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13 19:11:17 Hello~ 我是瑩瑩。 今天,很開心加入時光網社群。第一篇帖子就來聊下,我在家是怎么做電影美育的吧!把電影作為一種閱讀體驗,源自我個人的成長經歷。雖說早年的跨媒介閱讀,屬于資訊尚不發(fā)達時代的產物。但閱讀的本質,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變過。無論是書本還是影像,閱讀都是在建構認知,激發(fā)我們不斷探索世界的熱情和勇氣。更重要的是,閱讀讓我們更快樂(“樂在其中建立自己的庇護所 ”by毛姆)。 現在我的孩子5歲了,我這個喜歡看電影的媽,自然不會放過把娃當作實驗對象的機會。畢竟,15后的娃更是被影像全方位包圍的一代。我懷著復雜而激動的心情,從兩年前開始投入這個實驗性質的計劃。如何給孩子選擇看優(yōu)質的影像內容(而不只是沉溺于動畫片)?如何讓電影引導閱讀、啟蒙美育?帶著這些思考,我開始了我的家庭電影美育計劃。 下面這個攻略是我在20年寫的,發(fā)布在[電影美育]的公眾號上。經過2年實踐,電影+立體閱讀成為了他像呼吸一樣自然的習慣。當然,不管你的孩子現在幾歲了,【電影+立體閱讀】都是容易低成本實現的“高質量”的親子陪伴。重要的是,它并不復雜,大人孩子都容易堅持下去。如果你愿意嘗試,不如親手制定一個近期的觀影計劃吧! Step1:觀察孩子,建立個性化觀影檔案 姓名:momo 坐標:上海 3-6歲 階段 閱讀tips: ? 幼兒識字量較少,以繪本和影像打開想象力,豐富孩子對生活體驗的認知和共情。 ? 從繪本入手,結合同名電影或短片賞析。父母以親子陪伴方式進行電影+繪本立體閱讀。 ? 幼兒專注力較差,可選取電影片段或紀錄短片20-30分鐘。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適當引導。
(3歲的momo) Step2:觀察孩子生活日常,選擇貼近生活的電影 娃近期生活記錄:三歲的娃,還沒有跟大人看過劇情類的電影。最近看完《小豬佩奇》后,吵著要養(yǎng)寵物。就像佩琪的寵物是金魚,倉鼠獸醫(yī)會養(yǎng)烏龜一樣。而他最近又很喜歡在草坪上撲騰蝴蝶。于是,上周就從花鳥市場買來了蠶寶寶。娃第一天就很開心地把蟲子抓出來,又放進去。突然,他好奇地發(fā)問,蠶寶寶的爸爸媽媽呢?
我選擇了這部法國電影《蝴蝶》,滿足他對蝴蝶是從哪里來的好奇心。這部可愛又溫情的法國電影更適合小學生及以上學齡段來觀看,娃太小可能會看不懂。但問題也不大,孩子可以有符合他這個年齡段的理解和認知。不要去糾正他哪怕是幼稚的想法。同一部電影,過兩年再給他看一遍,有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3-5歲的孩子,可以選擇播放一個20-30分鐘片段。6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選擇BBC或國家地理頻道的科普類紀錄片,幫孩子上一堂影像化的自然生物課。
推薦理由 關鍵詞:人與自然 王爾德說過:我們往往只欣賞自然,很少考慮與自然共生存。
疫情當下,被裹足的我們不應該讓孩子也看不到春天和大自然。這部電影,通過一老一少相互陪伴,尋找蝴蝶的過程,將人與自然,人與人相處的和諧之道融入到影片中。電影看似在尋找一種叫“伊莎貝拉”的稀有蝴蝶,實則追尋的是現代社會里缺失的陌生人之間的溫情。
關鍵詞:關注兒童的導演 導演費利普·彌勒在接受采訪時曾說過,“在我的4部電影中,都有兒童的參與,我也樂于這樣做。我感覺沒有足夠的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觀賞的家庭性影片;我也相信,對于兒童來說,電影有著現實性的責任:傳播將會伴隨其一生的人道主義價值觀。這就是我的抱負,藝術上的,也是道德上的。 導演的其他影視作品:《國寶總動員》、《蝴蝶》、《夜鶯》、《魔力大篷車》、《無影無蹤》、《我的小牛與總統》、La lettre inachevee(編?。?、《莫忘記》、《Adorable petite bombe》、《廚房浮世繪》、《Bac+70》(編?。┑?。
Step3:父母提前觀看全片,選擇長度適合的片斷,與孩子共賞。
為實踐【親子電影共賞】項目,入手了一款可移動的大銀幕。終于實現了心心念念許久的“家庭影院”。雖說打開電視也可以看電影,但為了給娃營造看電影的儀式感(以及保護視力),大銀幕或其他投屏裝備還是值得投入的。 Step4:觀影后,引導孩子進行繪本閱讀和涂鴉創(chuàng)作。 觀影重在培養(yǎng)興趣,特別是通過電影去引導孩子對深度閱讀探索的興趣。我一般會購買電影同名繪本,邀請他一起去復述故事(而不是我單純給他讀繪本)。另外,自由涂鴉也是適合幼兒的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動物題材,如《犬之島》里的狗狗、《你看上去很好吃》里的恐龍、《怪物電力公司》里的毛怪和各種怪物等。下面都是娃看完電影后熱情高漲的即興創(chuàng)作。 看完電影后自由涂鴉的習慣與一部繪本電影有著很深的淵源。那是小樹姐姐(娃的好朋友)推薦給他看的《倫敦一家人》。與其他動畫片開場的方式不同,這個電影的開頭,年邁的繪本作家介紹創(chuàng)作這個故事是為了紀念他已逝的父母,所以他選擇把故事以繪本的方式畫下來,這才有個這個由繪本改編的電影。這個前置的彩蛋,讓娃一下子就深受啟發(fā)。媽媽,我不會寫字,但我也可以畫畫?。∫悦馕议L大就忘記了我看過這部電影。
(momo 5歲,創(chuàng)作的《犬之島》)
(momo,5歲, 創(chuàng)作的《怪物電力公司》) 總之,作為“第七藝術”的電影太適合開展家庭藝術啟蒙了,可以做家庭美育的玩法也實在是太多啦!未來,我會在社群里持續(xù)分享更多的【親子電影共賞】案例。另外,結合學科教育,針對3-12歲不同年齡層孩子的觀影推薦也會不定期分享哦! 歡迎大家follow 電影美育大家庭,也歡迎更多的孩子和爸爸媽媽們一起來打卡。 讓我們對電影的愛,也成為養(yǎng)育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糧 內容來自時光網社區(qū)>電影美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