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婚約、彩禮糾紛案件裁判依據(jù)集成

 法律者者律法 2022-04-25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 北京九穩(wěn)律師事務所

閱讀提示:婚約是男女雙方以將來結婚為目的所作的事先約定。訂立婚約的行為,稱為訂婚或者定婚。彩禮,有的地方也稱為聘禮、納彩等,給付的彩禮多為金錢,也有一些貴重物品。從民俗層面來看,彩禮是確立婚約的標志。贈送彩禮的行為是男女雙方訂立婚約后,在預想到將來會結婚的基礎上所為的贈與?;榧s一旦確立,代表著男女雙方準配偶關系的成立,即未婚夫與未婚妻,而不是普通的男女朋友關系,雙方均應忠貞于對方,接受社會監(jiān)督。司法實踐中,對婚約效力的認定和對彩禮返還糾紛的處理,除了要正確理解和解釋法律外,還要重視道德習俗的作用。這正是此類糾紛較難處理的關鍵所在。在《民法典》及現(xiàn)行司法解釋中,與此類糾紛直接相關的規(guī)范條文有《民法典》第十條、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五條。本期“法規(guī)整理”圍繞上述條文,結合司法實務,對婚約、彩禮糾紛案件的裁判依據(jù)作了梳理,并就相關條文的適用問題作了簡要說明。

◇ 相關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節(jié)錄)

第十條  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可以適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第一款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年10月17日修訂)(節(jié)錄)

第十七條第(九)項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九)允許、迫使未成年人結婚或者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年4月28日修正)

第三條第一款  〔本款被《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第一款原文保留〕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 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法釋〔2020〕22號)(節(jié)錄)

第五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

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guī)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2017年2月28日修正  法釋〔2017〕6號)(節(jié)錄)

〔本解釋已被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guī)范性文件的決定》(法釋〔2020〕16號)廢止,自2021年1月1日起不再適用,相關糾紛可以適用《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法釋〔2020〕22號)等相關規(guī)定處理〕

第十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guī)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 司法指導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fā)形成新格局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2021年12月14日  法發(fā)〔2021〕32號)(節(jié)錄)

29.依法審理婚姻家庭案件。強化司法價值引領和行為規(guī)范作用,反對婚嫁陋習、天價彩禮等不良風氣,避免不良風氣導致民事糾紛演變?yōu)樾淌路缸?。深化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彩禮糾紛案件中能否將對方當事人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的答復(2017年8月26日)(節(jié)錄)

〔本答復中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已被《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法釋〔2020〕22號)第五條非實質性修改,應適用后者的規(guī)定;本答復符合《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的基本精神,仍可適用〕

您認為涉婚贈與行為是附條件的贈與,在沒有與對方締結婚姻或最終離婚的情況下,贈與行為所附條件不復存在,我們同意您的觀點。

對于婚前給付財物的性質問題,有學者稱為附條件贈與行為,即以結婚為目的一方給予對方財物,一般數(shù)額較大。附條件贈與行為,如果條件不成或條件消失,給付方可請求返還。在農村特別是經濟相對不發(fā)達地區(qū)來說,結婚給付財物(俗稱彩禮)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通常是因舊俗所累,并非自愿。當兩人因種種原因不能成婚時,一方要求另一方予以返還,法院一般應予支持,這也符合公平的法律理念和民間的風俗習慣。

針對審判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彩禮糾紛,為了統(tǒng)一裁判標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明確規(guī)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guī)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上述司法解釋中“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并非針對雙方已共同生活的情形,如果雙方確已共同生活但最終未能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給付彩禮方請求返還彩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是否生育子女、彩禮數(shù)額并結合當?shù)仫L俗習慣等因素,確定是否返還以及具體返還的數(shù)額。

人民法院審理彩禮糾紛案件的案由是“婚約財產糾紛”,據(jù)有關統(tǒng)計,全國法院2014年一審受理的“婚約財產糾紛”為23092件,2015年為26088件,2016年為24545件。在實際生活中,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并非僅限于男女雙方,還可能包括男女雙方的父母和親屬,這些人均可成為返還彩禮訴訟的當事人。在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中,兒女的婚姻被認為是終生大事,一般由父母一手操辦,送彩禮也大都由父母代送,且多為家庭共有財產。而在訴訟中大多數(shù)也是由當事人本人或父母起訴,因此應訴方以起訴人不適格作為抗辯時,法院不予采信,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利。對于被告的確定問題也是如此,訴訟方通常把對方當事人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要求他們承擔連帶責任,一般習俗是父母送彩禮,也是父母代收彩禮,故將當事人父母列為共同被告是適當?shù)摹?/span>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全國民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2011年10月9日  法辦〔2011〕442號)(節(jié)錄)

