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很多星友入坑,都是被一幅震撼人心的夏季銀河拱橋的畫面所吸引!最近也正好是拍攝銀河拱橋的最好時節(jié)!那么如何拍攝一張銀河拱橋的接片,以及如何進行后期的拼接呢?下面就用這篇教程來為您詳細解讀前后期中的各個要點。 一、銀河拱橋 銀河拱橋可分為銀尾、銀拱、銀心三部分。銀尾處的星星比較稀疏暗淡,因此我們很少會對此位置拍攝局部特寫。中間部分稱之為銀拱,銀拱色彩相對比較豐富,雖然亮度不如銀心區(qū)域,但是著名的夏季大三角正在這里。而右側(cè)的銀心則是我們拍攝夏季星空的主體,銀心也是我們可見的最亮、細節(jié)最豐富、顏色最飽滿的區(qū)域。 
二、銀河拱橋的前期準備與拍攝 由于銀河拱橋的長度遠遠超過一般廣角鏡頭所能容納的視覺空間,因此很難通過單張拍攝來記錄整個銀河拱橋及其覆蓋的地景,拍攝時需要多幅單張拍攝,再通過接片軟件后期進行拼接來完成,不過當你看到一張拼接完成的銀河全拱的畫面時,那種震撼還是很多單幅照片沒法比擬的。 下面我們來介紹下拍攝銀河拱橋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1、拍攝器材 星野拍攝屬于暗光拍攝,所以需要大光圈(一般為光圈2.8及以上為宜)及廣角鏡頭,有較好高感的機身,快門線,三腳架(長時間曝光必備),備用電池,照明工具(手電、頭燈等)。 2、相機設置 1) 光圈 理論上在拍攝星空時光圈越大越有利于拍攝,越大的光圈意味著越大的進光量,可以降低ISO值,提高畫質(zhì)。但是這里也有一點要注意,當使用F1.4或F1.8的大光圈鏡頭時,最好減一檔或兩檔光圈使用,因為在光圈全開的情況下,畫面邊緣的星星容易出現(xiàn)變形,就是我們通常所說彗差。 2)曝光時間 拍攝星空銀河與星軌一樣都需要長曝光,但不同的是,我們需要的是畫面中一顆顆清晰的星點,而不是拖成線狀的星星。這里有一個400法則,即400除以鏡頭使用的拍攝焦距(C畫幅機身焦段需轉(zhuǎn)換為全畫幅焦段計算),得出的數(shù)值就是你的最長曝光時間(例如使用14mm鏡頭,400/14=28.5,即最長曝光時間為28秒,星星不會拖尾)。 如果不care這個法則,也可以現(xiàn)場實測,試拍幾張,再100%回放畫面,看星點是否拖尾,再視情調(diào)整。 3)ISO 確定了曝光時間以后,下面就是ISO感光值的設置了,這里ISO值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拍攝條件進行不同的調(diào)整,銀河的拍攝通常在3200—8000之間,感光值越高畫面越亮,銀河星空越明顯,同時噪點也會增多,所以我們要使用不同的感光值多拍幾組,通過直方圖來確定一個既能保證銀河清晰同時能兼顧畫質(zhì)的感光值。 3、云臺 目前市面腳架多是球型云臺,它的特點是調(diào)整便捷、使用方便,缺點是在一些角度的固定性上不高。例如球型云臺在與腳架中軸一條線時,最為穩(wěn)固,當其偏離中心,容易出現(xiàn)偏移,如下圖所示。 (左)相機橫置時,相機與腳架中心一致;(右)相機豎置,相機與腳架中心偏移這里推薦可以為相機配置一種L型快裝板,主要優(yōu)勢在于:可以輕松、快速地在橫幅拍攝和豎幅拍攝之間進行切換。它不僅在相機的正下方可以與云臺卡扣固定,在相機的側(cè)方也可以固定,避免前面提到的位置偏移問題。三腳架的使用在接片拍攝銀拱時非常重要,將相機固定好后,要首先確定俯仰角度,保證相機可以拍到銀河拱橋的最頂部而不出畫面。然后在旋轉(zhuǎn)方位時,要保持每張照片拍攝的水平(否則后期接片很難成功),所以在拍攝前最好先進行一次方位范圍旋轉(zhuǎn),觀察下水平情況,然后在實際拍攝時,再進行水平微調(diào)。每張照片的旋轉(zhuǎn)角度,以前后兩幅照片重合至少1/3范圍為宜,這樣便于軟件識別兩張照片的重疊,成功率更高。如果你使用的鏡頭不足夠廣或者銀拱升起的角度已經(jīng)很高,通常還需要多組多排拍攝,那么在考慮左右兩張照片重疊的同時,還要確保上下照片間的重疊。下圖是一張用35mm焦段的拍攝銀河拱橋,無法通過單排完成拍攝。 可以通過上圖看到這幅銀河拱橋是通過兩排拍攝來完成的我們在進行銀河拱橋接片拍攝時,一般需要十幾分鐘,如果是需要多排接片,甚至需要幾十分鐘。那么是不是會有一個疑問,我們講過星星是在一直移動的,經(jīng)過幾十分鐘的拍攝后,星空已經(jīng)有了較大的位移,銀河拱橋是否還可以接的上么。事實上,我們最終拍出的銀河拱橋并不是同一個時刻的,而是一段時間的,后期通過專門的接片軟件,可以拼接成功。銀河拱橋接片可以通過很多后期軟件來拼接完成,這次我們介紹使用專業(yè)接片軟件PTgui來接片。1、Adobe Camera Raw 初調(diào)及格式轉(zhuǎn)換因為PTgui不支持我們相機拍攝的原生RAW格式照片,所以需要我們先通過Adobe Camera Raw(ACR)軟件將照片轉(zhuǎn)換為TIFF格式(另一種通用RAW格式),再進行接片處理。