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本文大概需要 4 分鐘。
一轉眼,5年過去了,朋友的第22家店開業(yè)了,和以往一樣,發(fā)了開業(yè)捷報,前三天的營業(yè)額達到了4.5萬元,面積50平左右,員工只有三個人。放在哪里,這都是了不起的成績。祝福他們。 這個團隊,我也呆過近一年的時間,2017年5月到2018年3月,結合我最近看的一篇關于華萊士的股權設計的文章,談下我的看法。 (1)開發(fā)選址團隊:投資30%—40%。 就是讓選址團隊實打實的花自己的錢,會認真找店,壓低租金,在源頭提高開店率。選址團隊占較大比例,他們就會有動力離開家鄉(xiāng),是給一個團隊,而不是一個人,可以把股份讓一部分給他們,可以出錢找店。 在第三家、第四家店的時候,我是參與其中的,均占股15%。當時朋友談判租金的手段是一流的,但是第四家店因為選址的問題出了問題,人流量很少,當時關店的時候,真是很難受。 這個問題出來了,選址團隊不成熟,不知道現在是什么情況,應該好了很多。 2)營運團隊:店長、督導、城市經理等投資20%。 我們這個品牌當地沒有那么成熟,店長投資15%,其他店的員工均有入股,其實一家店很難有質的變化,重要的就是一家一家的投,逐漸積累,量變引起質變。 店長的工作就是守天下,店長的主要精力在這個店里。當時操作是可以在其他店投資的,但是這個店長會對其他店有很大的幫助嗎?如果不能夠提供很好的幫助,這個股份其他店會服嗎? 店長的收入應該在哪個范圍比較好呢,當時我就是在這個問題上栽了跟頭,從單位離職,并沒有轉變心態(tài),投資失利,工資不理想。當時雖然咨詢了一位有經驗的人,但是他的話也沒有聽進去。 如果不栽跟頭,自己也不會對股份這件事情認識的這么深刻。店長的工資加上分紅,應該讓他比當地的平均工資高50%,當地是5000的,店長只投資一個店,收入要在7500上下還是比較合適的,店長是一個很辛苦,我當時差點沒有累倒下。 如果店長做的好,可以有資格在以后的店中參股,但是比例要有嚴格的限制,多的話,影響其他人的士氣??梢詤⑴c一些管理,這樣成長之后就會有更多的權限和責任就可以有更多的資格入股。 3)區(qū)域管理公司骨干:投資20%—30%。 這樣可以提高二線為一線賦能的意愿度,在公司的角度的話,可以降低離職率,二線骨干穩(wěn)定了,就會越來越穩(wěn)定,就會越來越強大。 為了降低風險,可以先籌資在開店,把錢分散投資到10家店里,這樣持續(xù)賺錢,持續(xù)投資,做時間的朋友,這就是連鎖的魅力。不同階段的企業(yè),訴求不一樣,對我們來說并一定試用。 當時公司占股5%,其他管理團隊應該沒有參股,而是如果需要后臺支持的話,購買公司的服務,并沒有發(fā)揮出后臺的作用,月底盤庫的時候基本是最痛苦的時候,現在應該好一些了。 4)總部股東+總部骨干+早期的供應商服務商等利益相關者:投資20%—30%。 總部股東以個人名義,實打實投資,這樣立場和員工一致,最終都是通過門店賺錢,供應商也參與其中,他們會提供更用心的服務,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一家店模式跑通了,就可以一家家的復制了,這復制的過程中,其實就是通過利益的分配,讓所有人的利益都往一處使。 學習華萊士模式,需要滿足至少3點: 1)要有好賽道+好的盈利模型,門店能持續(xù)賺錢,這是合伙制成功的關鍵之處。 2)創(chuàng)始人對自己夠狠,想清楚了賺什么錢,不賺什么錢,先賺什么錢,后賺什么錢。尤其是在面對誘惑的時候,創(chuàng)始人要能夠堅持初心,堅持帶大家一起玩,實現共同富裕,這樣就能減少合伙人糾紛和內耗; 3)創(chuàng)始人是長期主義者,延遲滿足者,資源整合者,先利他者。 低級不是戰(zhàn)略,低成本才是戰(zhàn)略;想要長久共贏,要持續(xù)利他;利益相關者利益方向要一致;內部資源有限,要整合外部資源。 現在這個階段,疫情四起,朋友還在一直開店,他是一個強烈目標導向的人,佩服。能做多大,就看這個利益共同體整合的怎么樣。 ---------end--------- 我是閑庭漫步的羊,關注我,一起終身成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