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 系 疾 病 中醫(yī)內(nèi)科學 考點精要 癃閉: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難,甚則小便閉塞不通為主要特征的病證。 癃:小便不暢,點滴短少,病勢較緩; 閉:小便閉塞,點滴不通,病勢較急。 歷史沿革   1.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點擊看大圖) 2.鑒別診斷  癃閉與淋證、關(guān)格 鑒別診斷(點擊看大圖) 3.預后轉(zhuǎn)歸: ①病情深重,正氣衰憊,邪氣壅盛者,可由“癃”轉(zhuǎn)“閉”; ②尿閉不通,水液溢于肌膚,則發(fā)水腫; ③水氣內(nèi)停,上凌心肺,可發(fā)喘病、心悸; ④濕濁上逆犯胃,則為嘔吐; ⑤脾腎衰敗,氣化不利,濕濁內(nèi)壅,則致關(guān)格。 病因病機   癃閉是因外邪侵襲、飲食不節(jié)、情志內(nèi)傷、尿路阻塞、體虛久病,導致膀胱氣化功能失調(diào)而為病。 1.病因: ①外邪侵襲(濕熱穢濁之邪上犯膀胱,或肺熱壅滯,肺氣閉塞); ②飲食不節(jié)(釀濕生熱,阻滯中焦,濕熱傷腎或下注膀胱); ③情志內(nèi)傷(肝氣郁結(jié),疏泄失司,三焦水液的運行及氣化功能失常); ④尿路阻塞(瘀血敗精、痰瘀積塊或內(nèi)生砂石阻塞尿路); ⑤體虛久病(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蒸化無力,氣不化水)。 2.病位:膀胱、腎,與三焦和肺、脾、肝密切相關(guān)。 3.基本病機:膀胱氣化功能失調(diào)。 辨證論治   1.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點擊看大圖) 2.辨證要點  辨虛實(點擊看大圖) 必背經(jīng)典   1.實則閉癃,虛則遺溺。 ——《靈樞·本輸》  2.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 ——《靈樞·五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