百年的半半封建社會,中國人民開始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以中國的失敗告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令曾經(jīng)輝煌的中華民族蒙難,人們唾棄那些屈膝求和的貪官,但也不要忘記那些英勇善戰(zhàn),為國捐軀的英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