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眾號后臺收到了一條留言: 看你們寫的文章,感覺女孩子看事情越來越通透了。 過去QQ時代,聊著聊著還真有姑娘會嫁給你,雖然也有“見光倒”的,可是現(xiàn)在我們大多折損于“見字倒”階段。 想知道我們在和異性聊天的時候,在女孩子眼中,是怎么看待我們的語言和行為的? 還有這樣的需求?這還真是個不錯的市場,我王多魚投了,姐妹們拉上身邊三五好友,妥妥的創(chuàng)業(yè)團隊了。 雖不至于像過去那樣創(chuàng)造出男尊女卑,三從四德這樣的詞語。 但女孩子教教男孩子怎么避雷,如何取得心儀女孩子的芳心,不算過分吧? 偶遇一個孕婦,面容憔悴,大概四十來歲左右。 她去找她的婆婆,媳婦兒說她已經(jīng)生了兩個女兒了,她和丈夫都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但是呢這一胎,婆婆話里話外總希望是個男孩。 搞得她每天心慌意亂的,去醫(yī)院驗,醫(yī)生說你這種情況,這么大年紀了,擁有就是福分,怎么可能告訴你呢? 在云南生活幾年,那邊沒有重男輕女思想的。于是我從小在貴州被灌輸?shù)闹啬休p女思想,得到了解脫。 看那女人被婆婆壓制的樣子,曾經(jīng)覺得理所應當,此刻卻覺得,她為什么要受那份苦呀? 生男生女這不很隨機的事情嗎?這種由老天爺決定的東西,竟把壓力放在了一個身懷六甲又無力改變的女人身上。 這不合理,女人為什么要承受這份恐懼呢?她為什么要自責呢?就因為已經(jīng)生了兩個女兒嗎? 再一說重男輕女,我就奇了怪了,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單身漢娶不到老婆。 過去皇帝后宮佳麗三千,王公貴族也都有好幾個側福晉,普通地主人家也能三妻四妾。 按照自然比例,男女應該是1:1,怎么會多出那么多女生呢?這不科學呀,古人也不可能想盡一切辦法生女孩子。 對此,我提出其中一種可能,聯(lián)系語文課本上學的詩詞。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 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 我想是由于戰(zhàn)爭,導致了性別比例失衡。在市場上,有物以稀為貴的規(guī)律。 由于戰(zhàn)爭導致男性迅速減少,女性就多了。種藥材的藥農(nóng)常常感慨:多的是草,少了是寶。供過于求,這時女命便如草芥。 過去機械化沒那么發(fā)達,干活,狩獵都需要較大的力量,男字,在田里出力的人。 男耕女織的時代,沒有男人的勞作,基本的食物難以保證,這些也決定了男人的地位更“尊”。 女性又不能讀書,才華和智慧也難以得到釋放,便硬生生的變成了男人的附屬品,似乎女人永遠只能依附男人而生存。 歷史總是前進的,很明顯過去那些情況在當代已經(jīng)不復存在。 80后90后的女孩兒,給歷史打了一記重重的耳光,我們不僅能讀書,而且比男孩兒讀的好。 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研究生及博士生以上學歷女性占比高于男性。 曾幾何時我也帶著世俗的偏見,女孩子讀那么多書干嘛?最終也是相夫教子,還把自己讀老了,年紀大了在生育這事上頗有不便。 如果說成就事業(yè)的輝煌,是給自己的精神打工,成就家庭的輝煌,是給自己的基因打工。 兩者相比,我倒是寧可選擇基因,名譽地位是暫時的,繁衍生息是可持續(xù)的。 于是乎我更認可:女性不要太過強勢,學業(yè)事業(yè)差不多得了,在家相夫教子,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 誠然,如果相夫教子如人們想象的那般美好,也不會有那么多女人離婚。 若男人還是像過去那般把女人當做卑微的附屬品,任勞任怨,沒有把家庭主婦當做一種工作并支付報酬給予尊重。 在過去,女人尚且能忍,因為大家都是這樣,如今卻不同了。 我為什么非得要忍呢?我明明可以去過更好的生活,沒有家庭的束縛,我同樣可以在職場混的風生水起。 當我看到身邊的80后女孩子,找了比自己小七八歲的男朋友,盡管開始談婚論嫁,但依舊不停止自我實現(xiàn)的步伐。 她們依舊有著滿滿的精力去開拓一個新的專業(yè)領域,并準備繼續(xù)攻讀博士。 看著越來越多的姑娘走向獨立,走向自我,我心中的激情瞬間被點燃,之前所帶有的那份偏見,也隨之銷聲匿跡。 