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樊登曾經(jīng)問過周國平先生一個問題:“生命,有意義嗎?” 周國平先生,抿了一口茶,便說道:“沒有,人生根本就沒有意義。叔本華他說,人生就是一團(tuán)欲望,欲望滿足了就無聊,欲望不滿足就痛苦。最后的結(jié)果是死亡,一場空。” 聽了周國平的話后,樊登笑了一笑,然后追問道:“真的就沒意義嗎?” 周國平先生繼續(xù)說:“人生的意義,本就是一個終極的問題。既然是終極的問題,就無解。而我們,就該和這樣的問題和解。” 在周國平先生看來,人生的盡頭,就是一場空,本質(zhì)上是沒啥意義的。但是,我們沒必要為了“有無意義”而感覺到糾結(jié)。 意義這種東西,客觀上沒有,不代表主觀上沒有。 也就是說,生命終究會成為灰燼,而我們卻能夠在活著的這段時間里面,好好地為了自己而活,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兒,至少別辜負(fù)大好的時光。 每個人,其實一輩子都在追求生命意義的道路上。 也許,生命一開始是毫無意義的,而后半生唯一的價值,莫過于這兩句話。
02 為自己而活,做自己想做的事兒。 周國平先生說道:“生命的價值,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并且能夠靠這個來養(yǎng)活自己。而且,這是你最有興趣,最能發(fā)揮你才能的事兒?!?/span> 其實,周國平先生一語道出了當(dāng)代人活得不幸福的真相——做不了自己喜歡做的事兒。 剛大學(xué)畢業(yè)的學(xué)生,都只有一個目標(biāo),賺錢。但他們都忘了自己的興趣和追求。所以他們越是工作,就越感覺到痛苦。 隨著人之年齡的逐漸老去,人,也逐漸活得麻木起來了,就像一個只會賺錢的“機(jī)器人”一般,目標(biāo)只有賺錢,對啥事兒都興趣不大。 曾有人抱怨過,每天都過著同樣的生活,活在一眼就能望到頭的人生當(dāng)中,真的有意義嗎? 這,沒辦法。對于道德束縛感特別重的我們來說,我們沒有選擇自己人生的自由,除非我們家是富豪家庭。未來,我們的孩子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人,還是要懂得“苦中作樂”比較好。沒必要說一輩子就活成“賺錢機(jī)器人”的模樣。這,沒價值,也毫無樂趣可言。 人活一世,草長一秋,匆匆?guī)资昃瓦^去了,人也就沒了。既然如此,做點自己愛做的事兒,在適當(dāng)?shù)念I(lǐng)域里面,發(fā)揮自己的才華,相信這就是一種“小圓滿”。
03 和喜歡的人在一起,越活越順心。 周國平先生說道:“要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并且讓自己感覺到快樂。能夠做到這一點,人生也差不多圓滿了?!?/span> 記得在年輕的時候,我們看到帥哥就喜歡,看到美女就流口水,反正眼中的“愛人”,就是那個長得不錯的人。 這種觀念,會在我們結(jié)婚之后,或者40歲之后有所改變。在經(jīng)歷過生活之后,那我們自然能夠明白,和真正有感情的人在一起,那才是一種幸福。 有關(guān)愛我們的父母,有尊重我們的孩子,也有體諒我們的愛人,再加上一兩個知心的好朋友,讓你我都活在了溫暖的生活當(dāng)中。 人生,有且只有一種溫暖,那就是跟愛自己的人相擁。 人,不可能活成一座孤島,而是需要活成“有人愛”的模樣。尤其是在人落魄的時候,有支持我們的人陪伴在我們的身邊,那一刻,就稱之為“人間值得”。 幸福,貌似沒有那么復(fù)雜,什么金錢財富,什么權(quán)勢名利,什么功名大業(yè),一切都將歸于“平淡”當(dāng)中。如此,平淡一輩子,安安穩(wěn)穩(wěn),也算是一種福氣了。
04 寫到最后 談到這里,很多人會說,人生的價值,真的就那么簡單嗎?不該要做成什么大事嗎? 其實,上述的兩點,已經(jīng)概括了人生的大半價值了。首先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兒,其次是珍惜愛自己的人。 如果你有為社會奉獻(xiàn)的一顆心,那你就去奉獻(xiàn),這是你的追求;如果你只想當(dāng)個種種花,養(yǎng)養(yǎng)狗,看看書的閑人,那就當(dāng)個閑人,也特別幸福。 沒有什么高低貧賤之分,沒有什么福禍吉兇之別,一切,都是個人的選擇而已。 自己喜歡什么,就去做什么,反正人生短短幾十年,一切都帶不走,我們又何必如此“束縛”自己呢? 就像《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人公,四十多歲了,依舊為了畫畫這個兒時的夢想,選擇拋棄當(dāng)下富裕的生活,流浪他鄉(xiāng)。這,也是他覺得“有價值”的選擇。 價值,永遠(yuǎn)都不是由別人來評定的,而是我們自己做了什么事兒,有什么感覺,由那顆怦怦直跳的內(nèi)心來“評定”的。 要知道,每天都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手中有點小錢,身邊有愛自己的家人,自己也有一點小愛好。那,就是平淡中的“幸?!绷?。 文/舒山有鹿 |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