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版《西游記》中,為什么唐太宗會大力支持唐僧去取西經,甚至兩人還結拜為兄弟。在電視劇中并沒有把原因交代清楚。 但在小說中,一切的緣由都講的明明白白。
起因要從涇河龍王被魏征夢中斬殺說起。 唐太宗答應救涇河龍王一命卻沒辦成事,心有不甘的龍王冤魂日夜騷擾唐太宗,最后導致他病重而亡。臨死之前,魏征告訴唐太宗:“臣有一封信交給陛下,等到了地府,把信交給酆都的判官崔玨。這樣可以保證陛下無恙還陽。” 原來,崔鈺也曾是唐朝臣子,在他死后,到陰司做了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魏征身為人曹官,經常在夢中與崔鈺相會,兩人交情頗深。 唐太宗到地府后,很快就遇到了崔鈺。也確如魏征所說,崔鈺感念魏征對他子孫后代的照顧,答應幫這個忙。只等涇河龍王的案子了結,就會送唐太宗還陽。 三曹會審之后,事情都已說明白,涇河龍王也被安排去投胎。 接下來應該送唐太宗還陽,可在查看生死簿時,崔鈺發(fā)現(xiàn)“太宗皇帝注定貞觀一十三年”,剛好是今年。大驚之下,崔鈺在“一”字上添了兩畫,改為了“太宗皇帝注定貞觀三十三年”。 就是這兩畫,讓唐太宗白得了二十年陽壽,也讓事情的性質發(fā)生了根本性轉變。
之前的情況是這樣的。 大家都以為唐太宗是陽壽未盡,只是受到涇河龍王事情的影響才早死的。所以按照魏征的想法,三曹會審之后,陽壽未盡的唐太宗應該是要返本還陽的,這個過程中讓崔鈺幫忙照看一下而已,并沒有什么為難之處。類似于我有個朋友唐太宗要去北京玩,然后我托北京的好兄弟崔鈺照顧一下,做個導游吃吃飯什么的。 但現(xiàn)實情況卻不是這么回事。 唐太宗屬于壽終正寢,三曹會審之后是要去投胎轉世的,這一點連魏征都沒想到。但是崔鈺卻借著手里的職權,私自給唐太宗加了二十年壽命。這就不是去旅游了,而是有個朋友唐太宗非法移民過來,然后崔鈺擅自給弄了一個合法身份。 兩者的嚴重程度完全不是一回事
這么做對崔鈺有什么好處? 咱們看看唐太宗還陽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 崔鈺先是帶太宗游歷了幽冥背陰山,經過許多衙門時“處處悲聲震耳,惡怪驚心”。 然后倆人走過奈何橋,上無扶手欄桿,下有搶人惡怪,嚇得太宗心中惶恐。 路過枉死城時,兩人被曾經死在唐太宗手下的冤魂纏住。唐太宗給所有餓鬼分發(fā)了盤纏,并答應回陽間后辦一個“水陸大會”來為所有冤魂超度,冤魂這才散去。 最后崔鈺與唐太宗分別時,著重強調了這兩件事:1、千萬做個水陸大會。2、若是陰司里無抱怨之聲,陽世間方得享太平之慶。
看出問題沒? 冒了巨大風險修改生死簿的崔鈺卻沒撈到半點好處。 即使后來唐太宗派劉全送來南瓜,也是送給十殿閻王的,跟崔鈺沒關系。 從崔鈺的個人角度來說,這解釋不通。 但從觀音菩薩的角度來理解,就完全說的通了。
此時的觀音正跟木叉在長安尋找取經人 而從西天來到大唐的觀音深知取經路上的兇險與困難。 除了有妖魔鬼怪之外,還有沿途國家的阻撓。
為了對付妖魔鬼怪 觀音安排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以及白龍馬。 沿途的國家怎么辦? 如果把擁有強盛國力的大唐與取經人捆綁到一起,那這個問題就不攻自破了。 你不會真以為“貧僧是來自東土大唐,到西天取經的和尚”這句話很好用吧? 真正有用的是大唐的通關文牒,這才是實打實的憑證。
為了讓唐太宗支持取經的工作,觀音并不是直接托夢說“我在找人去取經,你給點表示”。這種劇情的處理方式在網文中比較多,直接給結果,不管經不經得起推敲。而西游記中卻是先讓唐太宗感受到涇河龍王的冤魂刁難,這是為自己;然后再去感受地府中眾多冤魂的苦難,這是為天下。 親身體會過苦難,才能真正理解苦難,這是觀音的高明之處。
唐太宗之死與增加的壽元,只是觀音一手策劃的一個局,是為讓唐太宗心甘情愿的支持取經工作準備的。如果唐太宗這時候死了,那前面做的就成了無用功,即使是為了天下,也得讓唐太宗先活著。 而崔鈺,只是計劃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要去實施就可以,并不用為后果承擔責任。這樣就能解釋得通為什么他一直在強調水陸大會,又沒什么所圖了。 沿途的困難都找到了解決辦法,后面選擇唐僧西行也只是順水推舟的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