50.〔本條中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被《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法釋〔2020〕22號)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原文保留;本條符合《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的基本精神,仍可適用〕婚約財產糾紛案件中,當事人請求返還以結婚為條件而給付的彩禮,如果未婚男女雙方確已共同生活但最終未登記結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彩禮數(shù)額并結合當?shù)剞r村的風俗習慣等因素,確定是否返還及返還數(shù)額。

《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針對的是雙方并未共同生活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1993年11月3日  法發(fā)〔1993〕32號)(節(jié)錄)

〔本意見已被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guī)范性文件的決定》(法釋〔2020〕16號)廢止,自2021年1月1日起不再適用,相關糾紛可以適用《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法釋〔2020〕22號)等相關規(guī)定處理〕

19.〔本條雖已被廢止,不能再直接引用,但相關精神不違背《民法典》的規(guī)定,仍可參考〕借婚姻關系索取的財物,離婚時,如結婚時間不長,或者因索要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

對取得財物的性質是索取還是贈與難以認定的,可按贈與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1989年12月13日  法〔民〕發(fā)〔1989〕38號)(節(jié)錄)

〔本意見已被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廢止部分司法解釋及相關規(guī)范性文件的決定》(法釋〔2020〕16號)廢止,自2021年1月1日起不再適用,相關糾紛可以適用《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法釋〔2020〕22號)等相關規(guī)定處理〕

10.〔本條雖已被廢止,不能再直接引用,但相關精神不違背《民法典》的規(guī)定,仍可參考〕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贈送給對方的財物可比照贈與關系處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財物,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84)法辦字第112號《關于貫徹執(zhí)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編者注:現(xiàn)已失效)第(18)條規(guī)定的精神處理。
 
◇ 部門規(guī)范性文件
 
中國銀保監(jiān)會關于服務煤電行業(yè)正常生產和商品市場有序流通保障經濟平穩(wěn)運行有關事項的通知(2021年10月4日  銀保監(jiān)發(fā)〔2021〕42號)(節(jié)錄)

四、積極推動消費信貸規(guī)范健康發(fā)展?!罅霌P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銀行機構不得開發(fā)違反公序良俗、助長社會陋習和不良風氣的“墓地貸”“美麗貸”“彩禮貸”等消費信貸產品,堅決打擊各種“偽創(chuàng)新”。
 
民政部、中央組織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辦、司法部、農業(yè)農村部、全國婦聯(lián)關于做好村規(guī)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指導意見(2018年12月4日  民發(fā)〔2018〕144號)(節(jié)錄)
二、主要內容
……
村規(guī)民約、居民公約要堅持問題導向,尤其要針對濫辦酒席、天價彩禮、薄養(yǎng)厚葬、攀比炫富、鋪張浪費,“等靠要”、懶漢行為,家庭暴力、拒絕贍養(yǎng)老人、侵犯婦女特別是出嫁、離婚、喪偶女性合法權益,涉黑涉惡、“黃賭毒”等突出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抵制和約束內容。村規(guī)民約、居民公約一般還應針對違反的情形,提出相應懲戒措施。
 
◇ 地方司法文件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家事糾紛案件審理指南(婚姻家庭部分)》(2019年7月18日公布)(節(jié)錄)

2.涉及不動產的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是否適用不動產專屬管轄?

婚約財產糾紛、離婚后財產糾紛、夫妻財產約定糾紛、同居關系析產糾紛、分家析產糾紛等屬于婚姻家庭糾紛,按照一般地域管轄原則確定管轄法院,不適用不動產專屬管轄,但法律、行政法規(guī)、司法解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8.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已共同生活,彩禮應否返還?雙方已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共同生活時間較短,離婚時彩禮應否返還?

