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以通過按摩相應穴位來促進入睡,但很難達到快速入睡的效果。摩掌熨目、梳頭櫛發(fā)也能改善睡眠。 內關、神門、三陰交、涌泉、太溪等都是幫助改善失眠的穴位。具體如下: - 點穴催眠:點揉內關、神門、三陰交。三穴相配共奏交通心腎、安神定志之功。本法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失眠,這些穴位是治療失眠、提高睡眠質量的重要穴位。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jīng)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jīng)的穴位之一,位于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三陰交為足太陰脾經(jīng)常用腧穴之一,為足三陰經(jīng)(肝、脾、腎)的交會穴,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點穴時以穴位出現(xiàn)酸麻腫脹感為佳。
- 梳理少陽:醫(yī)生兩手五指微屈,從前至后梳理頭側足少陽膽經(jīng)以平肝潛陽,引火歸原。
- 摩掌熨目:兩掌摩擦至熱,輕放于眼上,使眼部有溫熱舒適感。
- 梳頭櫛發(fā):兩手十指屈曲,從前至后做梳頭動作,本手法有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可緩解高血壓導致的失眠、頭痛、眩暈等癥狀。
除了按摩,保持規(guī)律的作息,不熬夜,睡前避免進食或者做劇烈的運動,放松心情、緩解壓力等,都有助于緩解失眠。 本內容由無錫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副主任醫(yī)師 孫楊審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