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春季開學(xué)的時候,我把果果送進(jìn)了幼兒園。由于我提前帶著她參加過不少游園活動,她開心的進(jìn)了幼兒園,順利的度過了分離焦慮。
我認(rèn)識的一個寶媽,她家孩子和果果一樣大,同時入園,當(dāng)時她就很擔(dān)心,雖然提前做了很多工作。結(jié)果第二天她家孩子就吵著不去幼兒園,哭得可憐兮兮,讓人心軟。 他媽媽就指著教室里的監(jiān)控說,你看,那個是媽媽的眼睛,媽媽會通過那個攝像頭看著你,你想媽媽了就對著攝像頭和媽媽打招呼,這才把孩子哄住。
每年春季和秋季,都有一些新入園的孩子,開始體驗不一樣的集體生活。 面對全新的環(huán)境,有的孩子能快速適應(yīng),有的孩子則顯得非常抵觸,每天早晨都要在幼兒園門口上演一場哭鬧大戲。 同樣是上幼兒園,為什么孩子們的表現(xiàn)會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其性格氣質(zhì),以及所掌握的能力都是不同的,這些都將在入園時體現(xiàn)出來。 能快速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的孩子,多具備這些能力。
01.動手能力強,不過度依賴家人 每一個孩子在剛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們擔(dān)心的從來不是孩子能不能在幼兒園學(xué)到東西,而是他在幼兒園能不能照顧好自己。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喝足夠的水,能不能自己上廁所,會不會尿褲子…… 很多幼兒園老師反映,在入園初期,那些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可以自如地用勺子吃飯,自己端著小水杯喝水。他們多數(shù)都很從容,沒有過度緊張的情緒。
反觀那些平時在家吃飯需要喂的孩子,一到飯點就想媽媽,特別容易哭鬧。 所以,想讓孩子快速融入幼兒園生活,家長們就需要提前幫孩子培養(yǎng)自主動手的能力。適當(dāng)?shù)胤攀?,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哪怕一開始弄得一塌糊涂,吃飯吃到滿身都是。鍛煉的次數(shù)多了,也就可以了。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愿去做,而是父母習(xí)慣性包辦一切,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的權(quán)力。
02.善于分享,更容易和小朋友玩得來
鄰居雖然心疼女兒,但也不好說什么。 這個鄰居的女兒平時在小區(qū)也特別喜歡搶別人的玩具,自己的玩具卻從來不愿意給其他小朋友玩。所以,小區(qū)里的小孩兒多不想和她待在一起。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不管在哪,那些善于分享的孩子能更快地融入一個群體,交到新的朋友,他們身邊總是圍著很多小伙伴。分享,帶給他們加倍的快樂。 對于小朋友來說,會分享,是他們開啟社交的第一步。 但是,父母在培養(yǎng)孩子的分享意識時也要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多示范,多引導(dǎo),多鼓勵,少強迫。 03.好奇心強,樂于參與老師組織的教學(xué)活動 針對剛剛進(jìn)入幼兒園的孩子,老師會組織豐富有趣的教學(xué)活動,幫助孩子們緩解緊張情緒,融入集體生活。
在同一個班級,有的孩子可以緊跟老師的節(jié)奏,秩序井然。 有的孩子則不聽指令,在教室里亂跑。 好奇心強的孩子總是禁不住想要接觸新鮮事物,容易被有趣的事情吸引,更樂于參與老師組織的活動,而且可以專注其中。 每一個孩子都是古靈精怪的,他們大腦活躍,想象力豐富,有著超強的好奇心。家長要保護(hù)好孩子的好奇心,當(dāng)他們專注一件事的時候,不要輕易去打斷。 當(dāng)他們想要做出一些新的嘗試時,也要大膽鼓勵,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04.良好的語言能力,善于表達(dá)自己的需求 在幼兒園里,有的小朋友就像一個小話癆,有說不完的話,跟老師、小朋友互動也比較多。這樣,老師才能更好地與孩子交流,明確掌握孩子的需求。 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悶不做聲,或者吐字不清,很多話也講不明白,直接影響孩子與他們的交流,更難融入集體生活。 雖然每個孩子的成長發(fā)育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節(jié)奏,但是不同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語言發(fā)育也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陪伴過程中,要注意多和孩子交流,多說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鼓勵孩子多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父母就要有意識地為孩子打下一些基礎(chǔ),而不是依賴于孩子上幼兒園后交給老師管。 在孩子入園前后,父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幫孩子順利度過這個階段,快速融入幼兒園新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