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蘇軾在《江城子》中寫道:“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span> 深夜了,突然夢見自己回到了故鄉(xiāng)。那早已逝去的妻子,竟然在鏡子前梳洗著。而我望著她,她也望著我,也不知道說什么,只有淚流滿面。 蘇軾夢到了早已歸去的妻子,這讓他感覺到凄涼和惆悵。十年生死兩茫茫,如今早已陰陽兩隔,令人唏噓感嘆。 夢境這種東西,其實特別奇妙。從表面上來看,它給人一種特別虛幻且迷糊的感覺。而從實際的情況來說,夢境這種東西,往往根源于人之心底,特別真實。 對此,西方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過這么一個觀點,夢是潛意識欲望的滿足。 在現(xiàn)實中,有太多的事兒是無法實現(xiàn)的。但是,在夢境中,有很多事兒是可以“夢想成真”的??梢哉f,它就是一種欲望的滿足。 有些人離開了,物質(zhì)的軀體已經(jīng)消失不見了,但我們對他們的記憶依舊存在于腦海里面。如此,他們就有可能出現(xiàn)在我們的夢境當中。 要知道,夢這種東西,都是“基于”現(xiàn)實的產(chǎn)物。
02 有這么一個故事。 一位中年人的父親去世了,他特別傷心,以至于哭得昏死了過去。這種悲傷的情緒,足足持續(xù)了一年的時間。 幾年過去了,這位中年人做了一個夢。在夢境中,他看到了自己的父親,而他們就身處于故鄉(xiāng)的老房子里面。 父親還是那副和藹的面孔,他對著兒子說:“你啊,未來做事要小心,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能輕易相信別人,這世上的小人太多了,不得不防啊?!?/span> 父親說完這句話后,中年人就在鬧鐘的聲響中醒了過來。那時候,他也沒有想太多,也就順利地把這個夢境給忘掉了。 后來,他在事業(yè)中還真的遇到了一些問題,跟別人合作的店鋪經(jīng)營不下去了,合伙人也卷錢跑路了,只留下他一個人在那里背負債款。 遇到這件事的那一刻,他才想起了之前那個夢,也回想起父親跟他說的話。 像這種“夢”到故去親人的事兒,其實每個人都遇到過。當然,每個人的夢境不一樣,那每個人的想法也就不同。 有些人在夢境中得到了“提示”,有些人在夢境中看到了現(xiàn)實的自己,有些人在夢境中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的。這,并非是一致的。
03 對于這種夢到故去親人的情況,我們有什么看法呢?其實,預示了這4點。 第一點:所有的夢境,都跟我們的情感需求有關(guān)。 弗洛伊德認為,夢體現(xiàn)著深埋在潛意識里的情感,而那些被回憶起來的夢的碎片則能幫助我們揭露這些深藏的情感。 我們思念已經(jīng)故去的親人,這種思念,就是深埋在我們潛意識當中的情感。在夢境中,我們遇到了故去的親人,就是“情感被滿足”的體現(xiàn)。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庇兴寄睿鸵欢〞鹱顬楸普娴膲艟?。這,很現(xiàn)實。 第二點:所有的夢境,都具有警示的作用。 有精神研究專家認為,夢主要是用來處理與生存法則有關(guān)的信息。 我們之所以做夢,就是因為夢境中的某些畫面,以及某些人物,能夠帶給我們警示的作用。這,也是人類潛意識的應激試煉。 為了讓我們更好地接受夢境,那潛意識就會把“故去親人”的樣子,顯露在夢境當中。這,讓我們印象深刻,也勾起了我們對于他們的思念之情。滿足和警惕,一舉兩得。
04 第三點:所有的夢境,都跟心理沖突有關(guān)。 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認為,夢在某些情況下是心理沖突的顯現(xiàn)。 在現(xiàn)實中,我們遇到了什么問題,碰到了什么矛盾。這些矛盾,就會沖擊我們的內(nèi)心和想法。到最后,矛盾就會構(gòu)成一個夢境。 夢境中的一切,都是矛盾的事物,既有和諧的一面,也有爭斗的一面。就像我們夢到故去的親人,這是和諧一面。如果這些親人讓我們感覺到恐懼,又是爭斗的一面。 當然,對于夢境中故去的親人,我們沒必要過分恐懼,因為這只是記憶碎片的產(chǎn)物而已。 第四點:所有的夢境,都是我們對于未來最為美好的期待。 有人說:“夢是人生的另一部華彩樂章?!?/span>
現(xiàn)實的生活,讓我們感覺到痛苦,也讓我們無所適從。既然我們無法改變現(xiàn)實,那我們就可以在夢境中活得“快樂”一點。 做成自己在現(xiàn)實中做不到的事兒,跟那些早已歸去的人相遇。這,與其說是虛幻的畫面,不如說是另一個夢境世界的美好景象。 人,對于現(xiàn)實有期待,對于生活有希望,對于某些親人有感情,那他們在夢境中出現(xiàn),就很正常了,沒必要過分恐懼。 文/舒山有鹿 |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