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冷年關時溫暖的鄉(xiāng)愁,我們家族曾經(jīng)祠堂的所在地 -----貴(池)青(陽)官道上的明珠童(婆)鋪街 出池州火車站,坐上池青九公交車大約15公里有一個公交站牌-童鋪,這里就是歷史悠久的童婆鋪老街即童鋪街的所在地,屬于今天的馬衙街道童鋪村,是童上和童義兩個村民組村民居住地。 童鋪原名童婆鋪,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明代嘉慶《池州府志》的貴池四境圖里。根據(jù)光緒九年的《貴池縣志》武備志記載,出池州府到青陽縣這條東路官道上共有六個鋪,童婆鋪是第三個,曾經(jīng)有三名鋪兵的編制。
童鋪街最早的影像記錄見于清代《源頭李氏族譜》里的童婆鋪支派世居圖,這張老圖里清楚的標明李氏族人和外姓鄰居毗鄰官道的兩側而居。這就是童鋪街的早期雛形和影像,這張圖上的地名程家亭遺址還在,地圖上的楓山就是現(xiàn)在銅九鐵路和寧安高鐵的隧道那里。
雖然隨著時代變遷,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在村莊的北面修建了蕪湖-大渡口公路貴池青陽段(318國道的前身),官道從此廢棄,但李氏后人和鄰居毗鄰舊官道兩側而居的生活狀態(tài)在新時代的今天依然還在,老街的框架還在那里,村民房子都在房子舊官道的兩旁,只是房子的樣式風格迥異,少了一些歷史古街的商業(yè)氣息。
童婆鋪不僅是歷史悠久的古地名,還有很多歷史古跡和人文,據(jù)光緒縣志記載,在童婆鋪以北的楓山上有永慧寺,還有文人題詩: 王麟定游楓山 仙風吹上小蓬萊,絕頂?shù)歉咭涌煸铡?/span> 抽得閑身容嘯詠,放開望眼倚樓臺。 多情花鳥留人住,如畫青山報郭來, 我于老僧會識面,重游仍印舊蒼苔。
在楓山頂上,永慧寺遺址邊上,還有抗戰(zhàn)時期的軍事戰(zhàn)壕遺址,上個世紀80年代經(jīng)常有人會在上山打柴時會撿彈殼開發(fā)成小孩子的玩具,如今上山砍柴的少了,楓山上大樹參天,植被茂盛,這些久經(jīng)歲月的歷史遺址靜臥在青山之上,訴說著歲月的滄海桑田。 如今在這條舊時官道上還有一座保存完好古老的石橋,小河流水潺潺,光滑的巨型石條訴說這條古街和官道曾經(jīng)的車水馬龍、歲月流轉(zhuǎn)!
曾經(jīng)民國時期的童鋪村村公所現(xiàn)在是普通民宅,這里的主人經(jīng)常會和年輕人講述童鋪街的過去和展望可期的未來!
2019年童鋪村入選安徽省的美好鄉(xiāng)村建設,有著悠久歷史的童婆鋪老街在美好的新時代煥發(fā)新的生機,在美好鄉(xiāng)村的建設下,村容村貌極大的改善,這里的村民在曾經(jīng)的貴青官道遺址——童鋪街上安居樂業(yè)! 2021年童鋪村換屆選舉后基層領導在完成了新時代的新老交替,不久的將來,這些新時代年輕大學生黨員將扛大旗挑大梁! 希望他們在黨中央實施鄉(xiāng)村振興的偉大戰(zhàn)略實踐中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為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當好領頭羊!帶領村民在第二個百年圓夢的復興路上奮勇前進!讓這個歷史悠久的地名在新時代里熠熠生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