《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并非針對雙方已共同生活的情形。如果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已共同生活,當事人主張返還彩禮的,可以根據(j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原因、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彩禮的數(shù)額、有無生育子女、財產使用情況、雙方經濟狀況等酌定是否返還以及返還的數(shù)額。

雙方已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但共同生活時間較短,離婚時當事人主張返還彩禮的,可以根據(jù)離婚的過錯、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彩禮的數(shù)額、有無生育子女、財產使用情況、雙方經濟狀況等酌定是否返還以及返還的數(shù)額。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家事案件審理規(guī)程》(2018年8月30日公布)(節(jié)錄)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婚約財產糾紛等具有區(qū)域性特點的案件,應注重結合當?shù)靥攸c,根據(jù)當事人所舉證據(jù),調查了解當?shù)仫L俗,尊重地方習慣,平衡當事人之間利益。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婚姻糾紛案件若干疑難問題的參考意見》(2016年8月4日公布)(節(jié)錄)

四十三、〔彩禮問題〕彩禮一般是指依據(jù)當?shù)亓曀?,一方及其家庭給付另一方及其家庭的與締結婚姻密切相關的大額財物。不具備上述特點的婚前財產贈與不構成彩禮。

涉彩禮糾紛一般應列夫妻雙方或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的男女雙方為訴訟當事人。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試行)》(2015年12月31日公布)(節(jié)錄)

第八條  婚約財產糾紛、離婚后財產糾紛、夫妻財產約定糾紛、分家析產糾紛等糾紛屬于婚姻家庭糾紛,不適用不動產專屬管轄,按照被告住所地確定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解釋》第十七條規(guī)定的情形除外。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的裁判指引(2014年5月21日修訂)(節(jié)錄)

