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工作的開展,毛主席非常重視發(fā)揮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的作用。他認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干部不僅不能害怕民主人士,還要樂于并善于與民主人士打交道,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呼聲。 ![]() 黃炎培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周恩來總理多次登門,邀請民主人士黃炎培出任政務院的副總理。黃炎培究竟有什么樣的魅力,竟然能受到毛主席的高度重視呢? 興辦教育,矢志為國黃炎培出生于江蘇省川沙縣,他所居住的“內史第”大宅院在當?shù)睾蘸沼忻R驗檫@里居住過三戶特別有名的人家,分別是黃炎培一家、宋慶齡三姐妹一家以及胡適一家。 他的父親是當?shù)氐囊粋€秀才,在鄉(xiāng)里面開設了私塾。父親對兒子非常疼愛,希望他長大以后能夠走上仕途,所以極為重視對他的培養(yǎng)和教育。 好景不長,就在黃炎培正在苦學的時候,父母因病離開了人世。作為長子的黃炎培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一邊學習的同時,一邊努力賺錢養(yǎng)活自己的妹妹。 ![]() 少年時候的黃炎培 黃炎培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他參加了江南鄉(xiāng)試,成功考取了舉人。就是在這個時候,黃炎培意識到要想救中國,必須要興辦學堂啟發(fā)民眾的思想。黃炎培選擇回到家鄉(xiāng),興建學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前,黃炎培在家鄉(xiāng)拉起了反對科舉的大旗。他在街頭演講,不斷痛斥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臺下的聽眾個個都慷慨激昂。這段時間,他在蔡元培的勸說下,加入了同盟會。辛亥革命成功后,他又來到中國各地進行調查,了解教育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了關于教育發(fā)展的實際規(guī)劃。 1915年,黃炎培成立了中華職業(yè)教育社,此舉轟動了全國。在1915到1949年的30多年時間里,他先后創(chuàng)辦了10多所重點學校,發(fā)展會員3萬多人,創(chuàng)辦了各類刊物120多種。他為新中國的職業(yè)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被稱之為中國職業(yè)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 黃炎培 在進行“教育救國”的過程中,黃炎培結識了眾多的朋友。既有李大釗、陳獨秀這樣的共產(chǎn)黨人士,還有袁世凱、蔣介石這樣的大軍閥。 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教育事業(yè),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張聞天、華羅庚都受到過他的教育,就連蔣介石的兩個孩子都是他門下的學生,頗受眾人的尊敬。 黃炎培有著很強的人脈關系,可是他從來沒有加入到任何一方的陣營。蔣介石等人多次邀請他出山做官,他始終不為所動,一直堅守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黃炎培來訪延安:我找到了理想中的路線抗日戰(zhàn)爭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在全國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影響與日俱增,毛主席作為中共的領袖,受到了黃炎培的仰慕和關注,黃炎培開始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接近中國共產(chǎn)黨和毛主席。 ![]() 延安時期的毛主席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前夕,隨著形勢的逐步穩(wěn)定,黃炎培與傅斯年、章伯鉤等民主人士聯(lián)合致電中共中央,希望國共兩黨能夠盡快恢復談判,達成團結的大局。 1945年7月,在毛主席的邀請下,時任國民黨參政會參政員的黃炎培以私人的名義前往延安進行考察,其目的就是為了國共兩黨和談磋商一些重要的問題。 其實在黃炎培的心中,延安一直是個神秘的地方,可國民黨為了抹黑中國共產(chǎn)黨,將延安描繪成了一個“作風不合人情、言論不自由”的地方。黃炎培不相信國民黨的一面之詞,他想要通過自己的行動來了解延安的實際情況。 他的愿望是良好的,可蔣介石在背后磨刀霍霍,想要通過武力的方式消滅中國共產(chǎn)黨。即使這樣,以黃炎培為首的民主人士,仍然在盡最大的努力為和平奔走。 ![]() 毛主席與黃炎培在延安 7月1日,67歲高齡的黃炎培冒著被轟炸的危險來到了延安。毛主席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早早地來到了機場,準備迎接黃炎培的到來。 飛機停穩(wěn)后,毛主席大步走上前去,他緊緊握著黃炎培的手說道:“我們有20多年沒見面了,說起來已經(jīng)深交已久了?!?/span> 聽到這句話,黃炎培的心中非常好奇。對于毛主席的名字,黃炎培只是聽說過,可是兩人沒有見過面,他不明白毛主席所要表達的意思。 緊接著,毛主席解釋了事情的經(jīng)過。