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被封的 62 天,依然是搶不到菜,做不完的核酸,解封遙遙無期。 更可憐的是我的書,我還是沒看到,目前從 3 個渠道買書,好不容易有一個寄出來了,結(jié)果遇到上海靜默期,快遞卡在杭州沒法送。 這讓我想到《風(fēng)起隴西》里面的楊儀,諸葛亮讓他閑賦在家讀書,他心里都是在想司聞曹的事,哪里能看得進(jìn)去書。 有時候人都是受情緒影響,而不是被道理影響,想要讀進(jìn)去書,還是要想辦法跟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才行。 就像昨天,寫的智識系列#哲學(xué)究竟多有趣,也是一種嘗試,自己讀可能就讀不進(jìn)去,但為了寫文章,不得不讀,而且還要帶著思考去讀。 不然自己都沒有理解,怎么能用更簡潔的語言表達(dá)出來。 所以,每次我讀不進(jìn)去書,都是用輸出的方式,倒逼自己去讀書,不想讀書是吧! 那好,去寫一篇文章,沒有東西寫怎么辦? 只能老老實實回去讀書,找思路,找素材,還好現(xiàn)在都習(xí)慣了,是不是聽起來有點無厘頭,堂主都日更 1000 天了,讀了那么多書,還是有不想讀,不想寫的時候。 這個很正常,因為偷懶拖延是人性本能,就算你思維上想通了,身體還是想躺著不動。 想要解決行動問題,就不能指望想明白了,還是要從行動上入手,就是我經(jīng)常說的那句話,動機不重要,有動機才重要。 看到這里,你應(yīng)該會感嘆一句,原來大家都一樣,有這個想法就對了。 大家確實都一樣,一樣好吃懶做,一樣好逸惡勞,一樣想發(fā)財,這個是人的底層邏輯,也就是人性本能。 所以我們才需要學(xué)習(xí),把一手爛牌,慢慢打好,最好的思維方式,就是,我知道我有很多弱點,但是我再慢慢變好。 這個就是成長型思維,該怎么入手呢? 學(xué)會抑制第一反應(yīng),我們喜歡拖延偷懶,這個是人性本能,也就是第一反應(yīng),我們學(xué)習(xí)成長,就是為了抑制第一反應(yīng)。 別人罵你,你馬上想還擊,這個是第一反應(yīng),別人給你提建議,你馬上會啟動自我防御,這個是第一反應(yīng)。 想辦法克服第一反應(yīng),給思考留一點時間,你就會比很多人厲害太多了。 今晚,我們#知識直播,聊聊普通人如何提升思維能力? 一樣的,一聽就懂,一聽就會,一聽就能用,用完就能改變,只要你是追求慢慢變好,那我們就一定能變好。 普通人如何提升思維能力? 就是從抑制第一反應(yīng)開始的,只要你開始思考了,哪怕是很簡單的思考,都比本能反應(yīng)要厲害。 思考是什么? 就是不斷加入各種要素,從多角度評估一件事,這個就是思考。 一點都不難,今晚,來直播間,我們好好聊聊思考和讀書這件事。 今晚直播主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