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昨天發(fā)布一篇關于蘇東坡書法的文章,但有許多沒有接觸過書法的朋友,覺得蘇東坡的字被高估了,寫得平平無奇,甚至還有人認為蘇東坡的字遠遠比不了啟功先生。 這就是書法距離不練字的普通人的差距,書法不是一門下里巴人的藝術,是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臨帖,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高度才能夠心領神會的一門藝術,而普通人的審美往往停留在工整、端正的角度上,這也是為什么與書法關系不大的“印刷體”甚囂塵上的一個原因。 書法在古代從來都是文人士大夫階層的藝術,書寫的群體都是讀書人,而當代人沒有了這種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不太能夠看懂一些經(jīng)典作品也是情有可原的。 對于有著深厚學養(yǎng)的人來講,盡管其書法沒有足夠的練習功力,他寫出來的字也往往醇厚可人,中國書法的核心乃是傳統(tǒng)文化,沒有足夠的學問積累,其書法往往難臻高境。 明代有一個大藝術家徐渭,他不僅是書法界的開拓者,也是繪畫界的一個大宗師,他曾經(jīng)將王羲之的書法跟王陽明想對比,他說,王羲之是書掩其人,而王陽明則是人掩其書。 意思是說王羲之因為書法寫得太好,而被世人忽略他的文采,他的《蘭亭序》從文章本身來講,也足以讓他屹立于古人文學家之林。 而王陽明作為中國的“兩個半圣人”之一,因為其“心學”之名太盛,所以世人不太關注他的書法。 殊不知王陽明的書法,乃是中國書法史上罕見的絕頂高手之作。 大學者朱彝尊評價王陽明的字最為妥當,他說王陽明的書法是: 詩筆清婉,書法尤通神,足為臨池之模范。 “清”是王陽明書法的清逸之氣,“婉”說的是王陽明書法的婉約之氣,其書法字法通神,是真正的后世臨池的范本。 王陽明的書法可以說是將“心學”與“書法”融合起來的典范,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基礎乃是“陰陽觀念”,而書法的核心也是“陰陽之變”,所以我們常說,哲學家寫字往往具備著先天的優(yōu)勢。 在王陽明的傳世作品當中,有一件書信作品,此作是寫給他胞弟的一封家書,雖然字數(shù)不多,但足以能夠窺見王陽明書法的精髓所在。 王陽明曾經(jīng)跟自己談到過自己的書法,曾經(jīng)極度認真臨摹古帖數(shù)年,終于有一天豁然開朗,而這也是在他“龍場悟道”之后,這個時候的他已經(jīng)將自己對于“心學”的體會和書法完美融合到了一起。 我們看王陽明的書法,基本看不到任何的取法,但一點一畫也皆和古人,全然是自己的一派氣息,但是醇厚泊然,俗人根本達不到這種境界。 而今,我們將王陽明傳世的罕見書法《與日仁書帖》的全卷進行了超高清的1:1復刻,復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以便于大家學習臨摹。 欲購此王陽明《與日仁書帖》,請點擊下面“看一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