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中華文化,這是世界上少有的。俗話說:“風過留聲、燕過留痕”,時光的車輪碾過,世代更迭,古人在生老病死的輪回中,與今人遠去,人們無法與古人面對面交談,但是,卻能從古人留下的文物中,完成時空交流,去一睹燦爛歷史文化的風采,文物給今人創(chuàng)造的價值,太多太多,多到無法用價值去衡量,可以說,古人留下的文物,都是隗寶,都是無價之寶。
在清末民初,列強入侵,一方面由于列強的強取豪奪,大量的文物被搶走到了海外,一方面也有一些人打文物的主意,通過轉手謀取私利暴利,為了一己私利,造成文物的遺失,實在是罪大惡極。今天要講的這個歷史人物,便是當時的其中一位文物販子,他叫——盧芹齋。
盧芹齋,1880年,出生在浙江的一個貧困家庭,其很小的時候,便父母雙方,被其堂叔收養(yǎng),早年在貧困的生活中度過,長大后他到張靜江家當傭人。張靜江在當時,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出生在豪門望族,是江南一帶遠近聞名的絲商巨賈,張靜江早年追隨國父孫中山,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盧芹齋從傭人開始做起,由于為人機智靈敏,逐漸受到張靜江的器重。 改變盧芹齋人生軌跡的一年,是1902年,這一年張靜江為了給孫中山革命提供資金援助,帶著親信盧芹齋一同前往巴黎,開創(chuàng)了“運通”公司,販賣一些瓷器、字畫等文物。這讓盧芹齋大開眼界,也讓盧芹齋野心膨脹,他發(fā)現(xiàn)這是一項一本萬利,有著廣闊前景的“買賣”,在巴黎的這幾年,盧芹齋一邊熟悉如何販賣文物,了解鑒定文物,一邊學習外語。
等到盧芹齋自立門戶胸有成竹的時候,恰巧張靜江要回國協(xié)助孫中山革命,而此時,盧芹齋并沒有一同回國,兩人開始分道揚鑣。 留在法國的盧芹齋,著手販賣文物,輕車熟駕,他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盧吳古玩公司”,主要著手將文物販賣到歐美市場,為了進一步擴大市場,盧芹齋還在歐美宣傳中國文物的價值,自創(chuàng)或者參加見解文物知識或者鑒定技巧的講演。 盧芹齋通過各種渠道,低價進,高價出,謀取暴利,說好聽點,他是“大古董商”,說難聽點,他是“文物販子”,甚至有人稱他為“文物大盜”,最為典型的例子,便是他與盜墓賊暗中勾連,導致昭陵“六駿”的遺失。
古代封建王朝文化燦爛的朝代之一,唐朝是榜上有名的,唐朝一共有二十位皇帝,他們的陵墓被稱為唐十八陵。唐十八陵中,唯獨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乾陵固若金湯,剩下的都被盜墓賊光顧過,其中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而“六駿”便是昭陵最為的珍貴文物之一,盧芹齋為了將“六駿”走私到海外,竟然將其打碎分為六塊,其中四塊被截獲,剩下兩塊“颯露紫”和““拳毛騧”,被盧芹齋賣到了美國。
真是一物降一物,盧芹齋遇到了文物造假作偽的高手譚敬,一招看走眼損失慘重,同時也因此在古董界失去了信任度,名譽掃地。再后來,新中國成立,對于文物采取保護措施,沒有了渠道來源,盧芹齋的古董生意才算到頭了。 再來看看盧芹齋的感情史吧,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當年盧芹齋跟隨張靜江初到法國時,認識了一位帽子店的女老板,名叫奧爾佳。兩人一見鐘情,雙雙墜入愛河,這位年輕的女老板真的是年輕有為嗎?不然,奧爾佳經(jīng)營的帽子店,是一位富商送給她的,換句話說,奧爾佳是被人包養(yǎng)的了。
奧爾佳一方面她不愿意放棄被人包養(yǎng)的金主,一方面她又不愿意放棄自己愛上了的盧芹齋,“東家食,西家宿”的典故在奧爾佳身上成為現(xiàn)實。終究是紙包不住火,奧爾佳覺得愧對盧芹齋,三十歲的她出了這樣一個主意,將自己與金主所生的女兒,十五歲的瑪麗·羅斯,嫁給了盧芹齋。盧芹齋為了能夠與丈母娘曖昧,欣然接受,兩人舉辦了簡單的婚禮,后來,羅斯為盧芹齋生了四個女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