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英國籍演員曾經(jīng)公開贊嘆國內(nèi)博物館收藏的不足,而大家贊揚大英博物館館藏之富,殊不知西方的博物館都是建立在殖民的基礎之上的,其館藏之富乃是昔年劫掠所得。 而中國的博物館都是老祖先傳下來的寶貝,縱然不及西方所藏之富,但皆是自己的祖先傳下來文物,值得倍加珍視。
而在今天的大英博物館當中還藏有一件中國書法界的頂級國寶,此作就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一部完整版手抄本《道德經(jīng)》,全卷5162個字,老祖宗的智慧全部匯集于此。 目前中國傳世的書法作品當中,魏晉時期幾乎無真跡傳世,而唐代的名家真跡同樣稀少,而像這件《道德經(jīng)》如此巨幅、如此精妙的小楷更是難得一見。
《道德經(jīng)》可以說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縮影,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最為精深的智慧都匯集其中,是真正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在人生當中的每一個階段讀誦的經(jīng)典。 而這件手抄本《金剛經(jīng)》更是值得后世細細臨摹的一部曠世經(jīng)典。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書法盛世,之所以稱之為“書法盛世”,是因為“以書取仕”制度的創(chuàng)立,將科舉考試與書法聯(lián)系了起來,如果一個人書法寫得足夠好,他就有機會出來做官,這就給大量的底層文人提供了一個絕佳的上升通道,書法得到了進一步的弘揚和發(fā)展。 而唐代因為距離魏晉時期較近,所以那個時候的人們能夠親見大量的魏晉法書真跡,并且能夠?qū)τ跁x人筆法有較為深刻的體會,所以我們?nèi)缃衲軌蛞姷降奶拼臅胰后w當中,即便是二線的書法家比如徐浩、薛稷諸人,也是宋代時候的書法家所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
而在小楷領域,唐代的小楷名家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具備“編制”的官方抄經(jīng)生,他們有著極為深湛的技法,通過自己的努力,而進入了三省六部當中,還有一類就是民間的抄經(jīng)生,在敦煌出土的大量的經(jīng)卷當中,不乏這些落地的文人所抄寫的經(jīng)卷,水平有高有低,但皆遠不如宮廷抄經(jīng)生的水平精彩。 而這件《道德經(jīng)》,從書寫的體式與功力上來看,乃是官方抄經(jīng)作品的佼佼者,其用筆之豐富,結(jié)字之端凝,都非常人所能比,比之我們熟知的一些頂流書法家也絲毫不遑多讓,所以這件作品成為了當代人學習小楷的一件絕佳的范本。
上個世紀初,此作從敦煌藏寶最多的第十七號洞窟當中出土,后來被英國人斯坦因劫掠到了英國,后藏于了大英博物館當中,直到近年來,我們才發(fā)現(xiàn)此卷作品的存在,贊嘆老祖宗書法的精妙。 抄寫和讀誦《道德經(jīng)》,能夠讓你真正徹悟人生宇宙之真理,也足以使人開啟智慧,值得每一個書法人畢生臨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