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蘇州有很多“曾用名”,吳中、吳郡、吳縣……似乎和“吳”有著不解之緣,而這一切,都與春秋時期那個曾稱霸一方的吳國息息相關。 ![]() ▲蘇州西郊的穹窿山,傳說中為吳國完成爭霸偉業(yè)的孫武曾隱居于此并寫下《孫子兵法》 ![]() ![]() 吳國崛起,江南“蠻夷”的逆襲 ![]() ![]() 吳國,起源于被孔子譽為“至德”的泰伯,終結于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整整延續(xù)了近650年。 史書記載,商末周初,周太王的長子泰伯奔吳,帶著南下的周人與江南的原居民共同建立吳國。
![]() ▲位于西中市官宰弄的泰伯廟 史書記載,楚國攻打隨國,隨國就派人求饒,說我沒做錯什么呀。楚國微微一笑:我其實不想打你,但誰讓我是個蠻夷呢。(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背唬骸拔倚U夷也……”《史記·楚世家》) ![]() 看看,楚國人自己都這么認為呢。 龐然大物般的楚國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長期依附于它的吳國了。但誰能想到,這個偏安一隅的“江南蠻夷”歷經(jīng)幾代吳王的勵精圖治,居然有逆襲的一天。
▲“吳王夫差”青銅劍,現(xiàn)藏于國家博物館 于是,經(jīng)“壽夢苦心謀制,闔閭精心磨礪,夫差四方征伐,吳國國力空前強盛,西破強楚,南敗越國,北平齊國”,曾經(jīng)中原諸侯眼中的“蠻夷”終于成為一方霸主。 ![]() ![]() ![]() 胥江,蘇州歷史上第一條運河 ![]() ![]() 眾所周知,蘇州古城是伍子胥受吳王闔閭之命,“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精心規(guī)劃后建立的。 ![]() ![]() ▲胥門廣場上的伍子胥雕像 吳國開鑿運河,既是為了農(nóng)業(yè)灌溉,也是為了達成軍事目的。 ![]() ▲胥江 胥溪起自胥門,向西進入太湖后(這段運河蘇州人稱為 “胥江”),經(jīng)宜興、溧陽、高淳,最后在安徽南部注入長江。
▲70年代的胥江與護城河 有人曾比喻,太湖是蘇州的母親湖,而胥江則是她的臍帶,她將太湖水輸送進城,經(jīng)過無數(shù)毛細血管般的河流滋養(yǎng)著這片土地,孕育了源遠流長吳地文明。
▲今日胥江 ![]() ![]() 邗溝,中國大運河的歷史起點 ![]() ![]() 吳國有著強大的水師,但想要到齊國卻面臨著“無水可走”的困境。 ![]() ▲邗溝示意圖
▲今天的大運河揚州段
▲閶門夜景 而隨著京杭大運河的貫通,從前的邗溝向南連接起江南運河,成為大運河的一部分,共同造就了《紅樓夢》里那個“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 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川流不息的河水為江南織起了繁密的水系網(wǎng)絡,也為吳地文明留下了無數(shù)令人驚嘆的文化遺產(chǎn)。 參考資料: 《吳掘邗溝及其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春秋吳國國家戰(zhàn)略的演變》,作者吳恩培 《春秋吳國對江南城市發(fā)展的貢獻》,作者曹林娣 《吳霸中原與邗黃運河》,作者潘墉 來源:《姑蘇好時光》微信公眾號 作者:時光小小貓 2022-04-16 |
|
|