在革命中總是有人要犧牲的,那些高學歷,高質量的優(yōu)質剩女,就是這場戰(zhàn)爭中的犧牲者,她們壯麗而又輝煌。 她們負重前行,忍受著這個社會對女性的偏見以及所謂的固化認知: 你年紀大了,就嫁不出去了,這么老誰還要你呢?你年紀大了,等你想要孩子的時候,屬于高齡產(chǎn)婦可艱難了。 難道每個女人存在的意義,都僅僅是為了嫁人生孩子嗎?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是,對她們來說不是。 她們是這個時代的勇士,她們在譜寫新的篇章。她們不僅僅是為自己的人生而讀書奮斗,也是為整個女性之崛起而讀書。 她們強大了,普通女性就都能抬起頭來,就可以勇敢的告訴自己的婆婆: 男女是平等的,甚至女孩兒比男孩兒還優(yōu)秀。女人不結婚生子也是可以的,她們活的比誰都瀟灑。 我們不是非得洗衣做飯,無條件為男性繁衍子嗣。 當然,我們可以做這些事情,但前提是:男人覺得“家庭主婦”不是我們應該的,不是我們必須做的。 而是打心底里面承認:這是一種付出,這是一份值得尊重的工作。 當戰(zhàn)友在前方浴血奮戰(zhàn),同樣是女性,又何苦給對方添加幾分惡意呢?革命是有犧牲的,她們是犧牲者,而我們卻是受益者。 親戚家一二十出頭的小男孩竟然開始貼起了面膜,也化了淡淡的妝。 出于偏見,我一開始對其行為有些反感,主觀臆斷是井蛙的行為,于是我問了問他。 他說,你看父輩是不是都有件長風衣,還有條白圍巾? 每個年代電視熒屏上都有女孩兒心中的夢中情人,她們追不到,便在身邊尋找相似的替代品。劉德華,郭富城,許文強等人引領了父輩的青春。 00后的小姑娘喜歡王俊凱、王源、易烊千璽、鹿晗等,于是他們引領了我們的青春,我們只有符合這些女孩兒的審美,才能夠在戀愛市場博得生存之地。 好家伙,覺悟很高嘛,難怪異性緣那么好。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得不承認在當前社會下,符合女性審美的男性,更有可能將基因延續(xù)下去,從而生存下去。 陽剛之氣固然讓人欣賞,可陽剛之氣背后的大男子主義就讓人有些生厭了。當代女性不想忍受大男子主義,小奶狗相處起來就很舒服。 大自然里面,存活下來的物種,從來都不是那些最強的,而是針對環(huán)境變化,能夠迅速做出反應的。 陰陽變化無窮,有過去重男輕女這種陽勝陰衰的局面,那必然有如今陰盛陽衰的趨勢,風水輪流轉,可不就是這樣。 當然,變化著變化著,總有一個陰陽平衡的局面。 那是當代“陰盛”的女性為后面的女性所爭取來的陰陽平衡,未來女性可以同時獲得家庭和事業(yè)上的雙豐收。 男性當?shù)赖穆殬I(yè)生涯里對女性是有性別歧視的,但女性強大起來,她們當老板,結果就會不一樣,女人更理解女人。 我們尊重你對于事業(yè)的渴望,也尊重你作為一個女性對母性本能呼喚的響應。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局面:女性員工大大方方的帶著她的孩子在寫字樓里面工作。 孩子安靜的時候,她可以處理手上的業(yè)務,孩子哭鬧的時候,她可以去母嬰室喂奶。 亦或是那些在能力上與家里女性相比,略勝一籌的男人,心甘情愿的放下了大男子主義,不再尷尬,也開始覺得在家?guī)拮鲲埵悄腥藨撟龅氖虑椤?/span> 當整個世界都是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時候,那些在家做飯的男人,難免會受到嘲諷被恥笑吃軟飯,可是當有很多男人都這樣呢? 陰陽本就不應該分開,有的女人陰中有陽,而且陽亢,出去奔事業(yè)正好把這股力量釋放出去,過去不給釋放,還說傷官女人克夫。 有的男人陽中有陰,在家?guī)拮钸m合不過,這樣的父親帶大的孩子性格就不偏激。 女人可以在家里面相夫教子,男人也可以在家里面相夫教子。 就把世界留給那些頭腦最強的男性和女性,讓他們在外工作,這不挺利于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嘛? 用最合適的分工,最大限度的釋放,每個人的力量。 創(chuàng)個小業(yè):在與異性的交談中,總是碰壁的小伙伴,可以在留言區(qū)告訴我們,我們將給與合理的分析和建議,68元一位。 雖然我們含苞待放,可我們不急,我們要等艷陽高照的大晴天。不然花開了,蜂蝶也不來造訪,雨水還將我的花粉打濕潤,讓我們的努力付之東流,誰來肯定我們的付出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