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劇《渴望》與《人世間》主題曲對比分析 □ 張步中 夏 露 光陰如梭,在電視劇《渴望》與《人世間》播出之間,相隔了三十年有余。三十年,長得足以代代新人換舊人;三十年,卻也太短,不足以廓清人世間許多的霧障。但是人們總是說:“藝術作品源自生活?!睍r代的腳步已邁進了2022年,音樂的樂符已譜寫到新的時刻。如果說電視劇是時代的映照,那么主題曲就是電視劇的寫真。而今回首,對比當年極具轟動的電視連續(xù)劇《渴望》與今年年初的開年大禮《人世間》的主題曲,同樣是現(xiàn)實主義作品,主題曲又有什么不同呢?
緊扣主旨:音樂是劇情的濃縮 主題曲往往是對影視劇內(nèi)容的高度概括,它可以以特定的風格和凝練的感情來充實劇中的人物形象,展現(xiàn)特定的歷史氣氛,表現(xiàn)生活中的某種情懷。就像交響序曲,常常以先聲奪人的藝術感染力把人們帶到特定文化氛圍,對內(nèi)容揭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渴望》主題曲:終究是個中國式的悲劇 該片的主題曲李娜演唱的《好人一生平安》以及毛阿敏演唱的《渴望》都是經(jīng)典之作,尤其是《好人一生平安》真的是時代的心聲。但是這兩首歌旋律都帶有一種急于掙脫卻又無法言說的情感,劇情和人物的活動都在這一情愫中掙扎,一種時代的沉痛感和厚重感,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尤其是李娜歌聲中那股渾厚深邃而又寬廣純粹的韻味,不需要那么聲嘶力竭,只是娓娓道來,最終只是一句“好人一生平安”,就像劇中的劉慧芳歷經(jīng)歲月洗禮,喜怒哀愁,愛恩情仇皆成空,化作一句“好人一生平安”,生活似醇釀,也有一地雞毛,千言萬語都終成一聲嘆息…… 在這部劇中,主題曲成為了講述幾個年輕人復雜的愛情經(jīng)歷的線索和象征,一聲“悠悠歲月,欲說當年好困惑”,把觀眾的情感引入劇情,緩緩展開那個社會動蕩的年代,無奈地沉吟幾個年輕人復雜的愛情經(jīng)歷,唱出人們對愛情、親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是終究還是時代的悲劇。 《人世間》主題曲:酸甜苦辣中光亮永存 “草木會發(fā)芽,孩子會長大,歲月的列車不為誰停下……”熱播劇《人世間》的片尾,低訴的歌聲伴著鋼琴樂響起,溫情而深沉。這首與電視劇同名的主題曲《人世間》沉淀著與劇作本身一脈相承的況味,有道不盡的悲歡離合,更有走過人生起落后心底無法熄滅的熱望。 電視劇以北方某城一戶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視角,描繪了十幾位平民子弟在近五十年時間里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了當代中國經(jīng)歷的翻天覆地的社會巨變。歌曲《人世間》的歌詞契合了劇中無數(shù)的場景,比如“世間的苦啊,愛要離散雨要下”,又比如“祝你踏過千層浪,能留在愛人的身旁;在媽媽老去的時光,聽她把兒時慢慢講”。歌詞的描寫也讓人回味無窮,從內(nèi)心的獨白、吶喊、祈求,到最后的釋然,展現(xiàn)出對人生的思考。唱出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但是總是心懷希望,不變的熱忱,一如故事的結尾,世間百態(tài)炎涼,酷暑寒冬走過,最終是春風拂面。 與時共振:音樂是時代的鏡子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歌聲,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音樂。音樂會記錄時代的變化,是繁榮昌盛還是萎靡落敗。音樂也是心靈的語言,是思維的靈魂,正如過去多年之后,回首反思,總可以找出一些必然的原因。 《渴望》主題曲:傷痕文學下的申訴 也許老一輩的人還記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后的傷痕文學,集中反映了那個動亂年代給人們帶來的種種悲歡離合,如今的年輕人是很難體會到這種年代變幻的感覺。