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室文化建設屬于“無聲”教育。 一間教室、若干桌椅、四面墻壁雖“無聲”,但如何設置教室中的一桌一椅、一邊一角,讓其最大化地為學生的成長“發(fā)聲”,產(chǎn)生潛移默化、滴水穿石的教育功效,是我一直在努力探索的。 ![]() 綠植,為學生的品質(zhì)“發(fā)聲” ![]() 我們班教室與其他班教室最大的不同,便是窗臺上擺滿了各種綠植,有各種蘭草、憨態(tài)可掬的肉肉等,這些都是學生帶來的。他們不但帶來了花草,還給花草制作名片,寫好名稱以及科屬種。 每節(jié)生物課的前五分鐘,是“花草小博士”授課時間,學生會按照所學的生物知識,將各種綠植分類,并補充一些自己知道的與植物有關的奇聞異事,老師會在學生講完后進行知識的補充與甄別。 生物老師還會讓學生動手將繁殖的花草重新分盆,澆水、施肥、剪枝、打杈,教室的窗臺綠意盎然。 語文老師則以教室內(nèi)的植物為觀察對象,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并用細膩的筆觸記錄花草的生長,墻上的一小片園地展示的就是學生寫的觀察日記。 隨著班級中花草的逐漸增多,需要一個“花草管理員”負責照顧。 當我問誰愿意照看教室里的花草時,小段一躍而起搶了這個機會。 這時,有學生高舉著手補充道:“老師,之前也是小段澆的花?!?/span> 近一年時間,我雖然沒有親眼看到過小段澆花,可是花盆里的泥土常常是濕潤的。小段是個細心的小男孩,他用來澆花的水都是曬過的。 都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而我想說的卻是“久陷芝蘭之室,人散其香”,小段就是那個散發(fā)著濃濃香氣的學生代表。 每學期期末表彰中有一項為目標達成,學生可以用一張小紙條寫上自己的目標,然后再寫一個小要求——這是我和他們的約定。 其他學生的“小要求”寫的都是一個本子、一個布偶或一個筆袋等,只有小段寫著:“老師,我什么都不要,謝謝老師!”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學生,我們才體驗到了育人的“芬芳”。 假期來臨,學生每人帶一盆花草回家。等到開學時,花草煥發(fā)著勃勃生機又回到教室窗臺上。 我們有理由相信,像小段一樣的學生會越來越多。 ![]() 墻壁,為學生的堅毅“發(fā)聲” ![]() 多年的班主任經(jīng)驗告訴我,墻壁可以“發(fā)聲”。 教室外的墻壁上,一張大大的“全家福”,雖動作各異,但每個人的眼中都有星光閃爍;“教師寄語”雖寥寥幾句,但中肯的話語寄托了老師對學生的殷殷期望;“班級掠影”讓學生的優(yōu)秀定格在刊板上,激勵其他學生向上進取;積極向上的“班風”“學風”讓學生學有目標,做有動力,行有方向;“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雋秀的筆跡展示我班學生的風采。 教室內(nèi)的墻壁被開辟成各種園地,但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卻是“榮耀榜”。 班級的所有比賽獲獎都集中在“榮耀榜”。 每次比賽后,我們都要講一講比賽背后的故事,看到這些獎狀就會想起那些故事。 隊列比賽獲勝班級獎,讓人想起小郎的“臨危受命”,在比賽前一周才被選為軍體委員帶領同學們參與比賽,加班練習讓他的嗓子沙啞,他卻毫無怨言;還有比賽前意外崴腳的小哲,他在比賽中咬緊牙關,硬是堅持到比賽結(jié)束,才讓我們知道他的腳已經(jīng)腫的不像樣子;50米往返跑接力賽,小冉和小強在拐彎處不小心摔倒,卻不顧傷痛,爬起來奮起直追,幫助我班勇奪第一…… 就是這群學生,在與其他班級成績差距較大的情況下,憑著不放棄的精神,在期末測試中逆風翻盤。 正是在各種比賽中的不服輸,激發(fā)出他們性格中的堅毅。他們說,在學習上覺得累的時候,看看那些獎狀就會想到不肯服輸、不愿放棄的同學,就積攢了拼搏的力量。 那些故事雖“無聲”,但是被看見、被聽見、被記住,并且被傳遞、延續(xù)。 ![]() 角落,為學生的情緒“發(fā)聲” ![]() 班級中的各個小角落亦發(fā)揮著極大的教育作用,它們像是學生的好朋友,依據(jù)需要變換著身份,可能是“夸夸角”,也會變身“吐槽角”,又或者是“涂鴉角”。 因為知道同輩群體的力量是巨大的,為了讓有些學生不再消沉,受網(wǎng)上“夸夸群”的啟發(fā),每周一,我們確定一名學生作為“夸夸”對象,將他(她)的照片貼到黑板一角,建議班里同學留心觀察他(她),發(fā)現(xiàn)他(她)的優(yōu)點和溫暖的小故事,然后用便利貼將發(fā)現(xiàn)的優(yōu)點或故事貼在他(她)的照片旁邊。 一向沉默寡言的小美笑得最好看的那張照片被貼到了黑板上。她每天都有些緊張地翻看同學的留言貼。 同學們在留言貼上寫著:“小美的普通話標準”“小美的適應能力強”“小美沒有學過英語但是沒有畏懼”“小美手臂受傷依舊參加隊列比賽”“小美有個有了二寶依舊很關心她的爸爸”……因為沒有限制,學生的夸獎千奇百怪。 我在驚異于學生們的“腦洞”之余,竟然發(fā)現(xiàn)“療效”還真不錯,至少拘謹?shù)男∶缆兊梅潘?,至少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小美照片上的那種笑容,干凈純粹…… 當小美發(fā)現(xiàn)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她的情況,并且心懷善意時,是否就可以更坦然地面對現(xiàn)實,從而無畏地面對未來? “吐槽角”的吐糟便利貼可以不署名,學生吐槽初中的時間緊迫,吐槽需要面臨的學習方法的改變等。 每個吐槽便利貼下,都有同學暖心的回復,對時間緊迫的建議是做好“時間規(guī)劃”,對學習方法不對路的建議是“快速改變思維方式”…… 這樣一來,既可以幫學生解壓,又可以發(fā)動集體的力量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涂鴉角”畫滿各種圖畫,有的可以解讀,有的不知所云,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學生的情緒得以宣泄才是最主要的。 讓“無聲”教育為學生成長“發(fā)聲”,學生的品質(zhì)得到了塑造,意志得到了錘煉,情緒得到了宣泄,讓潛移默化真正擁有了滴水穿石的力量! ![]() ![]() 欄目:班級發(fā)展與管理 作者:于海艷 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乳山寨鎮(zhèn)中心學校 責編:趙敏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