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的高維度空間也只是方便說。根本不存在更高的維度,沒有哪個維度比哪個維度更高,所謂的提升自己的生命維度,只不過打開更多的生命局限性。 我們生活的三維物質(zhì)空間,沒有哪個維度比哪個維度更高,它們根本不存在高與低的差別,高與低,是我們的分別心所造的詞匯。 愛因斯坦把第四時間維度納入到相對論當中,也不是把更高的維度納入到他的理論體系,而是引入了更多的維度。我們用三維理論來架構這個世界,而他用四維理論來看待這個世界,一切就變得簡單了,僅此而已。 所謂提升自己的意識層次,并不是指我們從低維空間爬升到了一個高維空間,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高維空間,所有的空間就在眼前,實際上連空間都不真實存在。 開啟自己的智慧,就是打開更多的自我局限性,并不需要我們向更高的維度空間爬升,我們需要的只是敞開,而不是提升。 如果是提升,我們又向哪里提升呢?實際上根本沒有一個更高的地方需要讓我們?nèi)?。天堂真的在天上嗎?地獄真的在地下嗎?不是的。凈心一念,當下就是天堂,嗔心發(fā)起,當下就是地獄。 意識層次也好,生命維度也罷,其實就是一個人的覺悟程度。我們也常常用高低來形容一個人的覺悟程度,這也是一種基于分別意識的方便說。 一個人的覺悟程度取決于他的心量,心量大,覺悟程度就高,心量小,覺悟程度就低。能夠打破更多的自我局限,覺悟程度自然就高,我們需要的是打破,而不是提升。 當我們能夠更大程度地敞開自我,自然就能夠打開更多的生命維度,自然就能夠看到生命更廣闊的層面。 向上爬升是需要費力的,而敞開恰恰不需要用力,它只需要我們放下。  | 
|  | 
來自: 衆(zhòng)妙之門 > 《脩覺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