而1990年播出的電視連續(xù)劇《渴望》把傷痕文學推向了它的制高點,女主人公劉慧芳的遭遇讓多少人為之遺憾,為之落淚。歌詞里所唱的“好人一生平安”,實際上好人并沒有得到好報,劉慧芳的悲劇是那個年代造成的,而就是這樣的時代,一聲“如今舉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在李娜如泣如訴的歌聲里,更添了百般滋味。這首《好人一生平安》與其說是對劉慧芳一生的嘆息,不如說是對那滿是傷痕的時代的無奈的申訴。樸實無華的歌詞,表達了質(zhì)樸的愿望,越是真摯,就越是諷刺,世間百態(tài)都默默吞下。 《人世間》主題曲:正能量貫穿始終 電視劇《人世間》是由當代作家梁曉聲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人世間》改編而成的,1968年高中畢業(yè)的梁曉生經(jīng)歷了那個年代所有的過程,他所寫的《今夜有暴風雪》《雪城》《年輪》等作品都有那個年代的烙印,包括《人世間》也是如此。傷痕文學善于以悲慘的結局來揭示生活中的罪惡,從而激起觀眾的悲憤及崇敬,確實在那個年代得到很多人的認可。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對文藝作品的認識與見解,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文藝發(fā)展方向。 如今年代不同了,即使《人世間》作品里所描寫的這些最淳樸、最善良的人們的悲劇情節(jié)在那個年代屢有發(fā)生,但是對于今天許多年輕的觀眾還是陌生的一段歷史,它確實存在過,它鼓勵過很多從那個年代走出來的人,但是對現(xiàn)在的觀眾來說,的確是不合時宜。 現(xiàn)在的觀眾思想活躍,觀念超前,他們努力向上,與時俱進,不再喜歡悲悲切切的結局,他們需要真正的“好人一生平安”。所以,正如電視劇《人世間》的改編一樣,主題曲《人世間》那股希望向上的勁兒貫穿始終,旋律舒緩,循序漸進,營造出一種跨越時空之感,完美契合了劇中人物的心境。 歌聲唱響人世間百態(tài)人生,展現(xiàn)了一幅質(zhì)樸的時代畫卷,讓年輕人看到電視劇《人世間》父母子女經(jīng)歷過終生難忘的離家聚散的煙火回憶故事:在國家最困難的時期,那一代人留守一個子女照顧父母,都是為了改變落后面貌;為響應建設祖國三線需要,登上綠色列車,義無反顧到偏僻遠方;在艱苦的崗位上,付出了汗水,雖辛酸苦辣,但播下了春天的種子,心中向陽而生……人世間坎坷不平,但踏破千層浪,讓愛人留在身旁,讓青春綻放光芒,在這片土壤,讓萬物生長。 魯迅先生說過:“喜劇是把人生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悲劇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比缃竦挠^眾更多的是愿意看到喜劇,而不是悲劇,筆者比較喜歡編劇王倦所說的那句話:“我希望觀眾可以在輕松的環(huán)境之中感受到這部劇所要傳遞出的主題,而不是以一種很壓抑的氣氛進入故事?!彼?,歌曲《人世間》能夠打動人心也是意料之中的。 《渴望》的主題曲就像一個探索者,遭遇千般挫折,百思而不得其解,所以他苦苦掙扎,不斷吶喊、責問,問天問地問眾生,一臉的茫然困惑?!度耸篱g》的主題曲似一位長者、智者,洞察人生,事理通透,雖歷經(jīng)滄桑,但波瀾不驚,氣定神閑,初心不改,永遠向陽。 音樂,為人的靈魂提供了一方安然憩息的草坪,我們心中最原始的部分得以疏導和釋放,最軟弱的部分得到鼓勵和撫慰,最孤寂的部分得到舒緩和安慰,最隱秘的地方得到確認和支持。雖然每首主題歌的曲風不同,意義不同,但只要與劇情相和,與時代相映,都是好的作品,正如一方明鑒,能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作者張步中系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夏露系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