首先打開Photoshop,將要進行接片的RAW文件照片導入到PS中,并將導入的照片全部選中。單擊右側(cè)工具欄上方的“鏡頭校正 ”按鈕。配置文件中選擇“刪除色差”和“啟用配置文件校正 ”,并在鏡頭配置文件中,選擇鏡頭型號,這樣軟件就會對選中的照片進行自動鏡頭校正,這個操作有助于后期軟件更好的完成自動接片,同時可以有效的改善銀拱橋接片時出現(xiàn)的接痕。同時在這里我們還可以對照片進行一些參數(shù)的初級調(diào)整,如果你使用的是天文改機,還可以進行白平衡校正(具體方法,請參照上期教程:畫面一片紅?一鍵校正改機白平衡!然后對這組照片進行格式轉(zhuǎn)存,在存儲選項中,將文件擴展名選擇為“TIFF”格式,因同為RAW文件,所以記得色彩空間中的“色彩深度”要選擇為“16位/通道”。PTgui是一款多功能的圖片全景制作工具,相對于Photoshop,具有更多的專業(yè)接片操作,如當軟件自動接片不成功時,可進行手動接片。首先單擊“加載圖像”導入需要進行接片的單張照片,全選中剛才已經(jīng)轉(zhuǎn)存好的TIFF格式照片組,單擊“打開”按鈕開始導入。照片導入后,可在軟件界面中看到導入照片的縮略圖,單擊“對準圖像”按鈕軟件開始進行自動接片。當軟件分析自動接片進度完成后,如果接片成功,會彈出“編輯全景圖”對話框,里面有接好的銀河拱橋預覽圖。這里我們可以通過對話框右側(cè)和下側(cè)的滑塊來調(diào)整這張拱橋接片的長寬比,來調(diào)整一張相對客觀的銀河拱橋,還可以將鼠標放到圖像,按住后進行上下拖拽來調(diào)整地平線的水平。自動拼接提供了多種拼接模式,可通過下來列表依次嘗試,這里推薦“等距圓柱”和“墨卡托”。這里再特別說下,如果你發(fā)現(xiàn)拼接的銀河拱橋后的照片,仍有一些忽明忽暗的陰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拼接痕跡時,此時我們可以再對這幅銀河拱橋接片進行優(yōu)化。選擇“曝光/HDR”選項,打開“HDR和曝光修正設置”界面。點擊“立即優(yōu)化”,這一步是對每張拼接的每張圖片進行分析,查看各圖是如何彼此融合,同時修復一些陰影。調(diào)整好接片預覽后,選擇“創(chuàng)建全景圖”進入創(chuàng)建接片界面。進入創(chuàng)建接片界面,可以對生成照片的分辨率(分辨率可通過“設置優(yōu)化尺寸”讓軟件自動給出一個分辨率,也可通過輸入框自定義分辨率)、文件格式(因為前期使用的TIFF格式單張照片,所以這里電腦配置如果可以支持的話,建議還是輸出TIFF格式的全景圖)、導出路徑進行設置。設置好后,單擊“創(chuàng)建全景圖”按鈕,開始導出照片。這樣你就得到了一張銀河拱橋的全景拼接圖了!下面再介紹一下,PTgui的手動接片功能。當上述流程中,我們使用軟件自動接片,如果發(fā)生失敗,那么我們可以自行進入手動接片模式下,人工進行接片。首先我們先單擊上方菜單欄中“控制點”界面。在這里我們介紹一下PTgui的接片原理。我們可以看到下方界面中有兩張圖,在圖中還有很多不同顏色的標注點。而兩張圖的序號分別是0和1,也就是接片中相鄰的兩張圖。兩張圖中相同顏色,相同數(shù)字的標記點,就是兩張圖中軟件找到的相同細節(jié)。那么當軟件自動識別失敗時,可以通過手動添加控制點,幫助軟件標記兩張照片中的相同點。在標注照片相同點時我們要確認照片的序列,通常左側(cè)照片,為接片所在位置的前一張照片。右側(cè)照片為左側(cè)照片后續(xù)的一張照片。然后通過鼠標在左側(cè)照片中選擇一些有特點的標注點,這里的選擇是有一定技巧的。選擇地景中的一些便于識別的標注點,如地景中的山包、樹木等,這里我們選擇地景中天線的邊緣,如果右側(cè)的照片也識別成功,它會同步出現(xiàn)一個對選擇的標注點的放大圖像,單擊鼠標后便自動添加成功,軟件會為這個標記點添加一個顏色及數(shù)字。通常兩張照片中,添加5~6個標記點,便可用于接片。當兩張照片中找不到合適的地景標準點時,這時就需要我們選擇天空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星星來進行標注。如下圖所示圓框中兩顆比較明顯的亮星。以此類推,將相鄰兩張照片中的標注點依次添加完成后,再選擇創(chuàng)建貼片按鈕,通常就可完成接片。至此,一張銀河拱橋的接片就已成功輸出了!你可以再將其導入ACR中進行色彩、明暗度等進一步的細節(jié)調(diào)整,直到滿意為止。 好啦,看到這里,你是否已經(jīng)對銀河拱橋的前后期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心動不如行動,趕快找個合適的天氣去拍攝一張屬于自己的銀河拱橋大作吧!同時不要忘了將你的星空大片投稿給“CSVA每日星圖”喲!
策劃:星聯(lián)CSVA編委會
制作:星聯(lián)CSVA教程生產(chǎn)隊 統(tǒng)籌、撰文、編輯:許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