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網加急《基礎教育參考》22年4月刊 淺談幼兒園自主游戲中家園共育的有效策略 常志紅 廣饒縣李鵲鎮(zhèn)中心幼兒園 【內容摘要】家庭是教育的起點,幼兒素質的全面發(fā)展,離不開幼兒園和家庭的緊密配合。在幼兒階段,游戲是促進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幼兒園實際工作中發(fā)現,游戲這種幼兒獨特的學習方式,卻引不起家長的重視,游戲對幼兒發(fā)展的意義,許多家長并不理解和熟知。因此,本文通過對家長觀念上的引領,方法上的指導,管理上的推動,幫助家長理解幼兒游戲的價值,看懂幼兒游戲的內容,解讀幼兒游戲的行為,參與幼兒游戲的過程,從而轉變家長觀念,提升游戲認知素養(yǎng),增進彼此溝通與交流、獲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從而促進幼兒園自主游戲的開展。 【關鍵詞】 家園共育;幼兒自主游戲;有效策略 【正文】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游戲是促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教育應珍視游戲的獨特價值”。而目前由于家長根深蒂固的觀念加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重視知識的學習,忽視游戲帶來的價值。當孩子熱衷于游戲,投入各種發(fā)現與探索,不再學拼音和做數學題時,他們就會認為沒有學到東西,尤其是自主游戲,更是抵觸?!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蹦敲次覀冊撊绾螌崿F家長認識和行動的突破呢?如何讓家長成為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支持者、引導者,成為與教師同向推動自主游戲開展的同盟軍呢? 一、理論式引領,轉變家長游戲觀 理論式引領,就是教師引領家長通過學習相關的幼兒游戲理論,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游戲觀,了解什么是幼兒游戲,認識幼兒游戲的重要價值,明白游戲與學習之間的關系,強化家長游戲認知意識,轉變游戲觀,提升游戲認知素養(yǎng),為后續(xù)參與幼兒的游戲做鋪墊。 (一)利用微信平臺學習 通過幼兒園公眾號,宣傳冊定期向家長推送自主游戲活動實錄,引導家長觀看,并在留言區(qū)發(fā)表自己的評論。利用班級微信群向家長推薦有關自主游戲內容的專題講座。、(二)利用家長見面會學習 把《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精神向家長作簡要說明,重點解讀主要內容及幼兒的學習特點。通過解讀,家長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不是通過書本記憶大量抽象符號來學習,而是通過幼兒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去模仿、感知、探究,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建構自己的理解與認識。 二、體驗式引領,強化家長游戲認知意識 體驗式引領是通過邀請家長走進幼兒游戲,和幼兒一起游戲,通過近距離觀察、參與、感知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與發(fā)展,成為幼兒游戲的參與者和支持者。 (一)家長游戲開放日 為了讓家長們了解幼兒自主游戲活動情況,每學期組織一次家長游戲開放活動。為了把“開放活動”做好、做精,凸顯自主游戲的獨特教育價值,引導家長有針對性、有準備的參與開放活動。發(fā)放《致家長的一封信》和游戲觀摩記錄表。表中詳細列出班級開放的區(qū)域名稱、材料、教育目標以及觀察策略。重點引導家長看什么、怎么看。觀摩結束后各班教師結合當時活動錄像重點向家長講解孩子在活動中獲得了哪些發(fā)展,引導家長們從看熱鬧學會看門道,激發(fā)了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動力。 (二)家長游戲體驗日 組織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家長游戲體驗活動。針對家長對以游戲為主的教育方式不理解的現象,我們采用“引”的方式,組織家長參加幼兒園別具一格的游戲體驗活動。對戶外所有的區(qū)域進行了開放,游戲開始后,家長們自由選擇區(qū)域、材料和游戲內容,用自己的方式盡情的玩。游戲結束后,教師組織家長進行游戲后的分享。 通過現場觀看、游戲后的記錄分析,游戲體驗,慢慢地家長開始接受游戲、喜歡游戲,改變了游戲觀。但要使家長進一步看懂游戲,提升觀察、解讀幼兒游戲的能力,還需要教師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引導。 三、互動式引領,提高家長游戲認知素養(yǎng) 互動式引領就是創(chuàng)設一些互動式平臺,讓家長與家長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分享交流幼兒的游戲,在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氛圍中,教師、家長共同獲得成長。 (一)案例分析研討會 為了讓家長們認識低結構、可移動、可組合、無功能設立、自然、生態(tài)的戶外自主游戲材料的價值,我們把家長請到幼兒園中,采用實地觀摩和視頻展示的方法,開展專題案例分析研討活動。游戲結束后,針對游戲中孩子們的情緒,游戲內容以及誘發(fā)的學習與發(fā)展等問題,一一進行了研討,在家長們感嘆、贊許、相互碰撞、爭辯及教師的引領下,開始重視這些自然材料的用途,同時在實施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材料投放時提出了許多可行性意見和建議,為我們創(chuàng)設誘發(fā)幼兒開展自主游戲的環(huán)境提供了很多寶貴的資源。 (二)游戲觀察分享活動 游戲觀察分享活動是通過觀察幼兒游戲中的學習行為,幫助家長梳理幼兒游戲中學習的關鍵經驗 ,引導家長深入了解自主游戲、看懂游戲。游戲觀察分享活動從教師、家長兩個層面開展,借助家長半日開放,引導家長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都喜歡玩哪些游戲,是怎么玩的,和誰一起玩等等。游戲結束后由教師組織游戲分享活動,針對班級幼兒的游戲特點、各區(qū)域幼兒的游戲進展情況、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的有效學習和發(fā)展,向家長一一講解。通過觀察、體悟、互動、分享,家長們逐漸能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發(fā)展,不再只認為游戲僅僅是玩耍。 四、激勵機制式引領,助推家長支持配合 激勵機制式引領是幼兒園運用物質和精神相結合的手段,采用多種有效的方式方法,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家長的積極性、主動性。 激勵是行為的鑰匙,又是行為的鍵鈕,按動什么樣的鍵鈕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行為,每個人都需要得到來自同事、團體、組織方面的激勵,相互之間的激勵和自我激勵。為了充分調動家長支持推動幼兒園自主游戲的開展,我們幼兒園專門成立了自主游戲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建立了游戲管理、參與、交流、評比及激勵性的薪酬和福利等制度,每個制度都涉及家長、教師、幼兒三個層面的內容,還制定了詳細的游戲考核評價辦法,通過量化積分、評比、評選等活動,以點帶面,分類指導,推動自主游戲的開展。 家長接受游戲教學需要有個過程,我們要發(fā)揮教育的主導作用,引領家長理性、科學地配合我們工作。只有家庭和幼兒園保持一致,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只有不斷將家長工作做的更加細致和深入,才能使我們的自主游戲之路走的更寬、更遠。 【參考文獻】 [1]木棠鎮(zhèn)蘭蘭幼兒園 :支持推動幼兒園自主游戲的策略,2018.04.20 [2]沈莉萍:有效開展家園合作的方法指導,2012.08.12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基二[2001]20號 [4]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教基二[2012]4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