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師讀新課標:讀“學段要求”之“表達與交流”(一)
今天讀學段要求的第三部分“表達與交流”。這個部分其實就是2011版的口語交際與習作(寫話)板塊。
我們還是采用橫向和縱向比較的方法來進行細讀。
先進行橫向比價吧。
1
第一學段(1-2年級):
2011版課程標準:
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
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jié)。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2022版課程標準:
表達與交流: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yǎng)成說普通話的習慣,有表達交流的自信心。
2.能認真聽他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聽故事、看影視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jié)。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與他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4.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通過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
新版課標是把舊版課標中的第一條和第六條第一句,合并成為第一條,顯然是從口語交際中說的部分提出要求的。
新版課標的第二條是合并了舊版課標中段二、三、四、五條及第六條后一句。新版課標前兩條一字不動地照搬了舊版課標的六條內(nèi)容。
新版課標關(guān)于寫話的兩條是把舊版課標中的三條合成兩條,內(nèi)容也是一字未動。
2
第二學段(3-4年級):
2011版課程標準:
習作:
1.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2.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
3.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
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6.課內(nèi)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學會認真傾聽,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nèi)容,并能簡要轉(zhuǎn)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
2022版課程標準:
表達與交流:
1.樂于用口頭、書面的方式與人交流溝通,愿意與他人分享, 增強表達的自信心。
2.能用普通話交談,學會認真傾聽,聽人說話時能把握主要內(nèi)容,并能簡要轉(zhuǎn)述。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能主動參與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動,根據(jù)不同的場合,嘗試運用合適的音量和語氣與他人交流,有禮貌地請教、回應(yīng)。
4.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 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能用便條、簡短的書信等進行交流。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課內(nèi)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通過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新舊兩版課標在中段對于表達與交流的變化也不大。就是把舊版的寫作與口語交際的九條糅合成新版表達與交流的五條。
在新版第三條增加了“能主動參與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動,根據(jù)不同的場合,嘗試運用合適的音量和語氣與他人交流,有禮貌地請教、回應(yīng)。”這個應(yīng)該是引入語文的實踐性,在具體情境中學以致用。
在第四條中,把舊版課標中的寫作要求的第三條“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進行了改動,變?yōu)椤澳苡帽銞l、簡短的書信等進行交流”。這樣改動,理由何在?兩點:一是原來的確有不盡合理之處,便條放在書信后,說明“簡短”也修飾便條,但顯然不準確,便條本身就是簡潔的字條了。二是加了一個“等”說明什么?不止便條和簡短的書信,還有可能有其他形式,比如請假條、通知書、申請書等。
3
第三學段(5-6年級) :
2011版課程標準:
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jù)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讀書筆記,學寫常見應(yīng)用文。
4.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根據(jù)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nèi)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對方。
2.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zhuǎn)述。
4.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diào)適當。
5.能根據(jù)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fā)言。
6.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2022版課程標準:
表達與交流:
1.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zhuǎn)述。樂于表達,與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對方。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2.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diào)適當。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說清自己的觀點。能根據(jù)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fā)言。
3.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4.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jù)內(nèi)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讀書筆記,學寫常見應(yīng)用文。
5.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 行款正確,書寫規(guī)范、整潔。根據(jù)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nèi)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通過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如下變化:
新版課標第一條,是糅合了舊版課標的口語交際中的第三條、第一條及第六條。在第二句話前,加了“樂于表達”四個字。
新版課標第二條,糅合了舊版課標的口語交際中的第四條、第二條和第五條。只是在第二句前少了“樂于”兩字,我認為是移到上一條去了。
新版課標前兩條顯然是就口語交際而設(shè)立的要求,也就是新版課標的交流吧。我們看調(diào)整后是按照聽、表達、交流、討論這樣的順序進行的,感覺更有序了。
再看新版課標的第三條,是舊版課標中寫作板塊里第一、第二條的合并,且一字不差。
新版課標的第四條,對應(yīng)與舊版課標寫作板塊中的第三條,也是一字未動。
新版課標的最后一條,是把舊版課標寫作板塊中的第四、第五條合并,內(nèi)容也是一字未動。
關(guān)于寫作板塊,新版課標對內(nèi)容未做任何增刪。
綜上所述,新版課標在表達與交流的學段要求上,基本是在舊版課標的寫作(寫話)和口語交際板塊上進行調(diào)序合并,沒做什么變動。
明天,我們將對表達與交流板塊進行縱向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