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癥治療,難就難在它的“千變萬化”之上。 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用來形容每個人對特定的內容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這其實只是一種夸張的修辭手法。 但在癌癥的治療中,一千位患者,就一定會有一千種不同的癌癥,這與患者們復雜的基因突變密不可分。它們千變萬化,每位癌癥患者的基因突變幾乎不可能完全相同,但它們又有著一定的共性:
有了基因突變這個顯眼的“靶子”,我們就可以針對性的研發(fā)出專攻癌癥弱點的靶向藥物,從而幫助這些特定患者實現長久的治療獲益,甚至實現晚期癌癥的“臨床治愈”。 怎么找到一個大多數癌癥患者都存在的基因突變,同時找到針對它的有效靶向藥物,成為癌癥靶向治療最重要的內容。 前者,早在30年前,我們的研究者們就已經發(fā)現了一個癌癥患者們普遍存在的基因突變——P53基因。 P53基因原本是我們人體的一個“守護神”基因,它作為人體抑癌基因,可以保證我們的細胞正常生長和分裂,不產生奇怪的基因突變。 但當這個基因出現突變,它“守護神”的功效就喪失了,甚至不久前在頂尖期刊《Science》雜志中,來自哈佛的研究團隊發(fā)現一旦人體某個細胞出現P53突變,不僅它自身可能發(fā)生癌變,還會連帶周邊的細胞的P53基因一并失去功能,出現癌變風險。 真可謂“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據估計,約50%的癌癥患者都存在P53基因突變,如何恢復它的功能,成了癌癥治療中“皇冠上的明珠”。 但遺憾的是,近30年來,無數研究者們在P53基因治療中費盡了心思,都鎩羽而歸,沒有取得有效的進展:
…… P53基因,似乎成了一個癌癥治療難以攻克的“魔障”。 所幸,在今年ASCO大會(全球頂級癌癥學術會議,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上,P53基因可能迎來它的第一次“滑鐵盧”! 近日,PMV制藥公司公布了其P53重激活劑“PC14586”(后文我們將之簡稱為“P藥”)的報告摘要,并表示將在在2022年6月舉行的ASCO年會上作口頭報告。 所謂的P藥,是一款小分子P53重激活劑,選擇性地結合P53 Y220C突變蛋白中存在的縫隙,并恢復P53野生型(正常)構象和轉錄活性,從而產生有效的臨床前抗腫瘤活性。 簡單說來,就是它可以恢復癌癥患者P53基因的“守護神”抑癌功能,讓原本肆虐的癌細胞停止生長,從而幫助患者戰(zhàn)勝癌癥! 通過本次公布的P藥數據摘要,我們就可以看出P藥這一次可能會帶來了不起的治療數據: 在本次ASCO大會上,PMV公司將公布P藥首個臨床研究(PYNNACLE)數據,該臨床研究評估了P藥在攜帶TP53 Y220C突變的晚期實體腫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PK)、藥效學(PD)和初步療效。 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P藥針對P53突變的初步療效是我們最關注的重要內容。截至2022年2月8日,共有29例存在TP53 Y220C突變的實體瘤患者參與該臨床。 其中,在21例療效可評估患者中,共有5位患者達到部分緩解,包括1位小細胞肺癌和1位乳房癌達到部分緩解,1位結直腸患者和2例前列腺患者達到未確證部分緩解。 更重要的是,在3個最高劑量組(總日劑量2000~3000mg)中10例療效評估患者中,共有3位患者達到部分緩解,另外7位患者SD實現了疾病穩(wěn)定控制。 在針對這些患者的分析中,研究者們觀察到P53 Y220C循環(huán)腫瘤DNA減少和循環(huán)腫瘤細胞數量減少,進一步支持PC14586的靶向抗腫瘤活性。(簡單說來,就是這些患者血液中攜帶p53突變的癌細胞減少了,側面證明了治療有效) 從簡單的摘要中,我們就已經能看出此次PMV公司即將發(fā)布的P藥臨床數據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突破性的進展: 一方面是這是我們針對P53突變近30年來的藥物研發(fā)史上,首個P53重激活劑,并且初步取得了不錯的臨床療效; 而更重要的是,針對它的最高劑量組,我們發(fā)現它目前展示出來的療效相當不俗!在10位患者中,3位實現了病灶縮小超過30%的部分緩解,而7位患者也可實現病情穩(wěn)定,雖然它只是一個I期的早期臨床,但這是非常不錯的臨床數據。我們期待看到它后續(xù)更加驚艷的數據。 而在大家關注的安全性方面,P藥耐受性良好,在79%的患者中觀察到治療相關副作用,大部分副作用為非嚴重副作用。最常見的包括惡心(34%)、嘔吐(24%)、疲勞(21%)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17%)。沒有劑量限制性毒性,并且繼續(xù)進行受試者登記。 如此優(yōu)異的早期臨床療效,再結合上超高的患者攜帶率(約50%的患者存在P53突變),我們有理由相信,一款新的重磅靶向藥物即將為我們的癌癥患者帶來更多幫助。 而關于PMV公司在下周即將公布的P藥具體臨床情況,咚咚也將實時關注,第一時間為癌友們帶來最新資訊! |
|
|
來自: Zsy20151225 > 《最核心資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