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國初期的“德國手槍” 建國初期,由于經濟技術落后,國內無法生產品牌手槍,公安配備的多是在戰(zhàn)爭中和偽滿警察手中繳獲的手槍,品牌雜亂,性能不佳既有小巧輕便的德國造“勃朗寧”,也有稱為“駁殼槍”的毛瑟軍用手槍。
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五四手槍 從1950年開始采取進口和仿制的方式,從前蘇聯進口一批軍用手槍,并逐步仿制組裝出中國的51式 7.62毫米手槍,裝備軍隊和警察。1954年,對該手槍進行改進定型為54式7.62毫米手槍。五四式手槍在給解放軍部隊配備的同時,也開始于上世紀60年代起給公安隊伍配置。五四手槍被國內警察使用了近三十年,其特點是槍身重、殺傷力大,性能不錯。
80年代以后的六四式手槍 1964年后,為了解決軍隊高級指揮員佩槍問題,我國自主研制出64式7.62mm自衛(wèi)手槍,并根據特殊需要研制出67式微聲手槍。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警察開始大規(guī)模配備槍身相對輕巧的六四式手槍。六四式手槍1964年設計定型,是中國第一種完全國產化的軍用手槍。最開始時用于裝備部隊,后來也開始用于裝備公安警察。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的10年間,我國警用手槍基本上是54式、77式、64式為主,以51、59、84、92式為輔。
現在的警用轉輪手槍 2005年,隨著“中國警用第一槍”新式9mm轉輪手槍的定型問世,中國警察將要告別完全使用軍用手槍的時期。新式轉輪手槍與以往軍用手槍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可使用兩種子彈,威力相對較小,對人體的傷害不大。 此槍射擊精度高,壽命長,故障率低,具有出槍及擊發(fā)快速、能迅速邁越瞎火彈、可發(fā)射不同彈種等優(yōu)點。這種能裝橡膠子彈的手槍,可讓警察在抓捕過程中減少心理恐懼。 |
|
|
來自: 新用戶8798177G > 《特殊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