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你畢業(yè)后去考公務員吧,或者考研,我們愿意供,再或者提前去你伯伯那兒看看?”其實我有在實習,工作氛圍我還算習慣,薪資待遇也不錯,只不過壓力有點大。但在父母眼中,我的這份工作并不靠譜。而且,他們已經(jīng)開始私自托關系替我物色好工作了。我明白,他們是想讓我少走彎路,想讓我起點比別人高,過得比別人好。但是,我想自己成長,我不是小孩子了,我有自己想走的路。“我現(xiàn)在過得很好,我也喜歡這份工作,而且拿到畢業(yè)證后我就能升為正式員工了,你們就少操點心吧,別管我了?!?/span>父親怒氣沖沖地說:“好,這是你說的,到時候別哭爹喊娘!”母親著急忙慌地說:“娃,你也知道,你爸爸是個暴脾氣,他沒那個意思的,我們都是為你好……”我也不知道自己這是怎么了,突然跟個剛進入叛逆期的少年似的。前幾天,部門經(jīng)理告訴我,因為疫情,總公司可能會把這邊的分區(qū)撤掉。他們高管會回到總公司,正式員工待選,而實習生則全部pass。我跟室友自嘲:以前我有多不恥“關系戶”,現(xiàn)在就有多渴望成為“關系戶”。我?guī)状蜗胍獡芡ǜ改傅碾娫?,但由于自尊心作祟,我放下手機,打開了電腦。心里的疑惑解不開之后我就開始做各種沒有意義的假設:如果我聽父母的話,畢業(yè)后考研或者考公務員,以后就能坐辦公室,享受羨慕的目光?如果我答應父母,去他們安排好的工作崗位,雙休加早九晚五,拿著高薪,每天應該很開心吧?如果我偏要自己闖社會,會不會撞得“頭破血流”,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回家?想到這里,我越發(fā)不敢告訴父母自己現(xiàn)在的實際情況。昨天午睡起來后,我看到了好幾個未接來電,都是母親的。我回了過去,等待接通的過程中,我猜想著母親會如何教育我,父親會如何責罵我,可電話那頭傳來的第一句竟然是:無論我說了什么,做了什么,父母放在第一位的,永遠是我會怎么樣,而不是他們有多難受。“哦,那個……你爸他……其實……”母親停頓了一下,父親的聲音傳來,“我們已經(jīng)都知道了,如果你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不如去你伯伯那兒試試?說不定你會喜歡的?!?/span>小心翼翼的語氣一點兒也不像是從那個嚴厲的父親嘴里說出來的。母親打斷了我的話,說:“娃,你這些時一定過得不順心吧?”原來,母親并沒有因為我的任性責怪我,而是擔心我過得好不好;父親也沒有真生我的氣,還在想方設法為我“出謀劃策”。18歲以后,我總想獨立,渴望自由,甚至不管不顧地說出戳心窩子的話,做出任性的事去傷害父母。就因為太過在意被父母安排人生這件事,而去忽略父母真心關心自己這一層?“很多時候不是我們?nèi)タ锤改傅谋秤?,而是承受他們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最后才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我如生命 ?!?/span> 所以,我以后不會再對父母說這句“你們就少操點心吧,別管我了”。就是因為我這樣試圖把父母推開,他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起來了。☉嵐野,我是山風一吹就滿血復活的野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