原來在1920年5月,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訪問上海,黃炎培親自主持了會議,并發(fā)表了演說,正在上海逗留的毛主席正好聆聽了黃炎培的演說。 黃炎培聽后,這才恍然大悟,直夸毛主席的記性好。 ![]() 毛主席與黃炎培正在聊天 到達延安后第二天,黃炎培來到了楊家?guī)X親自拜訪毛主席。楊家?guī)X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一排排的窯洞錯落排在高高矮矮的山坡上,毛主席的窯洞就在其中。 黃炎培來到毛主席的窯洞后,沒有想到中共領導人的住所竟然會如此的簡陋。整個會客室的空間不大,光線卻非常的充足,房間的四壁掛了幾幅畫,其中有一幅竟然是黃炎培題詩的畫。 原來這幅畫是1943年國民黨在進行第三次“反共”高潮時所畫。當時,著名民主人士沈鈞儒的兒子沈叔羊畫了這幅畫,畫的主題是一把酒壺,上面還寫著“茅臺”二字,酒壺的旁邊還有幾只杯子。 作畫的時候,黃炎培就在現(xiàn)場,沈叔羊就主動邀請他為畫作題詩。黃炎培靈機一動,想起了一個紅軍在茅臺酒池里洗腳的謠傳,他便用寫詩的方式來諷刺這個謠傳。他在題的詩中說道:
黃炎培沒有想到,這幅畫竟然會在毛主席的手里。當他看到這幅舊作的時候,心靈上與中國共產(chǎn)黨之間的距離也拉得更近了。 ![]() 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延安 黃炎培在延安待了五天的時間,眼前的一切深深地震撼了他。這里的人民都在為了建設自己的家園努力,沒有一個閑人。百姓們雖然沒有天天穿新衣,但是他們的精神面貌卻非常好。 同時黃炎培還發(fā)現(xiàn),延安的人民群眾對毛主席都是直呼其名,很少叫他的頭銜。黃炎培看到這一切,覺得非常的新奇。 看著繁榮的延安,再回想起頹廢的重慶,黃炎培的心中有了很多感觸。他的心中漸漸明白了,重慶作為臨時陪讀,為何卻能處處彌漫著升官發(fā)財?shù)念j廢思潮。 黃炎培考察結束后,毛主席專程款待了他。席間,毛主席主動問道:“任之先生,你在延安進行了實地考察,整體感覺怎么樣呢?” ![]() 毛主席正在工作 黃炎培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說出了關于“歷史周期律”的難題。他希望中國共產(chǎn)黨能夠找出一條新路來,破解這個難題。 緊接著,毛主席告訴黃炎培,中國共產(chǎn)黨人已經(jīng)找到了方法,來破解這個難題。那就是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這樣才不會人亡政息。 黃炎培聽后,以贊賞的口吻說道:“用民主的方式來打破周期律的難題,我想是可行的。” 經(jīng)過這幾天的實地考察,黃炎培心中的天平逐漸倒向了共產(chǎn)黨一方。他在日記中寫道:
黃炎培回到重慶后,建立了民主建國會,投身到了國內民主運動當中。 ![]() 黃炎培一家人合照 黃炎培發(fā)起的一系列愛國活動,引起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注意。他們多次派出特務闖入黃炎培的家中進行搜查,可是這些恐嚇并沒有嚇到這位堅強的老人。 黃炎培拒絕出任副總理,周總理:該您登臺唱戲了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fā)布了紀念“五一”勞動節(jié)的口號,這也是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建立聯(lián)合政府的行動綱領。之后,黨中央和毛主席多次邀請黃炎培等民主人士進入解放區(qū),共同商討組建聯(lián)合政府的問題。 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國民黨反動派變得坐立不安,他們覺得再讓這些人北上,國民政府就會陷入孤立的狀態(tài)。蔣介石派出了特務進行監(jiān)視,黃炎培的處境變得異常危險。 黨中央掌握了具體情況后,周恩來馬上做出指示,要求上海地下黨展開營救行動。1949年2月,在周恩來的周密安排下,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為黃炎培設計了一個“金蟬脫殼”的計劃,造成了黃炎培短時間內不會離開上海的假象,然后趁機脫離了國民黨特務的監(jiān)視,脫離了險境。 ![]() 毛主席與黃炎培(左二)等民主人士 黃炎培到達北平后,惱羞成怒的國民黨特務殘忍地將他的兒子黃競武活埋,這讓黃炎培一度悲痛欲絕。 同年3月,黨中央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毛主席在會議上做出指示:“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人員配備,需要同各民主人士商量,但是周恩來是一定要參加的,其性質相當于內閣總理?!?br>1949年10月,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新中國成立后,周恩來成為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政務院總理,而周總理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籌備新中國的首任“內閣”。 組建新的政府,毛主席和周總理都希望黃炎培能夠“出山”,來協(xié)助政務院開展工作??墒窃诿駠院螅S炎培兩次拒絕出任教育總長,不愿為官。面對這種情況,周總理決定親自上門拜訪,去做黃炎培的工作。 1949年10月11日晚,周總理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決定前往黃炎培在北京安兒胡同的寓所,他想要勸說黃炎培出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yè)部部長。 ![]() 周總理與黃炎培 周總理下車后,發(fā)現(xiàn)黃炎培的家門上貼著一張封條,上面寫著“有事者先打電話來,否則有失遠迎?!?/span> 看到門上的字條,周總理不禁暗笑。緊接著,周總理打開大門,通過了狹窄的走廊,見到了正在讀書的黃炎培。 周總理深知黃炎培不愿意做官,他委婉地說道:“此次前來,毛主席希望能夠托您來辦兩件事,一是希望您來做新中國國民經(jīng)濟的牽頭人,二是希望您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向民營實業(yè)家傳遞中國共產(chǎn)黨的聲音,推動新中國的生產(chǎn)工作。” 黃炎培聽后,點了點頭,同意了周總理提出的要求。緊接著,周總理希望黃炎培出任政務院的副總理兼輕工業(yè)部部長,來推動國民經(jīng)濟的生產(chǎn)。 黃炎培低頭沉思不語,過了片刻,他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連忙拒絕道:“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72歲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也不想再做官了。” ![]() 黃炎培在政協(xié)會議上講話 周總理解釋道:“任公先生可不老,現(xiàn)在我們是新政府,不同于蔣介石的舊政府,我們不是做官,想的更多的是怎么服務好人民?,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制定好了“劇本”,接下來還需要您來登臺唱戲呢?!?/span> 周總理苦口婆心的勸了兩個多小時,黃炎培才答應考慮一下。 周總理走后,黃炎培的心中此起彼伏。第二天,他又問了周圍人的意見,大家紛紛勸他答應周總理的請求。 就這樣,在周總理再次登門的時候,黃炎培爽快的答應了周總理的請求。 72歲的黃炎培出任新中國副總理的消息不脛而走,眾人都很詫異。面對眾人的疑惑,黃炎培解釋道:“以前拒絕做官是不愿同流合污,現(xiàn)在環(huán)境不一樣了,我做的是人民的官?!?/span> ![]() 黃炎培在中華職業(yè)學校進行調研 黃炎培出任副總理后,為人率直,對于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向來是直言不諱的提意見,因為也被稱為共產(chǎn)黨的“摯友”。 黃炎培回鄉(xiāng)掃墓,看到兒子墓碑后大發(fā)雷霆黃炎培雖然擔任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但是他對子女的教育卻是非常嚴格。 1952年2月,黃炎培回到了家鄉(xiāng)掃墓,他想要祭奠一下死去的兒子黃競武。剛下車,他就受到了老鄉(xiāng)的熱烈歡迎。 緊接著,黃炎培在老鄉(xiāng)的陪同下,來到了烈士陵園,朝著黃競武的墓碑直奔而去。一路上,大家都對黃競武的犧牲表示惋惜,不斷地夸獎他的忠孝之心。 ![]() 黃競武 來到黃競武的墓前,黃炎培的臉色一下就變了,悲傷的心情也被消散的一干二凈。他語氣凝重的指著黃競武的墓碑問道:“你們誰能說一下這塊墓碑到底是怎么回事?” 黃炎培語氣嚴厲的說道:“你們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嘛,你看一下其他的烈士墓碑,再看看黃競武的墓碑,看看有什么區(qū)別?!?/p> 大家前后看了半天,仍然沒有找到什么問題。黃炎培不高興的說道:“這些革命烈士都在同一個陵園里,為什么黃競武的墓碑要比其他的烈士大出很多?” ![]() 烈士陵園 工作人員覺得黃競武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墓碑大一些也是理所應當?shù)?,他們連忙向黃炎培解釋道:“黃競武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做了很多的事情,墓碑大一些也是理所應當?shù)?。?/p> 黃炎培聽后更加生氣了,他大聲斥責道:“說的是什么話,同樣都是革命烈士,為什么還要分成個級別。黃競武雖然說是我的兒子,可他也是一個普通的革命烈士,誰都不能搞特殊化。” 聽到這里,工作人員支支吾吾的答應了下來。緊接著,黃炎培對著隨行的工作人員說道:“黃競武雖然是我的兒子,為國家做出了不少的貢獻,但是我心中有數(shù),他做的事情同其他烈士所作的貢獻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有我在,誰都不能違反規(guī)定。” 祭奠結束后,黃炎培一再叮囑工作人員,要把換墓碑的事情盡快落實下來。很快,工作人員立即召集人手,為黃競武的墓地換碑。 ![]() 正在工作的黃炎培 換好之后,他們向黃炎培做出了報告。黃炎培得知后,笑著說道:“這樣子才對嘛。” 從這件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黃炎培對子女的嚴格程度。他雖然身居高位,卻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初心,為民服務。 1965年12月,黃炎培因病逝世。在北京中山公園舉行的公祭儀式上,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等人都出席了儀式,來送別這位偉大的愛國者。 黃炎培一心為民,他的后人時刻秉承著他的遺愿,為新中國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斯人已逝,可他的名字卻留在了歷史長河之中,永遠被后人所銘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