二十、人民法院審理婚約財產糾紛時,應將存在婚約關系的男女雙方列為原、被告,如果彩禮給付人或者接收人并非存在婚約關系的男女雙方,人民法院可以將彩禮給付人或者接收人列為共同原告或者共同被告。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婚姻家庭案件審理指南(2010年5月18日公布)(節(jié)錄)
第二章  婚約彩禮糾紛
婚約是男女雙方以將來結婚為目的所作的事先約定。
一、婚約的效力認定
(一)訂婚不是法定的結婚必經程序
我國法律并未規(guī)定結婚之前必須履行訂婚程序,因此是否采用訂婚形式,是男女雙方根據(jù)當?shù)仫L俗而為,雙方只負道義上責任,法律不予干涉。但雙方一旦解除婚約產生返還彩禮的糾紛,人民法院予以受理。
(二)雙方不形成夫妻關系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第八條的規(guī)定,男女雙方只有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取得結婚證,才可確立夫妻關系。因此訂婚本身不產生確立夫妻關系的效力?;榧s的解除無需經過任何法律程序,雙方合意或單方解除均可,當事人就婚約解除或對婚約本身履行問題發(fā)生爭議,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彩禮糾紛的處理
按照農村的一般習俗,婚約一方會向對方或對方親友贈送訂婚禮物,俗稱彩禮。彩禮在我國許多地區(qū)特別是農村地區(qū)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婚約的解除引發(fā)的彩禮返還糾紛,長期以來一直是司法實踐中的難點。
(一)對于彩禮的認定
要解決彩禮返還問題,首先需認定何謂彩禮。男女戀愛期間互贈財物表情達意實屬人之常情。這種表達感情的物質載體并非一概為彩禮,因此男女互贈信物一旦贈與行為已經完成,是否返還完全由雙方決定。而彩禮則不然,法律規(guī)定了返還原則?;诙叻珊蠊系牟煌?,需對何謂彩禮進行判斷。對此,法律缺乏明確規(guī)定,但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
1.當?shù)厥欠裼薪o付彩禮的習俗。有給付彩禮習俗的,是認定彩禮的前提。如果當?shù)貨]有給付彩禮的風俗習慣,男方婚前給付一般不宜認定為彩禮。
2.給付財物價值大小多少的考量。彩禮一般為數(shù)額較大的金錢或者價值較高的財物。數(shù)額是否較大需從當?shù)亟洕鸂顩r出發(fā)進行認定。我省某些地區(qū)經過調研,根據(jù)當?shù)氐某擎?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農民人均純收入情況確定禮金或禮物價值在2000元以上則認定為彩禮,這一做法值得肯定。當然隨著當?shù)亟洕l(fā)展,這一數(shù)字應相對確定,適時仍可調整。
(二)是否返還的問題
1.不予返還。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二》)第十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雖接受彩禮,但已經結婚的,離婚時如一方主張返還的,原則不予支持。但特殊情形下例外:一是雖辦理結婚登記但確未共同生活。二是因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此處應指因給付行為導致給付人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shù)刈罨旧钏降那樾巍?/span>
2.應予返還。有以下三種情形,彩禮應予返還:
(1)給付彩禮后雙方未辦結婚登記的。
(2)包辦、買賣婚姻而收受彩禮的。
(3)以訂婚為名行騙取彩禮之實。
(三)返還數(shù)額的認定
法律雖規(guī)定了返還與不返還的原則,但如果返還究竟如何掌握返還的尺度,仍需根據(jù)當?shù)仫L俗及當事人特殊情況酌情認定。具體如哪方提出結束人身關系、雙方結婚時間長短、有無生育子女、財產使用情況、雙方經濟狀況等。如我省泰州姜堰市法院規(guī)定“接受彩禮方提出解除婚約的,彩禮價值在2000元以上至10000元的,按照80%返還;價值在10000元至20000元的按照90%返還;價值在20000元以上的則全額返還。如果是給付彩禮方提出解除婚約的,2000-10000元按60%返還;10000-20000元按70%返還;20000元以上則全額返還”。此做法兼顧了當?shù)仫L俗及經濟發(fā)展情況,效果較好,值得借鑒。
(四)返還主體問題
實踐中,給付彩禮并不單純是婚姻當事人之間的事情,很多情況下涉及到兩個家庭之間的來往,因此彩禮給付人與收受人往往不限于男女雙方,而一旦產生糾紛,當事人則抗辯自己非收受方或對方非給付方。對此應區(qū)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1.男女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后,一方提起離婚訴訟,并在離婚訴訟中要求返還彩禮的,一般不列彩禮的實際給付人、實際收受人為訴訟當事人,而應以男女雙方作為彩禮返還的權利人與義務人。一方以不是彩禮的實際給付人或者實際收受人為抗辯,拒絕返還彩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男女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一方提起返還彩禮之訴的,如果彩禮的給付人與收受人不是男女雙方,可直接列實際給付人和實際收受人為訴訟當事人,既符合實際的權利義務狀態(tài),也有利于真正糾紛的解決。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若干問題的解答(二)(2004年9月7日  滬高法民一〔2004〕26號)(節(jié)錄)
二、如何判斷彩禮?
答:司法解釋(二)中涉及的彩禮,具有嚴格的針對性,必須是基于當?shù)氐娘L俗習慣,為了最終締結婚姻關系,不得已而為給付的,其具有明顯的習俗性。因此,人民法院對于當事人訴請返還彩禮的案件,應當?shù)赖赂鶕?jù)雙方或收受錢款一方所在地的當?shù)貙嶋H及個案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存在必須給付彩禮方能締結婚姻關系的風俗習慣,否則只能按照贈與進行處理。不能適用司法解釋(二)第十條的規(guī)定。
三、可訴請返還彩禮的當事人范圍如何把握?
答:由于實踐中,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并非僅限男女雙方,還可能包括男女雙方的父母和親屬,這些人均可成為返還彩禮訴訟的當事人。
對于實踐中可能存在的以男女雙方為原、被告的彩禮返還訴訟或在涉及彩禮返還的離婚訴訟中,被告提出原告不是實際給付人或自己不是實際接受人的抗辯,由于彩禮給付實際就是以男女雙方為利益對象或代表,因此人民法院對此抗辯可不予采信。
四、彩禮給付后,男女雙方僅是形成同居關系,為此,給付彩禮的父母或親屬依司法解釋(二)第十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要求對方返還彩禮的,能否支持?
答:根據(jù)司法解釋(二)第十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男女雙方未辦理婚姻登記的,彩禮應當返還。實踐中男女雙方可能基于對法律規(guī)定的不了解而僅形成同居關系,但是法院釋明相應法律規(guī)定后,男女雙方基于感情善可能愿意補辦登記,若人民法院簡單地判決返還彩禮反而有失公平,或容易引發(fā)矛盾,因此在審理上述情形的彩禮返還案件時,人民法院應根據(jù)個案實際情況,必要時可以向同居的男女雙方釋明法律規(guī)定,在其不補辦結婚登記的情況下,可判決返還。
五、應當返還的彩禮范圍如何把握?
答:雖然根據(jù)司法解釋(二)第十條的規(guī)定,當符合條件卓越,已給付的彩禮應當予以返還,但在實際生活中,已給付的彩禮可能已經用于購置雙方共同生活的物品,事實上已經轉換為男女雙方的共同財產,或者已在男女雙方的共同生活中消耗。
因此,我們在處理涉及彩禮返還的案件時,就應當返還的范圍而言,要根據(jù)已給付的彩禮的使用情況,是否在男女雙方共同生活中發(fā)生了必要的消耗,婚姻關系或同居關系存續(xù)期間的長短等具體事實綜合把握。在處理方式上也應當靈活運用,特別是彩禮已轉化為共同生活的財產時,可將彩禮的返還與分割共同財產一并考慮。在分割中體現(xiàn)彩禮的返還。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