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腦供血不足? 你是否注意到,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經(jīng)常反復出現(xiàn)頭暈、頭昏、頭痛的癥狀,并且還有心煩、耳鳴、急躁易怒、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如新近發(fā)生的事卻記不?。┑惹闆r發(fā)生。 國際醫(yī)學界將由各種原因導致大腦出現(xiàn)慢性的、廣泛的供血不足,引發(fā)腦部缺血缺氧而出現(xiàn)一系列腦部功能障礙臨床表現(xiàn)的疾病,稱之為慢性腦供血不足(CCCI)。 ![]() 據(jù)統(tǒng)計,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腦供血不足,屬中老年人的多發(fā)病。如果對慢性腦供血不足不及時進行治療,那么還可能引起老年癡呆癥和腦梗死的發(fā)生。 因此,慢性腦供血不足被稱作是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隱形殺手”。 腦供血不足的癥狀及確定 1.年齡。多為中老年,平均年齡為45歲,老年比中年更多見。 2.腦癥狀。頭暈眼花,有時發(fā)生一過性眩暈(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頭沉重、漲痛;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間或耳鳴等,嚴重時尚有步態(tài)不穩(wěn)。 ![]() 3.眼癥狀。眼脹痛、懶睜眼、霧視(眼花)等。 4.耳癥狀。耳鳴、耳“閉氣”及(或)聽力減退。 5.平衡障礙。早期不明顯,中晚期常有步態(tài)不穩(wěn),行走緩慢,舉止力不從心。 6.睡眠不好。多數(shù)入睡難、多夢早醒,白天疲乏無力,也有少數(shù)反而貪睡。 如果有明顯的腦癥狀及“三高”、眼底動脈硬化、有時可聞及腦灌注動脈的血管雜音等,就可以判定為腦供血不足。 腦供血不足可預防、可逆轉嗎? 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腦供血不足可避免、可逆轉。 其實,只要日常生活注意保護,遠離傷害它的因素——飲酒、吸煙、熬夜等,則可能更長遠地保持健康活力。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從飲食上來說,腦血管供血不足者的飲食盡量要清淡。 ![]() 首先,若飲食習慣不能立即改變,那么至少晚餐吃的清淡些,晚飯不要過飽、過遲,這樣晚上睡覺時血液黏稠度才不至于過高。 其次,假如有飲酒的愛好,最好節(jié)制一些。再次,少吃糖分高或者油糖成分都高的食物。少吃葷菜,飽和脂肪含量高的肥肉、動物的內(nèi)臟都要控制。 最后,盡量多吃蔬菜、粗糧,炒菜時少放油。 多吃海帶、黑木耳、芹菜等一些有“血管清道夫”功效的素菜。 另外,飲食中還要多攝取具有食療功效的食物:多吃大蒜,可緩解腦供血不足癥狀;多吃富含葉酸的食物,如蔬菜、大豆;多吃一些香蕉,因為它富含鉀,具有抗動脈硬化、降血壓、保護心臟的作用。 合理運動要跟上 每天進行適當?shù)膽敉饣顒?/strong>,如快走、慢跑、散步等,每次30~40分鐘,每周至少5天,或者打打太極拳、垂釣、登山等。 ![]() 適量運動不僅是防止肥胖的最佳途徑,還可以減少脂肪蓄積量,使致病性血脂降低。 早睡早起、心平氣和很重要 夏日心火旺盛,建議中老年人要少想心事,減少思慮,以免心火氣盛,誘發(fā)心腦疾病。 老年人可以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如唱歌、跳舞、書法、打球等,陶冶性情,增強腦的思維活動;避免情緒激動和過度疲勞。還有就是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最好睡前喝一杯白開水。 總結:防“三高”、勤鍛煉、淡飲食 總之,單從腦血流量看,中老年人比青少年是顯著降低,可是大腦與其供血管道和其他器官一樣,具有很強的潛能和代償力。 要在日常生活中關愛和保護它,避免一切傷害它的危險因素,想要防止“三高”、遠離肥胖、加強鍛煉和清淡飲食。 經(jīng)常鍛煉身體能增強身體免疫力,加強心肺功能,加大對腦部的供血量,從而能沖破輕微的血栓塊,從而緩解腦供血不足的癥狀,甚至不會出現(xiàn)腦供血不足的情況。 即便出現(xiàn)早期癥狀,若能及早治療也可使之逆轉。 本文合作作者 yishicanka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