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空氣中總彌漫著 一種緊張焦慮的氣氛 ——考試季來了 期末考、“小升初”、中考、高考等 各種考試紛至沓來
每年這個時候 考試不僅牽動著孩子的心 家長承受著的壓力也不小 ![]()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 焦慮的反應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學生們的焦慮 多表現(xiàn)為: ●輕度的焦慮表現(xiàn): 心神不寧,睡眠質(zhì)量下降,學習效率下降,煩躁易怒等。 ●重度的焦慮表現(xiàn): 腦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常思考,徹夜失眠,甚至出現(xiàn)幻聽、幻覺等現(xiàn)象。 ●更嚴重的焦慮表現(xiàn): 就是有些考生一進學校或者班級就開始身體不適,胃疼、肚子疼,尿頻尿急等,甚至出現(xiàn)昏厥和休克。 其實,焦慮就像是“打哈欠”一樣 很容易“傳染”給身邊的人 很多學生之所以如此焦慮 其實是受到家長的影響
家長需要反思 是不是自己造成了孩子的焦慮 曾有位家長吐露過自己在孩子考前就非常焦慮: 考試前夕,孩子總是復習到很晚。有時候孩子說要先睡一會兒,讓我凌晨兩點鐘叫他起來看書,我就從晚上一直坐到凌晨兩點,根本不敢睡。即使是定了鬧鐘,我也不敢睡,擔心鬧鐘不響,睡過了頭耽誤孩子看書。等孩子起來看書了,我又開始擔心他晚上學習會不會餓,明天早上能不能起來…… 這就是家長考前焦慮的一種很典型的表現(xiàn)。對孩子格外殷勤和小心,說話不敢大聲,總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孩子學習考試。有的家長甚至恨不得代替孩子去考試。 家長焦慮的幾種典型表現(xiàn) 很多家長看到這里,可能會說,還好我沒有這種焦慮的癥狀。其實不同的家長焦慮的表現(xiàn)是不一樣的。除了上面這種“溫柔型”的家長,下面這些情況也是家長焦慮的表現(xiàn)。
第一種是沖突型。容易找孩子的茬,比如孩子一回家想先休息一下,家長忍不住就發(fā)問,“怎么還不看書?” 第二種是嘮叨型。有些家長,孩子一到家就嘮叨,不管孩子有沒有聽進去:“作業(yè)寫完了嗎?”“上課要注意聽講!”“你就是不刻苦,老惦記著玩!” 第三種是回憶型。這些家長喜歡憶苦思甜:“我們當年比你們這條件差得多了,你們現(xiàn)在的條件這么好,還不努力……” 第四種是恐嚇型。“考不好你過年就不要出去玩了!”“考不好就不要回來了……” 如果家長反復出現(xiàn)上述這些表現(xiàn),就一定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過于焦慮了。 家長應該如何緩解自己的考前焦慮 內(nèi)心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有的家長情緒隨孩子成績起伏。孩子成績好,家長也精神抖擻,孩子成績一掉,家長的心情就跌到谷底,還會時不時擺臉色給孩子看。 家長的焦慮一方面是緣于對孩子未來的擔憂;另一方面是因為如果孩子考得不好,自己的面子掛不住。 因此家長要在內(nèi)心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如果你希望孩子考第一,結(jié)果孩子考了第三,你就會覺得很失望。但是如果你只是要求孩子考到前三名,那么孩子已經(jīng)達成你的目標,自然皆大歡喜。而實際上無論是第一名還是第三名,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xiàn)無疑都是優(yōu)秀的。 需要注意的是,降低期望值是家長的內(nèi)心活動,不要告訴孩子。比如,有的家長可能會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壓力大,這次考不了前三名,考前十名也行?!边@實際上也是一種對孩子的變相打擊,是家長對孩子這段時間的學習表現(xiàn)不認可的另一種說法。成績還沒有出來之前,家長千萬不要提前給孩子的學習表現(xiàn)下定論。 看看自己 想想自己當年學習的時候,有沒有這么努力過,是不是也會偶爾偷偷懶。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強求孩子。 網(wǎng)上曾經(jīng)流傳過一句話:“我沒要求你年薪百萬,你憑什么要求我考第一?” 雖然這種觀點不一定對,但是作為家長,反過來想想,還是能自我寬慰一下。 即使家長們拿不到年薪百萬,但也一定為自己現(xiàn)在所擁有的生活努力奮斗著;同樣,即使孩子沒有考到第一,但是只要孩子努力學習,就是好事,對于結(jié)果不要太苛責。 平常心做平常事 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要將考試視為平常事?;氐郊以摳墒裁淳透墒裁矗灰乇堋翱荚嚒边@個字眼,也不要將“考試如何”整天掛在嘴邊。 不要一反常態(tài),不需要特意地小心翼翼或者對孩子噓寒問暖??记凹议L的反應和表現(xiàn),孩子是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任何反常的變化都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焦慮。 想要讓孩子擺脫考前焦慮的困擾,家長要先學會自己放下。
做父母的很容易和考生一樣焦慮和緊張 可是這不僅會給孩子帶來過多的壓力 還會影響孩子的狀態(tài) 所以,家有考生的要警惕這一點 認識自己的焦慮與緊張,并學會與它們共處 而不是傳給孩子 如果家長心平氣和地對待 引導孩子正確合理地復習 相信一定會收獲頗豐 取得好成績! 互動助力環(huán)節(jié) 各位看官請留步, “回想當年中考/高考,這件事我做對了!” 歡迎在文末“留言區(qū)”參與話題互動, 從學生或父母的角度皆可, 大家集思廣益, 也許您的寶貴經(jīng)驗/經(jīng)歷剛好是某位家長/學生可以借鑒的, 感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