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以下: “教練不敢跟我講話” “倒車太厲害了” “根本不用教” 看完我就抑制不住要噴飯,這是典型的小孩獨一無二的表達方式。 就像他以前的“這世界不夠我走”(回復我前面一句“心有多大,這世界就有多大”),“前提是他得有長處”(尾隨我的“你得多看看人家的長處”)等等這些狂放不羈的文字表達。 透過這些文字,能感覺到他心里的滿足微微發(fā)酵成小小的自得,向外迸發(fā),火星四濺。 ![]() 一個人如果沒有內(nèi)心對自己的完全認可,是沒法“嘚瑟”起來的。即便假裝“嘚瑟”,也能看得到、聞得著這樣的假裝背后掩飾的“不確定”、“不自信”,甚至是微微顫抖。 當然,如果“嘚瑟”過了頭,就會陷入自大或是自傲的地步。 這個世上什么都得講究一個平衡,不能不及、也不能過。凡事做到一個恰恰好的區(qū)間內(nèi),就像燒菜的火候,非常講究,火候不及——菜燒不熟燒不透、味道進不去;火候過了——口感就老了、味道便過重了。 ![]() 很難判斷自己或是他人的“嘚瑟”處于一個怎樣的區(qū)間內(nèi)。我也擔心小孩的嘚瑟會不會導致他的自大或是驕傲。只是,鑒于他并不常常“嘚瑟”,對于“過”的擔心倒是不多的。 反而常??吹剿诟鳂拥牡凸戎筮€能收拾心境重整旗鼓,就如他時而形容自己“心里強大”,我便認同他對自己的判斷,并認為他間或的嘚瑟必然會在低谷之時給與他再度向上的動力,也樂于在他嘚瑟的時候給與積極的評價、或是搭配一張略顯夸張的驚嘆表情,既溫情也搞笑。 ![]() 不及和過——都不是真實的關(guān)于“嘚瑟”的表達。 我們從小被教育著“不要驕傲”,因為“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于是,那些被壓抑下去的驕傲常常會在內(nèi)心躁動不安,久而久之,我們便不知道如何表達真實的自己。 那些被壓抑地久了人,我們常常能看到他們在酒桌上的過度表達。當酒精麻痹了神經(jīng),他們的內(nèi)心監(jiān)管就放松了,平時里說不出來的話都能一吐為快,而且常常說過了頭。一股腦兒冒出來的驕傲往往會讓人脫離現(xiàn)實,聽著既不靠譜也略微有些地反感,反而不恰當了。 ![]() 有時候,我們也會常常因自己過度的“嘚瑟”而無意中使別人受傷。 記得高中時候與男孩子飆自行車,身后書包架上還各自載著一名同學。因為勢頭不相上下,我自鳴得意覺得體能超凡,神馬都不在話下,結(jié)果速度過快龍頭把不穩(wěn),一下子把身后的同學狠狠甩到地上,害她蹭破了膝蓋。然后我就得默默承擔過度嘚瑟的懊悔和自責。 ![]() 所以,嘚瑟得真實且要控制好表達的度。該嘚瑟的時候以合適的方式嘚瑟一兩下、見好就收,既能夠及時表達和認可自己,又讓身邊的人看到自己的真實可愛、加深相互了解。 且又因為有了自己對別人“嘚瑟”之后收到的各種回復的體驗,知道如何以己度人、恰到好處地回應(yīng)身邊人的嘚瑟,也能使溝通技巧長進。 ![]() 看著嘚瑟的小孩,寫下這段文字,希望他能掌握好嘚瑟的度,以便能夠繼續(xù)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也能夠真心地鼓勵別人做真實的自己。 本文配圖來源網(wǎng)絡(lu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